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在即 國產零部件產業鏈受益

10月29日,特斯拉公佈了按地域劃分的銷售額數據,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國的汽車銷售收入為23.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45億美元同比增長60.4%。其中第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售額達6.69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市場的31.27億美元,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別為荷蘭和挪威。

特斯拉在本月早些時候公佈財報稱,截至目前,特斯拉今年共完成交付25.52萬輛,超過去年在全球共交付新車24.5萬輛的水平。根據特斯拉此前向投資者透露的目標,該公司2019年的交付量將在36萬至40萬輛之間。在歐洲市場,Model3也表現得極具競爭力,2019上半年歐洲豪華中級車銷量數據顯示,特斯拉以37488輛位居第一,超過了奔馳C級和寶馬3系等車型。第三季度產量達到96155輛,環比增長10.46%;交付量約97000輛,環比增長1.9%,其中Model3的交付量7.96萬,較上季度增加2.6%,成為特斯拉該季度交付的主要增長動力。

特斯拉表示,三季度公司實現創紀錄的淨訂單量,部分積壓的未交付訂單推遲至第四季度,與第二季度的情況類似,第三季度Model3的訂單絕大部分來自此前未有下訂的用戶,因此Model3仍有強勁的市場需求。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正式投用早已進入倒計時。10月24日,特斯拉中國官方公眾號就已發佈消息,上海超級工廠已經試生產了整車,從車身到噴漆再到總裝,已經實現了與製造許可證相關的初步成果,並正在努力確認最終的許可證並滿足其它要求。

美國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在近日召開的上海城市推介大會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產品,一定能達到世界級品質。”據悉,特斯拉美國工廠很多技術已經運用在了上海的工廠上,並進行了相應的提升,因此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中實現了提高效率同時降低了成本。

華金證券指出,特斯拉產量與交付量持續提升且在近三個季度中兩次實現盈利,已證明其初步成為了一家可持續盈利的大眾型汽車公司。隨著美國工廠產能穩步提升以及中國工廠後續建設如期進行,特斯拉產量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西部證券指出,中國市場對特斯拉至關重點,特斯拉中國業務將成為其未來兩年利潤的重要支撐點,產業調研反饋中國工廠明年的產量計劃在10萬到15萬之間。特斯拉更依賴零部件公司,國產化拉動本土供應商。相比傳統車廠,特斯拉倡導更短的產品開發週期、更快的技術迭代,其在軟件領域的高投入,導致其在硬件領域投入的不足,體現在一些傳統的總成件上更依賴供應商,這為國內具備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公司,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看好這類公司在特斯拉上獲得大額訂單的潛力。

特斯拉國產零部件供應鏈中,三花智控、華域汽車、藍思科技、拓普集團、寧波華翔等產業鏈相關標的有望持續受益。特斯拉國產零部件供應鏈中,三花智控、華域汽車、藍思科技、拓普集團、寧波華翔等產業鏈相關標的有望持續受益,其中,藍思科技目前已與智能汽車市場全球品牌客戶達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