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桶油”前三季淨利降幅超兩成 中石油進口氣銷售業務淨虧超217億

“兩桶油”前三季淨利降幅超兩成 中石油進口氣銷售業務淨虧超217億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石化雙雄”在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加劇的環境下,淨利潤均出現兩成下滑。

10月30日晚間,中國石油(00857.HK/601857.SH)與中國石化(00386.HK/600028.SH)披露三季報,其中,中國石油前三季度實現營業額1.81萬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淨利潤372.53億元,同比下降23.4%;中國石化前三季度實現2.23萬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淨利潤432.81億元,同比下降27.8%。

10月30日,中國石油收盤報5.98元/股,再次跌破6元/股。

“國際石油市場供需總體寬鬆,國際油價從年初持續上漲後又震盪下行,均價同比下降,北海布倫特原油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現貨平均價格分別為64.59 美元/桶和57.08美元/桶,比上年同期分別降低10.5%和14.7%;國內成品油市場供需寬鬆,產能過剩加劇,市場競爭激烈;天然氣市場需求持續較快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中國石油在財報中表示。

中國石化方面表示,國際原油價格震盪上行後逐步回落,境內成品油價格及時調整。境內天然氣需求保持較快增長,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9.8%,境內成品油需求繼續保持增長,成品油市場供應充裕、競爭激烈,化工產品需求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據悉,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石油實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各業務板塊健康發展,均實現盈利,其中勘探與生產業務堅持低成本開發,油氣單位操作成本11.28美元/桶,同比降低1.7%,實現經營利潤769.35億元,同比增長32.9%,繼續保持公司盈利主體地位;煉油與化工業務、銷售業務和天然氣與管道業務分別實現經營利潤71.33億元、4.22億元和219.50億元。

中國石油在財報中披露,天然氣與管道業務強化效益導向,積極優化氣源結構,優先安排國內自產天然氣銷售,確保全產全銷,合理安排國內其他氣源和進口氣採購,努力控制採購成本;優化營銷策略,加強市場開拓,提升盈利能力;加強管道安全管理,確保管道運行效率效益。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前三季度,受天然氣價格、銷量變化綜合影響,中國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219.5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97.19億元增長11.3%;受匯率變化、採購成本增加影響,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銷售進口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LNG)淨虧損217.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18.07億元。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是中國方面簽訂的購氣價高,一是中亞的進口氣,輸送距離遠,一部分氣價(在國內銷售)受到有關部門管制;二是中國石油從卡塔爾購氣,為了建設LNG碼頭,所以簽訂的購氣價格較高。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廣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進口業務虧損是個存在已久的問題。

“目前國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有兩種方式,70%以上的資源通過簽訂長協進口,30%通過現貨的方式採購,”劉廣彬還表示,“自中國第一次進口液化天然氣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基本上每年都會有新籤的長協,但是長協一般的執行時間長達10年以上(雖然近年來一下新的長協時間減少了),價格是會影響很長時間的。”

“本集團將進一步努力控制進口氣虧損。” 中國石油稱。展望四季度,中國石油方面預計,“公司將堅持穩健發展方針,繼續推進國內油氣增儲增產增效;加強形勢研判,積極應對煉化產能過剩、成品油市場激烈競爭;加強生產組織統籌協調,推進降本增效,確保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推進改革創新,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化方面,勘探及開發板塊前三季度油氣當量產量 341.74 百萬桶,同比增長 1.9% ,經營收益87.18億元,同比增加97.99億元;煉油板塊前三季度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 1.9%,成品油產量同比增長 2.9%, 實現經營收益225億元;營銷及經銷板塊,前三季度成品油總經銷量1.92億噸,同比增長8.5%,實現經營收益232.45億元;化工板塊,前三季度,化工產品經營總量7154萬噸,同比增長10.1%,化工板塊經營收益為165.6億元。

而匯豐發佈報告表示,石油供應中斷及油輪運價走高導致原油價格上升,或會使中石化在今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的下游毛利受壓,但相信集團明年可受惠於國際海事組織(IMO)的低硫燃料新規。匯豐表示,維持對中石化的“買入”評級及目標價6.35港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