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你从天而降的你

落在我的马背上

如玉的模样

清水般的目光

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你头也不回的你

展开你一双翅膀

寻觅着方向

方向在前方

一声叹息

将我一生变凉

你在那万人中央

感受那万丈荣光

看不见你的眼睛

是否会藏着泪光

我没有那种力量

想忘也总不能忘

只等到漆黑夜晚

梦一回那曾经

心爱的姑娘

你从天而降的你

落在我的马背上

如玉的模样

清水般的目光

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你头也不回的你

展开你一双翅膀

寻觅着方向

方向在前方

一声叹息

将我一生变凉

你在那万人中央

感受那万丈荣光

看不见你的眼睛

是否会藏着泪光

我没有那种力量

想忘也总不能忘

只等到漆黑夜晚

梦一回那曾经

心爱的姑娘

这首歌是屠洪纲的《你》很大气,《你》,是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片头曲、主题曲。屠洪纲唱歌的时候柔情万种,真的很好听。

作为导演尤小刚秘史系列的首作,《孝庄秘史》2003年在中国大陆首播。播出后一夜爆红,当年这部剧走红的程度其实并不亚于《甄嬛传》。宁静+马景涛+刘德凯的配置在当时看来也是豪华阵容,尤小刚甚至请来了许还山、斯琴高娃这样的超级戏骨来加持客串,对剧的诚意可见一斑。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说起孝庄的事迹,无论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记载和传说,被历史的尘埃遮盖,她许多传奇性的故事也显得扑朔迷离起来,比如她是否与多尔衮相恋于青梅竹马,她是否曾经乳名叫"玉儿",她是否在尊为太后时下嫁了多尔衮等等……

孝庄太后原名布木布泰(天降贵人的意思),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远祖出自铁木真黄金家族,蒙古的大汗几乎都出自这个家族,说孝庄是金枝玉叶毫不为过。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天命十年,十三岁的孝庄以侧福晋的身份嫁给了皇太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是一桩十分搞笑的婚姻,因为孝庄的姑姑哲哲(即后来的孝端文皇后)先嫁给皇太极,也就是说,孝庄嫁给了自己的姑父!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宁静饰演孝庄

嫁了也就嫁了,由于是姑姑的辈分高,是正房,孝庄只能做小妾,但是后来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皇太极接二连三的做新郎,做一次新郎,孝庄的排名下降一次,虽然生了三女儿,但是在老公眼里,她就是个添头,尤其是后金天聪八年十月,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宠冠后宫。

虽说地位不断下降,但是皇太极对孝庄的评价是很高的,不仅让她参与政治,许多疑难问题还主动征求他的意见,大汉奸洪承畴据说就是被孝庄劝降的!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册封五大福晋,孝庄排名第五,也就是从嫁过来时候的第二名变成了倒数第一名。好在崇德三年,孝庄生了一个儿子:福临,为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皇太极

1643年皇太极暴毙,死因不明,有阴谋论,有意外论,有疾病论,总之皇太极死了,而且由于死的突然没有指定继承人,大儿子豪格,弟弟多尔衮,哥哥代善等为了大位你争我夺,最后一致决定:由六岁的皇九子福临即位。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孝庄秘史》中孝庄和儿子福临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历史记载当时僵持不下,最后多尔衮提议立福临,自己做摄政王,多方达成一致。但为什么是福临却没有定论,有说清朝推崇子以母贵,当时五大福晋的儿子中福临年长,所以立他,但是当时满清尚未入关,正处于关键时刻,单以这个原因似乎不充分,至于孝庄,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而知,但她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后世说她下嫁多尔衮多半也与此事蹊跷有关。

电视剧《孝庄秘史》中,少女时期的孝庄,即大玉儿与皇太极异母之弟多尔衮青梅竹马,终身暗许,却被皇太极纳为侧妃。多尔衮与皇太极结下"占位、逼母、夺爱"之仇。皇太极称帝,国号大清。大玉儿仍然心系多尔衮。两年后,皇太极突然驾崩,未曾留下遗言,帝位争夺战势不可免。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争位不下。崇政殿上,多尔衮却突然独排众议,坚决拥立大玉儿的七岁儿子福临为帝,年号顺治。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皇太极死时,庄妃才三十二岁,年仅六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这便是顺治帝。一个是三十出头的寡妇,一个是只知玩要的顽童,怎样才能撑起战火纷飞中的大清江山?在当时,顺治虽名为皇帝,但执掌朝中军政大权的实际是睿亲王多尔衮。他在清军入主中原的战争中曾屡建战功,人关后手握重兵,成为朝中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连皇帝的大印"玉玺"也搬到睿王府内使用,小皇帝顺治随时有被废掉的危险。人们普遍认为,孝庄为了保住儿子的天子宝座,而委身于小叔子多尔衮。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大权在握的多尔衮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孝庄秘史》中马景涛饰演多尔衮

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学界尚有争议。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

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

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

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 。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阎崇年也认为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 。

但不管怎么样,福临即位,满清入关,江山一统,孝庄也功德圆满,儿子一天天长大,俨然一副贤主的样子,上上下下都对孝庄的教育很满意,孝庄也打算把权力平稳过渡,颐养天年,结果飞来横祸,儿子得天花了。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顺治皇帝

跟皇太极暴毙一样,来的太突然了,拦都拦不住。历史记载,由于董鄂妃的缘故,孝庄母子关系并不和睦。苦心孤诣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儿子一下子没了,又得重头开始,孝庄的苦只有自己知道,权宜之下,立8岁的孙子玄烨登基。好在康熙争气,在奶奶的教育下,刻苦努力,成为一代雄主。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斯琴高娃饰孝庄和幼年康熙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圣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康熙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意思是不与皇太极合葬,这件事情让康熙很为难,所以一直拖延没有下葬。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孝庄像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孝庄陵墓

总体来说:孝庄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关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而且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位历史名君,造就了满清三百年的江山和大一统的帝国,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让他远远超过了吕雉、胡太后、慈禧等贪权误国的蠢货,成为中华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