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楼市,急需满足“住”而非“炒”的楼政出台,住而非炒


环京楼市,急需满足“住”而非“炒”的楼政出台,住而非炒


环京楼市房住不炒,时下住和炒并不平衡,将来也很难平衡,关键是何为住?何为炒?很难断定。就好比在北京安家居住的人群,是很难体会到在环京居住的北漂人每天跨城的辛苦。

近期看到很多文章提到了环京楼市的“房住不炒”,重点报道在“炒”,却忽略了“住”,首先,房住不炒是利国利民的决策,居者有其屋是北漂群体最基本的愿望;其次,因城而异不能只关注“炒”,城市居住需求不同,环京楼市承载的主要居住人群为北漂,也就是“北京工作,居住环京”;第三,无房者,刚改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居住空间是有所追求的,从居住角度来讲,环京楼市之所以备受关注的根源来源于满足了北京溢出人群的居住功能。


环京楼市,急需满足“住”而非“炒”的楼政出台,住而非炒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房子不仅仅是混凝土,它是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居住空间,它是自带公共资源服务的结合体,房子的功能属性除了居住,还有户籍、金融、医疗、教育等等人们生活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在某一城市的无房人,内心也是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居住空间,但往往因自身原因并没有实现,这不能怪有房人。

对于北漂人来讲“工作在北京,家在环京”是支撑他们在北京奋斗的动力源,不管加班多晚,只要每天晚上能够回到自己家中睡一觉也是幸福的。住在自己家和租在别人家的生活感受是不同的,很多人的买不起买不了北京房子,怎么办?北漂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能接受的通勤时间范围内驱使着他们安家在环京。

对于北漂人群为什么选择安家环京呢?市场有自身规律,人们会用脚步丈量出满足自己工作生活需求的地方,简单来讲就是买不起北京,但买得起环京,且通勤距离及时间都能接受的同时,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选择适合安家区域。

环京楼市,急需满足“住”而非“炒”的楼政出台,住而非炒

网友说:环京限购苦了谁?

其实,限苦了北漂安家人,限苦了北漂刚改人。

环京是承载“北漂”的睡城,环京楼市的价值源于“京”,而不源于“冀”。

环京限购以后,北漂没有环京的社保,同时环京的落户难度仅次于京沪,相当于将户籍封锁了,北漂以落户形式买房的希望渺茫,大部分楼盘需要全款或分期才能购买,无疑是把北漂购房门槛抬高了。

而房价被限购打压下来之后,资金雄厚,能够出全款的投资客便开始低价收房。但北漂的住房需求并没有因为限购而消失,只是被迫向后推了几年,等到限购放松的时候,由于配套提升了,房价已经又涨起来了,最终还是要被限购推迟购房的人买单。

这或许是新北漂人群的宿命:北京的房子买不起,环京的房子买不了。

但楼市严调控并没有减少市场需求端的数量,反而是在沉积未来需求,等压制到一定时间内,不仅需求端不会一直被压制的,而且供应端也会想办法释放需求。

环京楼市,急需满足“住”而非“炒”的楼市政策出台。环京,请对北漂好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