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持續走高,養豬戶樂開了花,豬肉太貴消費者抱怨,後市如何?

 據瞭解,目前豬價持續上漲態勢,截止2019年10月31日外三元生豬價格40.87元/公斤。從今年6月份開始豬價就呈現出上漲態勢,而當時不少養豬戶也沒有猜測到豬價能上漲到如此高,當然現在豬價持續走高對於養豬戶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經歷的實在太多了,這幾年的環保、去年的豬價低迷期、非洲豬瘟,這些因素都對養豬的積極性打擊不小,而現在豬價上漲之後,很多養豬戶重拾信心。

不過隨著生豬價格持續走高,豬肉價格也一度上漲,不少地方的豬肉價格突破30元每斤,很多消費者也是怨聲載道。而對於很多養豬戶和消費者來說都比較關注後市的情況,眼看馬上立冬了,立冬之後天氣就會顯得更冷,冬季是豬肉消費的高峰,而現在生豬存欄量持續下滑,那麼到春節前豬價是否會持續上漲呢?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首先我們先看市場供需博弈還是比較明顯的,一方面終端消費者因為豬肉價格太高,消費的積極性並不高,兩斤排骨就要100多元,筆者最近也剛了些確實比較貴,不少地方的豬肉攤位相對都比較冷清,尤其在一些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裡的超市豬肉基本消費比較低迷,除了在前期中秋節的時候出現了消費高峰,隨著國慶假期離去之後,豬價再次大漲,消費者也比較牴觸,另外不少養豬戶看到現在生豬存欄量持續下滑,而豬價卻不斷上漲,很多人有刻意壓欄或者二次育肥的情況,以前養豬戶是找販子上門來收,現在是販子和經紀人到處找養豬戶商量來收購,這種博弈情況對於後市豬價來說確實可能存在一定影響。

其次生豬存欄缺口擴大 由於前期環保和疫情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下滑比較明顯,而能堅持到現在的很多養豬戶,對於目前補欄的現狀情緒都不高,筆者在村裡也瞭解到很多養豬戶現在並不願意補欄,一方面是現在豬崽的價格太貴,萬一補欄了後期豬價回落,那麼賠錢還是養豬戶,另外也是擔心疫情和環保的問題,不養豬不知道有多難,正所謂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雖然很多地方鼓勵養豬戶進行補欄,但是錢在養豬戶手裡,他們要考慮的問題也比較多,當然現在豬價比較好養豬戶也考慮過去補欄,而這種內心裡的鬥爭可能很多養豬戶一時半會無法走出來。現在生豬存欄量比較大,在後面的一段時間內很難儘快恢復,而這將會致使本來供應就緊張的豬肉和生豬得到了很好的支撐,豬價自然在短時間內不會回落。

另外據農業農村部公開數據顯示,上週國內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環比大幅上漲。前期,生豬出欄量下滑,供應緊張支撐生豬價格連續大幅上漲,豬肉價格跟隨上漲;而周後期,因豬肉價格偏高,以及禽肉、禽蛋、水產品等替代品供應充裕,終端對高價豬肉的消費需求減少,那麼豬價在後期要進行調整的幅度可能也比較小。

最後總整體來看,部分屠宰企業也對收購價近期做出了新的調整,而供需雙方的這種拉鋸戰自然也會存在,作為屠宰企業來說他們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自然不願高價收,而對於養豬戶來說,現在話語權基本在自己手裡,市場缺豬,很多養豬戶也都等著冬季豬價再次拉昇,有些養豬戶也給筆者留言表示,還是看好冬季豬價。而筆者覺得從目前看,在11月份豬價大落肯定是有難度的,而大漲或許有所減緩,畢竟現在豬價已經比較高了。

面對現在的豬價,筆者也想提醒下養豬戶,不管後市是上漲還是回落,一定不要刻意地去壓欄,因為二次育肥可能帶來很多風險,本身大豬到了出欄的時間再繼續育肥就可能增加投餵量,並且追肥很難增加豬的膘情,所以按時出欄一定要遵循科學養豬行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