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主演阵容真可谓实力派云集,如果放在以前,只这些主演的颜值和以往口碑就能让观众追剧愉快。可是现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审美也提高了,敢于对影视作品提出要求了。

由于《在远方》的豪华主演阵容,让处于同一个年龄阶段的70后、80后观众对该剧期望很高,而90后和00后的演员仰望这些实力派主演的演技和口碑,观众也很有兴趣想去欣赏中戏对上戏的精彩(刘烨、梅婷和曾黎是中戏表演系96级的同班同学,而马伊琍、保剑锋是上戏94级的同学)。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而且《在远方》是由陈昆晖执导、刘烨、马伊琍、曾黎、梅婷、保剑锋主演的都市创业剧,是编剧申捷和制片人吴佳平继《鸡毛飞上天》后再度联手打造的现实主义题材剧。

都市创业剧的标签,也让大家对相关行业、职业和商战人生充满期待。但是观众在追剧中体验到“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句俗语的含义了。

54集《在远方》豆瓣近3万人参与打出6.7分,用一般般评价该剧或许是合适的。有精彩的地方,但槽点更多。剧中保剑锋饰演的刘云天,很可爱,偶有变态兮兮却呆萌有趣。刘烨特有的忧郁小自卑与小可怜内心伤的心理状态在男主角姚远身上还是有体现的。马伊琍朴素清新生活话,饰演的路晓欧个性十足。梅婷饰演的刘爱莲、曾黎饰演的霍梅都是气质美人。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在远方》被观众吐槽的槽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业剧没让观众看到真正的创业历程和个中艰难。创业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们才能深深体会。这也是该剧引起年轻人和有创业经历的人群兴趣的一个点。但《在远方》对于行业的理解和所谓的“商战”多停留在不切实际的简单想象上,行业的东西仅仅是概念上的,没有深挖行业发展脉络和具体细节。创业方法有拼颜值搞关系、找路子的嫌疑。姚远的男主光环太重了,他的创业路似乎一直有人保驾护航,创业初期有路晓欧的白富美精英帮衬、有青梅竹马的爱莲和兄弟高畅维护、有华侨富商家族掌舵人刘云天投资……男主拥有那么多的资源,创业10年,成长却不快。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2、这几位主演都挺好的,绝对的实力演技派。但是演员挑战角色年龄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网友说几个人加起来200多岁了,还演20来岁的大学生,有违和感,建议前几集的青春剧情,让年轻演员分饰为好。前有周迅在《如懿传》中饰演的少年如懿,与之类似。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3、有点四不像狗血剧的意思。说是商战剧吧,整部剧中的主线虽然是刘烨饰演的姚远与保剑锋饰演的刘云天、这二人的商战之路,但感情线密布,而且商业基本知识模糊,就整天嘴上说大数据资本运作、华尔街股市,然后公司运作却多称兄道弟。说是情感剧吧,又没那么多曲折蜿蜒或荡气回肠的情感。说是家庭剧伦理剧吧,又似乎没成个家。某些片段刚入戏为爱情励志剧,马上转商战画风,好不容易融入到商战氛围,玛丽苏剧情猝不及防。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4、或许是剧组故意营造的角色犹豫,但观众看得不爽。比如姚远、路晓欧和刘爱莲三个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姚远做不出选择,但这一点观众看电视的时候、真的有点难受,幸好这部电视剧的女性角色都很讨喜。再比如剧中感情线很复杂,姚远和路晓鸥,姚远与刘爱莲,刘爱莲同徐工,刘云天跟霍梅,霍梅和高畅。这5组感情线成功抹掉了创业剧的底色,形成言情剧的印象。

5、剧情从2015年开始的时间线毁掉了前面40多集的精彩,各种新角色戏份莫名多起来,原本重点角色却掉线,剧情进展敷衍,大结局有点赶鸭子。比如柴欧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果然,资本的力量很大。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6、故事框架是好的,但事件和过程有点不太真实,后面广告植入较多。《在远方》的故事背景是1999年到2019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民营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以快递业切入。但是服道化不太走心,有穿帮镜头,年代感不太清晰。有些台词还需继续打磨。

观众对影视作品会提出什么要求呢?比如作品质量要过硬,不能只拿演员颜值或者高流量来搪塞,剧情要本土化、有生活气息有趣味,不能拿来就用,服道化要走心,不能违和感太强……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前期的就不说了,只拿今年暑假以来的一些影视作品来作为麻雀解剖一下看看。《上海堡垒》由于某演员“血可流、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等细节违和,被吐槽,而近日票房爆火的《少年的你》主演寸头、鼻青脸肿形象,却得到观众认可和追捧。

电影《深夜食堂》虽然是影帝梁家辉的用心之作,但由于场景和剧情摆脱不了日本居酒屋和日本人民的深夜生活习惯,让观众产生较大距离感而被疏远。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深夜食堂

连肖战、李沁都救不了《诛仙1》的口碑,《小小的愿望》番位之争和一些莫名操作,以及这两部影片对原作精彩的地方删减过多,虽然影片票房赚了不少,但剧组在观众心目中的印象是下滑的。

影视人该有的敬畏是什么呢?窃以为是让观众满意。把观众作为正常的人来看待,他们有正常的价值判断和追剧弃剧自由。被观众弃剧次数多了,这些影视人的口碑就不行了,演员的良好人设也会慢慢崩塌。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诛仙

还有就是单部影视作品,不可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而要细水长流为好。现在的电视剧,动不动就整50集左右,哪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非要用50集才能演完呢?比如《老酒馆》,多好的剧情和台词啊,前半段观众看得很过瘾,但本可以20多集讲完的精彩故事、非硬抻成46集,加入一些莫名的角色和情节,让观众大呼烂尾。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老酒馆

再者,电视剧或电影中大量植入广告,也是让观众反感的地方。其实,广告可以在影视作品播出之前提前营销,或者播出之后形成好口碑了,再通过其它方式运营,不一定非要让观众感觉是广告中插播电视剧吧。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的电视剧《在远方》被吐槽,我看到了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人该有的敬畏,不知道影视人是否会有同感?

从实力演技派云集《在远方》被吐槽看观众审美提高和影视该有敬畏

在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