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公元840年,在中国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政权回鹘汗国正遭受内外危机。在内部,统治阶级发生了政权内讧。在外部,黠戛斯人被回鹘汗国统治了100年,对这个政权尤为不满。

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关注|窥探历史成就未来|*

每日更新让您了解历史的秘密*

此时,黠戛斯人看到了推翻回鹘汗国的机会,联合回鹘汗国内部的大将句录莫贺,黠戛斯人率领10万骑兵进攻位于漠北的回鹘汗国。很快,都城哈拉巴喇哈逊被攻破,由骨力裴罗一手缔造的回鹘汗国就此灭亡。

亡国后,很多回鹘人为了逃亡,开始西迁,有一部分回鹘人在首领庞特勤的带领下奔到了葛逻禄。由于葛逻禄人殷勤好客,喜欢交际,完全没有排外思想,回鹘人觉得此处是安身之地,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作为回鹘汗国王室的外甥庞特勤自感要在葛逻禄之地建立政权。于是,庞特勤联合在这一地区活跃的其它民族以及部落,建立了政权,自认自己为可汗,在楚河上游的巴拉沙衮建立国都,史称喀喇汗王朝。

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起初,喀喇汗王朝的国土仅有七河地区。这让庞特勤不满意,他不断开疆拓土。后来又将伊犁河谷、费尔干纳和喀什噶尔地区纳入喀喇汗王朝的帝国版图。

公元880年,庞特勤去世。在去世前,庞特勤让长子巴兹尔继承汗位,为阿尔斯兰汗,建都于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次子奥尔古恰克,为博格拉汗(卡迪尔汗),建都恒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

然而,古代就是战争不断,为了争夺地盘。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的奥尔古恰克与西亚强大的萨曼王朝经过一场大战,结果萨曼王朝从战争中失利,国土沦陷。驻守该地的奥古尔恰克,于是率领部属迁首府至当代的喀什噶尔城。

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后来,巴兹尔去世没有传位于其子——萨图克,而传位于其弟奥尔古恰克。这引起萨图克的不满。在一系列的计划后,萨图克打败并杀死其叔父奥古尔恰克,夺取了政权,自立自己为博格拉汗。

喀喇汗王朝在博格拉汗的带领下急速发展。公元1004年,喀喇汗王朝灭掉于阗国,将和田地区纳入帝国版图,此后击败高昌回鹘,将叶密立、阿力麻里等地草原也控制在喀喇汗王朝帝国之下。此时的喀喇汗王朝已经成为与中国契丹人建立的辽朝以及中国中原地区的宋朝不相上下,成为世界上一流的世界性的大帝国。

此后,这个王朝开始分裂,公元1041年,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可汗也分为东喀喇汗、西喀喇汗。东汗为哈伦·卜格拉汗后裔,通称哈仑系,土地有白水城、怛罗斯、费尔干纳东部、石城、七河流域、喀什噶尔。西汗为阿里后裔,通称阿里系,领土有河中地区、费尔干纳以及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

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分裂后的两大汗国,可谓命运悲惨。先说东部汗国,因为跟当时的在中国北方的辽朝灭亡,辽国贵族耶律大石带领少量部众逃亡至东喀喇汗汗庭请求避难。没有料到的事,这个避难的契丹人居然在此地建立了西辽,更没料到的是东喀喇汗王朝此后成为西辽王朝的附庸。在1211年,因汗国贵族暴动,被西辽消灭。

而西部的西喀喇汗王朝也好不到哪去。此时,分裂仅仅48年后,西喀喇汗王朝就成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后来也成为西辽的附庸。1212年,被新兴的花剌子模王朝所灭。

不过,这个喀喇汗王朝却有趣的很。他们的可汗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Tabghaj",翻译过来就是"桃花石"或者"东方与秦之主"的意思。比如,桃花石·喀喇汗,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

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为什么他们的可汗喜欢在自己领子前加"桃花石"的前缀呢?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时刻提醒自己是来自中国的人。在喀喇汗王朝的语言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编著的《突厥语大词典》里,曾对"桃花石"作出这样的解释:"秦本来分为三部:上秦在东,是桃花石;中秦为契丹,下秦为喀喇汗国。"

也就是说,中国本来分三部分,桃花石(宋朝)在中国东部;中国北部是契丹的辽朝;中国的西部就是喀喇汗国了。换句话说,秦是由桃花石(宋国,即宋朝)、契丹(辽朝)和喀喇汗国组成。

【《新疆简史》、《突厥语大词典》、《中亚简史》、《喀什噶尔史》】

此国说中国有三部分,为表示是中国一部分,国王在名字前加三个字

*关注*点赞*收藏*转发*每日了解一点历史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