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祕的面紗

筆者在2019年初驚奇的發現東北地區一夜之間開辦了很多家掛“新媒體公司”名頭的直播公司。當時筆者只是好奇並未去探究。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直到2019年10月筆者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入職一家“新媒體公司”才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

那麼現在就請個位小主移步,跟隨筆者去推開“新媒體公司”的大門一同去其中看個究竟。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筆者入職的部門是公司的“運營部”

這是“運營部”的辦公室、他可以同時容納40多人辦公。

那麼運營部是幹什麼的呢?聽我細細道來。

運營部的工作是在各大直播平臺發掘“新主播”並邀約其加入公司旗下的公會。主播加入公會後、要對其進行理論指導和崗前培訓。然後協助主播維持直播間秩序、搞活直播間氣氛、帶頭給主播刷禮物。

運營部通常由“運營主管”和“運營”組成、一般是一個主管帶八個運營。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運營部招收的“主播”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線上主播、這種主播都是異地或兼職,一般都是網上籤約、也就是說她們不能來公司上班、沒有直播底薪。

網上加入公司公會也很簡單、提供一下“真實姓名”“手機號”“所在直播平臺的賬號”就能完成入會程序。

主播為什麼會加入公會呢?其實很簡單、主播在直播間獲得100元禮物如果不加入行會只能提40塊錢、加入行會就可以提50塊錢。可別小看這10%哦、如果金額是上萬、上十萬呢。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第二種主播是線下主播、這種主播是全職的,要來公司上班、在公司提供的直播間裡直播的。

公司包食宿、底薪在3千元~一萬元之間。每天直播八小時、並有任務數額的。

完不成任務數額扣底薪、連續三個月完不成任務數額算你自動離職。

這是公司直播間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這是直播間內部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說一下“新媒體公司”的部門構成、

新媒體公司一般分為、運營部30~40人)、拍攝編輯部(3~5人)、財務部1~2人)採購部(2~3人)、接待前臺(1~2人)、維護(2~3人)、人事部(1~2人)

外加老闆若干、總經理一名、總監一名、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說完直播公司的內部組織結構咱們再來聊一聊它的利潤來源。

直播公司的利潤來源主要來自於、主播的直播間禮物分成。

這裡詳細說明一下直播平臺與直播公司和主播三者的關係。

直播平臺與直播公司的關係是合作關係,兩者簽訂合作協議、這個協議就是直播平臺授權直播公司在其平臺獲得一個公會賬號、然後按照直播公司旗下的主播所獲的收益的總額給直播公司返點。

直播公司與主播的關係介於僱傭與利用之間。主播借公會藝人的身份、獲得高於平臺的返點率、公會借主播的加入從平臺獲得更高的收益。

那為什麼主播不能獲得公會那樣的返點率呢?原因是平臺需要直播公司以組織的形式擴大其市場佔有率、說白了直播公司是平臺的無底薪業務員。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說一下平臺返利的比率:

例如:主播在平臺獲得100元禮物、直播可以兌換40元~50元、平臺獲得50元~60元

主播的“公會公司”獲得平臺“返利”40~50元。

揭開~直播公司與直播公會神秘的面紗

在2018年以前平臺完全不靠這些收益或者可以負利潤運行、平臺在2018年前的盈利模式是用份額與流量在資本市場獲利、而2018年“降槓桿”使平臺在“資本市場”無法獲得利潤。

所以我們發現一夜之間多出這麼多“直播公司”這背後的邏輯是平臺正在改變其原有的營收模式、從過去的資本市場獲利轉變為平臺運營獲利。

結論呢?就是這批如雨後春筍般的直播公司、會在日後被“卸磨殺驢”這在當今經濟領域有個新名詞叫“去中間環節優化渠道”或者叫“渠道的扁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