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文:《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关于冷军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作为超写实流派的领军人物,冷军的作品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就算站在冷军的画作前,你依然会怀疑眼前的这一幕,这真的是画?这就是超写实油画最大的魅力所在。冷军凭借他那超凡的技巧,让每一幅作品都比肩百万像素的照片。

这种效果,确实让每一个观众,无不为之震撼。不过,欣赏冷军的油画,欣赏的不仅是冷军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画中蕴藏的内涵。不过,冷军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作品,确实很难读懂。因为符号性的东西确实太复杂了。比如本文所讲的这幅——《面具》。大家可以参照下图。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这幅作品完成于1991年,是冷军第一阶段创作的代表作。冷军早期的作品,有两个特点非常鲜明。首先,作品的色调都比较黯淡,给人的感觉都十分压抑。尽管画中的要素很少,只有一张破旧的木凳子、一捆灰旧的麻布、一张破损的面具,但是这些组合放在一起,就让人心情十分压抑。我们先来看看这幅《面具》的技法难点和亮点。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面具》最大的难点,当然是那捆破麻布的刻画。这捆麻布的褶皱非常多,主人随意揉成一团,然后将它放在板凳上头。这些没有规则的皱褶,对技法的要求极高。因为每一个褶皱的长度、宽度、弧度都不同,而它们呈现出来的明暗对比也不同。光斑的处理对冷军是最大的挑战。当然,除了这些皱褶之外,麻布上的绒毛、小凸起,也是冷军需要考虑的细节。尽管已经是30年前的作品了,但是30年前的冷军,在技法上已经出神入化。这些难点都没有问题。

那么这幅作品的最大亮点是什么呢?有读者肯定会说,当然是麻布上的面具了。这幅作品名为《面具》,这块面具当然是主题,但笔者却认为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墙壁上的符号。我们先将面具放大十倍,再来看看效果。大家可以参照下图。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放大后的面具,形状非常清晰,从头发到眉骨、到鼻子,这些都非常清楚。但是,面具的胡子下面,却出现了一个残缺。换言之,这个面具是不完整的面具,是破损的面具。那么将这张破面具放在一捆旧麻布上,又有什么涵义?显然,作品如果只有这两个元素,主题根本无法呈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这幅画最关键的亮点,应该是墙壁上的符号。大家可以再看看下图。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墙壁上的这个符号到底有何内涵?从形状上看,这个符号很像一个十字架,也像一个叉号。此外,这个符号还有许多滑落下来的墨迹。笔者认为,这个符号应该是一个暗示。暗示什么呢?答案就是面具的主人,他发生了意外或者面具的主人死了。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次看看整幅《面具》,这个推断当更加明显。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综合以上的推断,笔者认为冷军的这幅《面具》,实则是在讽刺当下虚伪的社会风气。他认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在生活。而面具下面的麻布,实则也是掩盖自己的一件虚假外套。而墙壁上的符号,是在讽刺这种冷漠的社会现象。面具和外套的主人,戴了一天的面具,回到家后,就将一身虚假的外套随意脱下,根本没有整理的欲望。只有这个时候,面具的主人才是真正的自己。而那个活在虚假面具下的“主人”,在外套和面具卸下来的那一刻,已经死了。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看着这块破损的面具,还有墙上的“十字架”符号,网友坦言:“越看越可怕!有点吓人!”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尤其是那面冷冰冰的白色破面具,似乎是在讽刺自己、告诫自己、刺激自己。而那个十字架符号,更是对自己灵魂的一种针砭、鞭打。

冷军画了一个面具,卖了300万,看到墙上的符号,网友:有点吓人

这幅作品刚开始展出的时候,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时过境迁,如今这幅《面具》已经是拍卖行的抢手货,保守估值300万。冷军的作品之所以能卖出天价,一如上文所言,它不仅有高超的技术元素在里头,而且还隐藏着深刻的内涵。总之,冷军的作品是有温度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作品!

你喜欢冷军的作品吗?你认为冷军的作品值这个价吗?

【往期精彩】

范曾画了3幅一模一样的画,卖了3000万,网友却说:毫无艺术价值

他画的西游记,造型幼稚,却卖一千万,专家:你再看看悟空的眼睛

冷军画了一根破汤匙,卖了41万,放大十倍后,专家:这根本不是画

他用铅笔画了一组美女,看到原画后,网友们醉了:越看越心动

300年前的《海错图》,竟有一条人鱼,放大5倍后,网友:有点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