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写到“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诸葛亮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每次读到这里,我便会有疑问: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别人自比,比如姜尚、萧何,偏偏是这两人?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我曾认为管仲管民主文、乐毅管军主武,诸葛亮以二人自比是为了说明自己是文武全才。后来我又想,若是如此,以姜尚自比不是更好?姜尚亲自率军打下了齐国的土地,之后对齐国的治理也是井井有条,姜尚一个人便代表了文武全才。

《史记·齐太公世家》

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很多人将管仲、乐毅做过的事与诸葛亮相对比,证明诸葛亮的才能不下于二人。这也只说明了诸葛亮比得上管仲、乐毅,却没有解释为什么如此“自比”。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名声是怎么传出来的?我觉得若搞明白这个问题,也许便能找到诸葛亮如此自比的原因。

一、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的言论是谁传出来的?

不少人认为为古代名士靠着传播名声,等着所谓的主公上门请教,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名声确实是步入仕途的关键一点,乱世之中需要的更是才学。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好比荀彧举荐郭嘉,他肯定与郭嘉有过交流,知道这人肚子里确实有货,这才会推荐给曹操曹操见了郭嘉,首先是“论天下事”,看看郭嘉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郭嘉通过了曹操的考验,曹操才有“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的感叹。

东晋谢玄是由自己的亲叔叔谢安举荐出世的。听说谢安推举谢玄,就连谢安的政敌郗超也无话可说,因为郗超也认为“玄必不负举,才也”,谢玄的才华不会辜负了举荐。名声或许会带来一定的好处,关键仍是自身的才华。

现在不少人认为诸葛亮出山前的名声是自我吹嘘,好减少自己步入仕途的阻力。若你仅是传播所谓的名声,只会让人耻笑,诸葛亮也是如此。他自比管仲、乐毅的话传出去后,得到的反应是“时人莫之许”,由此可见这样的话不会是诸葛亮主动传出去的。

注:汉末的环境也很少有如此“狂妄”的做法,孔融就是自比姜尚、孔子,结果落下个“狂士”的名声,曹操杀孔融的理由便是其一。诸葛亮出山后的做法,也显示他不是一个狂放的人。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诸葛亮居住于隆中,来往的无非就是石广元(名韬)、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崔州平(名钧)这些人,著名的“诸葛四友”。石韬、徐庶后期在曹魏做到了高官,至少证明了这些人都非庸才。

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没有响应的才学匹配,大家也聊不到一块去。古代不比现在,没有那么多的“八卦故事”供我们来聊天打发时间。这些人聚在一起,无非便是才学交流,或者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汉末天下大乱的形势,诸葛亮与几位小伙伴肯定会深入探讨,他们或许会以“如何结束乱世”来开头,其他的便是诸葛亮他们之间的自由探讨时间了。

诸葛亮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我会用管仲、乐毅的方法来平定天下。”至于什么方法,我们最后再说。诸葛亮的想法得到了崔州平和徐庶的认可。

当这些人与别人聊天的时候,或许提及诸葛亮治世的方法,说他会学管仲、乐毅的手段来平定乱世。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中间的过程却省略了。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诸葛亮要的不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名声,而是学习他俩的治国救世的方法,希望以此来解决汉末的乱世。

诸葛亮为何要借鉴学习管仲、乐毅的方法?这与诸葛亮、管仲、乐毅三人所处的环境有关。

《三国志·诸葛亮传》

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二、汉末乱世与管仲、乐毅面临的形势十分相像。

先说说管仲。管仲活跃时期,正是中原华夏诸侯的危急时刻。诸侯北方面临着戎狄诸族的威胁,南方则面临着楚国的威胁。

楚国与中原诸侯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说是异族也不为过。更何况春秋时期的楚国从来没有将自己当做夏人(周朝诸侯被称为诸夏),自熊渠开始已经自称王号,将自己摆到与周天子等同的地位。

《史记·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楚国经历了楚武王、楚文王两代君主的发展,将汉水流域的诸多姬姓国一一消灭,实力的扩张让楚国有了“欲观中国之政”的野心。到了楚成王时期,楚国更是兵进中原,兵临陈许郑诸国,周朝诸侯岌岌可危。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这时候的齐国还是个弱国,甚至连邻国鲁国都打不过。我们孰知的曹刿论战,讲的便是鲁国曹刿打败齐桓公的故事。若以齐国一国之力,别说楚国,连诸戎狄等族都打不过。

这时候管仲给齐桓公出了个注意:联合诸侯,一起抗击外敌。这就是春秋有名的“尊王攘夷”。

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齐桓公率军攻打山戎,救下了燕国。齐桓公二十五年,狄人攻灭卫国,杀为卫懿公。紧接着狄人攻打邢国,齐桓公率领宋、曹联军救邢,从而大败狄人。

《左传·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正是凭借着联合诸侯的战略,齐桓公与楚国在召陵会盟。其后直到齐桓公去世前,楚成王不敢再北进中原一步。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论语·宪问》曾说,“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的话足以说明管仲的功绩了。管仲对齐国内部进行改革,外则联合诸侯共抗强敌,这才使得齐桓公战胜戎狄、蛮楚,成为春秋霸主。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乐毅所在的燕国,面临的情况与管仲类似。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着燕国内乱之际发兵攻打燕国,打下了燕国都城蓟。直到两年后燕太子平率众驱逐齐兵,燕国才再次立国。太子平继位后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立志复仇,广招贤臣。乐毅便是这时候进入了燕国,成为燕昭王的亚卿。燕国面临齐国,就好比管仲相齐时面临的楚国,仅以燕国的力量是不足以战胜齐国的。燕国想要报仇就得拉拢更多的国家。

这时候的齐国是东方一霸,将周边的魏、赵、韩、楚都揍了一遍。其他四国虽然没有燕国那么惨,但也不愿意继续被齐国“欺负”。

乐毅将五国共同伐齐的想法对其他国家一说,立即纷纷表示同意。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帅联军攻打齐国。正是乐毅联弱抗齐的想法,创造了连下齐国七十多城的战绩。以一弱国差点灭掉一霸主,也就乐毅而已。

《史记·乐毅列传》

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乐毅於是为魏昭王使於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三、诸葛亮从管仲、乐毅中学到的经验。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隆中对》形容的是“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汉献帝仅仅是名义上的天子,这与春秋、战国的形势多么相像。如此杂乱的环境中,若想从中脱颖而出,管仲、乐毅的联弱抗强便是一个好的借鉴方法。

假如袁绍与曹操对峙的时候,刘表与孙权联合,曹操的局面就难看了。北方诸侯各自为战,最后被曹操一一消灭,成就了曹氏大业。汉末虽然乱,没了纵横家在中穿针引线,变成了类似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弱小的势力存活都不长久。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得上二位,而是要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有人会对隆中对提出疑问,刘备才去拜访,你就拿出了“隆中对”,有点太假了吧。他们或许没有考虑过,《隆中对》便是诸葛亮治世之法。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诸葛亮认为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这与乐毅认为齐国不可力敌的理由不一样吗?势力弱小,如何抗敌?“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这不是管仲治理齐国、联络诸侯的方法吗?

诸葛亮出山游说东吴,上来便是刺激孙权,你打曹操不?不打就赶紧投降,去北方侍奉曹操吧。这个手法与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像不像?

《三国志·诸葛亮传》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诸葛亮的隆中对并非空中楼阁,在春秋战国早已有人率先用过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不过是将过去的经验结合当下的时事,重新加以整合,这才有了《隆中对》。

诸葛亮与徐庶他们平时交流的时候,没少说自己的战略主张。这才使得徐庶相信诸葛亮确实有管仲、乐毅之才。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诸葛亮不是神,他无法预言未来。他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不过是从历史中推测出的罢了。《三国志》称诸葛亮“独观其大略”,说明他读书多,“不求甚解”,善于从中总结经验、规律。这在《长短经·任长》中得到验证:

诸葛亮曰:“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

诸葛亮可谓是博采众家之长。若没有读过这些人的著作,没有研究过这些人的“执政方略”,他不会做出如此贴切的评价。

诸葛亮执政中有着法家的身影,比如诸葛亮执政初期的“刑法峻急”,以及后来的赏罚分明(斩马谡以及自贬官职)便有典型的法家身影。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有道家的恬淡虚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儒家的忠义。诸葛亮能治兵、能屯田、能外交、能造木牛流马,这些都是他从书中学来的。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既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要求,也是自己经验的总结。才华从哪里来?学习中来。诸葛亮对管仲、乐毅的借鉴,便是从书中学习而来。

司马徽、徐庶先后举荐诸葛亮,因为他们是诸葛亮的亲友,这些人是最了解诸葛亮的一拨人。平时无事,大家闲聊,诸葛亮便会将自己胸中抱负对着大家说一说。久而久之,亲朋好友都明白了诸葛亮心中的想法。

诸葛亮心中所想就是如同管仲、乐毅一般,将一个弱国,打造成天下强国吗?刘备实力弱小,有吞并天下的雄心,诸葛亮与刘备正好是天作之合。

读懂了诸葛亮为何自比管仲、乐毅,便知道孔明只是普通人

书生不出门便晓天下事,这不一定是吹嘘。历史是有一定规律在内的,有些人总能从社会的发展轨迹中,摸出其中暗含的规律。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书中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脉络,差的便是具体的实践。

人物在变、具体的事情在变,道理却没变。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背后,显示的是诸葛亮治学、治世的态度,彰显的是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把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