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超市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妈妈带小孩逛超市是一件辛苦的工作,而在这过程中,容易与超市规则发生了一定的冲突,起了争议。那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通情达理这两个对立点,到底站那一边为好?

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带孩子逛超市,经不住孩子哭闹,先喝饮料再拿空瓶结账,做法对吗

王妈妈在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逛超市,没想到逛到一半,还没有买完东西,孩子就哭闹着要喝饮料。妈妈劝孩子,等逛完之后就再喝,但是孩子忍不住,吵着要马上喝。而且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让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就拿了一瓶饮料先给孩子解渴,然后结账的时候再算进去。有了饮料,孩子才安静下来。

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结账的时候,王妈妈也主动出示空瓶子,说:"孩子刚才渴了闹着喝饮料,我就先拿给他喝了,结账的时候把饮料钱也算进去。"但是收银员却指责王妈妈的行为:"超市里是不允许先用再结账的,这样破坏了超市的规则"。王妈妈解释说:"孩子很渴,我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他们争执了很久,最后经理过来调解,为了后面不堵塞后面的队伍,破例让王妈妈拿着空瓶结账。

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王妈妈觉得,超市不够通情达理,过于教条化,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放上网,想看看众人的意见是否与她的一致。


有的人表示这种做法可以理解:

1.只要结账就没问题

这些网友认为,在超市里有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反正到最后也会结账,只不过是提早或延迟的问题,超市一样没有亏损,所以不必小题大做,计较得过分认真。而且,宝妈也不是故意的,超市方面也要谅解一下。

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2.宝妈带孩子不易

妈妈带孩子出门很不容易,东西买一半孩子有突发情况,很难处理。超市应该谅解一下妈妈,允许孩子喝饮料,这样妈妈也可以继续购物,超市多了收入还能留下个好口碑,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而有人认为这种做法错误:

1.破坏超市的秩序

商品在结账之前,就还是超市的商品,不属于个人的物品,那么个人就没有使用权。妈妈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超市的秩序,如果起了带头作用,那么后面的人跟着模仿,而不一定有人真的最后结账,所以会给超市带来潜在的损害。

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2.纵容孩子

妈妈的这种做法是在纵容孩子。孩子知道自己在外面哭闹,妈妈就会妥协,他有可能会一直使用这种办法去威胁妈妈,换取自己的满足,物质欲望越来越膨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很不好。

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先结账再使用物品,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纠纷,在道德层面看这种做法也会更好些。

带娃逛超市,孩子哭闹着要饮料,宝妈让娃先喝再结账,做得对吗?

今日话题:你支持那一种做法?为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