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鼬跟大家講了講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兩位名將高歡與韋孝寬之間的“見招拆招”。今天小鼬帶領大家把視線轉移到南北朝時期的南方,來聊一聊一位南方的名將同時也是南朝最後一個政權“陳朝”的開國之君

陳武帝陳霸先他的人生故事。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陳先霸出生於公元503年,根據《陳書·高祖紀》記載 :陳霸先字興國 ,小字法生。吳興郡 (治所在今湖州市) 長城(今長興) 縣下若里人。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東漢的著名人物陳寔(shí),但到了陳霸先出生時家族已經逐漸沒落了。南北朝時期的南方,是一個身份等級十分明顯的社會,一個人的出身會極大的影響這個人日後的各個方面,但是陳霸先卻打破了這種“出身決定論”。作為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通過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實現了“逆襲”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在唐朝修著的《南史陳本紀》中對於年少時的陳霸先進行了這樣的描述“少俶儻(tì tǎng)有大志 ,長於謀略,意氣雄傑,不事生產。及長 ,涉獵史籍 ,好讀兵書, 明緯侯、孤虛、遁甲之術 ,多武藝 ,明達果斷,為當時推服。”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這短短的幾十個字就為我們展現了陳霸先少年英雄的形象。特別是“好讀兵書, ……多武藝 ,明達果斷。”這幾句表現出了陳霸先身上的一種豪俠氣質,更說明了他早在年少時就已經決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


最初進入仕途的陳霸先只是擔任家鄉長城縣下若裡的裡司,以及京師建康(今南京)的油庫吏等職位。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直到他遇見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人,這個人就是梁武帝蕭衍的侄子新喻侯蕭映。陳霸先首先跟隨者蕭映做了他的傳令吏,出身寒門的陳霸先面對一些人的指指點點,並沒有過多的在意,繼續著自己勤懇的工作,而這也讓蕭映開始逐漸器重與他。史書記載蕭映在曾經多次肯定陳霸先的能力,也曾說到:

“此人方將遠大”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隨後陳霸先被提拔為中直兵參軍,從此領兵打仗成為了他一生中再也離不開的事情。陳霸先首先就因為率兵平定安化二縣的叛亂,被擢升為西江督護,高要太守。接下來陳霸先又率領三千士卒,解除了廣州之圍,梁武帝知道後大喜,官職也是更進一步,先後擔任“振遠將軍,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督七郡諸軍事”,成為了蕭梁朝廷的一員封疆大吏。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在公元548年,45歲的陳霸先的生命中出現了一位與他同年出生的勁敵,就是南北朝時的一代梟雄——侯景。侯景一生中先後投靠效忠過北方的東魏、西魏,以及南方的蕭梁三個政權。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在蕭梁為官時,因為不滿蕭梁與東魏交好,就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史稱“侯景之亂”。叛亂形式逐漸擴大,連梁朝都城建康也被攻破,梁武帝蕭衍也被活活餓死。在此之後又擁立了蕭綱、蕭棟稱帝,到了三年後的515年侯景自立稱帝,改國號為漢。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情況下,陳霸先成為了平定“侯景之亂”的重要力量。在侯景兵圍臺城(宮城)的情況下,陳霸先立即準備率軍北上,但當時他的上司廣州刺史元景仲卻動了依附於侯景的心思,面對這樣的情況陳霸先仍然決定自行起兵,在擊敗元景仲後迎請蕭梁王朝的宗室蕭勃豎起反抗的大旗,但是在陳霸先平定了自身周邊的一些叛亂後,蕭勃卻不願繼續進軍,面對不願北上的蕭勃陳霸先出於對國家的忠誠,說出了這樣一番堅貞的話語

“僕本庸虛,蒙國成造。往聞侯景渡江,即欲赴援,遭值元、蘭,梗我中道。今京都覆沒,主上蒙塵 ,君辱臣死,誰敢愛命!”可見當時陳霸先已經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但是無奈於蕭勃志短,只好投到了梁武帝第七子湘東王蕭繹帳下。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大寶元年也就是公元550年,陳霸先從始興也就是今天的廣東韶關一帶出發北上,先後擊敗了蕭勃所屬的蔡路養,以及投靠侯景的高州刺史李遷仕。在大寶二年與蕭繹手下的另一員大將王僧辯實現了兩軍會師,王僧辯為人猜忌心重,陳霸先為了避免出現矛盾,將自己軍隊一多半的糧草主動分給了王僧辯,這才避免了嫌隙的發生。在此之後兩路大軍共討侯景,先後攻克蕪湖和姑熟(今安徽當塗)。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大寶三年(公元552年)三月 ,陳霸先達到建康與侯景開始了最後的決戰 ,陳霸先面對敵情先是佯退誘敵,遣弩手2000橫擊其後,侯景軍敗退。王僧辯大軍高歌猛進,侯景部將盧暉略開北門迎降,王僧辯攻入石頭城(今南京城西部)。侯景兵敗,不敢進入宮城,向蘇州方向逃竄,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殺。就這樣歷經三年零八個月,屠戮百姓無數,幾乎摧毀整個梁朝的侯景之亂終於被平定,可以說在這一戰中陳霸先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他在梁朝的地位也逐漸無人可及。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隨著梁元帝蕭繹在與西魏的戰爭中被殺身亡,曾經和他一起平定“侯景治亂”的王僧辯想要擁立北齊的挑選的“傀儡”蕭淵明稱帝。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作為蕭樑柱國之臣的陳霸先,面對國家可能淪為北齊附庸甚至被滅國的情況下,毅然起兵勤王,最終擊敗了王僧辯。日後在面對國家內部的分裂,以及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時,陳霸先都親臨一線指揮,掃清了國內的分裂勢力,兩次抗擊北齊更是立下大功。這一系列功績為他最後能夠登上帝位,建立陳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公元 556年7月,陳霸先後擔任為中書監、司徒、揚州刺史等職 還被冊封為公爵。後來梁敬帝蕭方智決定仿效唐虞故事禪位於陳霸先。史書記載

“高祖(陳霸先)謙讓再三,群臣固請,乃許”。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陳霸先隨即登皇帝位於建康南郊,國號曰陳,陳霸先也就成為了陳朝的開國之君。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陳霸先之所以能夠稱帝並不是源於他的陰謀算計,而是長期在戰場之上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同時在陳霸先身上還散發著不同於常人的人格魅力,首先他生活簡樸自律,史料記載他“常膳不過數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餚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為虛費”。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同時他還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他手下諸多的文臣武將,像杜僧明、周文育、歐陽頒、杜稜等,很多都是他昔日的手下敗將,其中像杜稜,就曾險些被陳霸先親手殺死,而陳霸先在日後卻能夠做到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些人也不辜負陳霸先的期望,無論在陳霸先生前還是死後,都能出死力效忠新興的陳朝,這又不能不說陳霸先的用人之道是一個奇蹟。

在稱帝僅僅三年後56歲的陳霸先就逝世了,三年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他卻任用賢良,勵精圖治,使得中國南方出現了復甦的跡象。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無奈子孫不肖,讓人們時至今日談起陳朝時更多的只會想起陳後主和《玉樹後庭花》,而遺忘了陳霸先這位曾經在中國南方建立過不朽功勳的英雄。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明代歸有光在《聖井銘並敘》中,給予陳霸先“江左諸帝,號為最賢”的評價。

陳霸先為什麼能被評價為““江左諸帝,號為最賢””

在“江左諸帝”中,包括了像晉元帝、宋武帝、齊武帝、梁武帝等諸多響噹噹的人物,但唯獨陳霸先獲得了“號為最賢”的高度稱頌,可見在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中陳霸先無愧於一位傑出的將領和政治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