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輕武專欄的官方賬號,有趣有料,每日更新!

根據外媒報道,美國陸軍今年已確認將開發下一代彈藥系統,這個新的彈藥系統的口徑將圍繞6.8毫米來進行設計和開發。報道稱,目前美國陸軍承包司令部正在尋找能夠製造下一代彈藥系列的潛在承包商。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換槍換彈原地轉,嗯


報道稱,美國國防部的消息人士證實,目前美國國防部正專注於6.8毫米口徑槍械的研發工作,因此供6.8毫米口徑槍械使用的子彈也在同步研發中。報道稱,美國陸軍正打算研發新一代武器,該武器可用於近、中、遠各距離上的戰鬥。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當前的6.8毫米彈藥外形更接近於傳統中間型威力槍彈


然而,這種具有新時代氣息的6.8毫米口徑彈藥卻並非美國首創。在100多年以前,中國就選定了這一口徑作為今後制式步槍的標準口徑,然而後來卻沒有了下文,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晚清新紀元——曇花一現的6.8×57毫米步槍彈

當今,受抗戰影視作品的影響,漢陽造與中正式步槍對大家而言已經是耳熟能詳,但事實上,在這兩種步槍之間還存在著一種承前啟後的過渡武器,那就是中國的元年式步槍。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大量裝備老套筒的舊中國難以全面更新彈藥類型


晚清時期的中國可謂危機四伏,但即便如此,當時中國在新步槍及彈藥的選型上卻絲毫沒有放慢腳步。

由於毛瑟7.92×57毫米彈藥對於中國士兵來說後坐力顯得過大,再加上當時步槍彈藥口徑發展之路上出現了兩個分支,使當時的中國必須做出選擇。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7.92×57毫米彈藥的後坐力較大


在當時,有兩個選擇擺在中國面前:一種是快而輕的子彈(以日本6.5×50毫米步槍彈為代表的),另一種是重而慢的子彈(以德國7.92×57毫米為代表),面對這樣的背景,包括張之洞在內的各方大員一時展開了有關今後步槍口徑的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6.5mm步槍彈在當時並非奇葩,它源於19世紀末的6.5mm彈藥風潮。實際在那個時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7.5-8mm口徑步槍彈威力過剩、後坐力較大的問題。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三八式前身——三十年式6.5毫米步槍(上部為三八式步槍射擊效果)


於是,世界上一大批“小口徑”步槍彈相繼出現:包括意大利的6.5×52mm“卡爾卡諾”步槍彈、荷蘭的6.5×54mm步槍彈以及瑞典的6.5×55mm步槍彈等。

對日本而言,6.5×50mm步槍彈不僅能夠節省資源,還能在確保威力的情況下更適合日本士兵的體格,所以在1905年被正式採用。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在這一點上,當時的中國也有相似的需求,經過比較,當時的中國最後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即採用6.8×57毫米彈藥,並將要求提交給了德國的毛瑟工廠進行設計,採用這一口徑的新槍於1904年定型。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圖片源自網絡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元年式步槍曾一度是中國步槍界的新秀


然而,到該槍交貨時,清政府已經拿不出貨款,因此多數未能交付我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將它們改膛用於歐洲戰場。

不過,國內各廠隨即開始仿造此槍並向德國軍械製造廠訂購了機器,國產版本於1907年試製成功。

“元年”回原點——四年式步槍改回老口徑

辛亥革命以後,陸軍部將這種新式步槍命名為元年式步槍。北洋政府下令全國兵工廠全部轉產該槍,元年式一夜之間成為了中國最新的制式武器,大有取代漢陽造的勢頭。當時除漢陽兵工廠暫無法立即轉產外,國內其它兵工廠均開始仿製元年式步槍。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口徑在7.5-8毫米間的彈藥在一戰前成為主流(圖為李-恩菲爾德式7.7毫米短步槍)


不過,鑑於一戰前主要強國尤其是歐洲陸軍強國均以7.5-8毫米間的彈藥作為主流,再加上6.8毫米彈藥與漢陽造步槍不統一,因此決定將元年式步槍改回7.92毫米口徑。

次年,兵工廠以元年式步槍為基礎,改制出新樣槍,修改了口徑之後的新槍被重新命名為四年式步槍(一般稱為元年式七九步槍)。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漢陽造與元年式步槍是中國從辛亥革命至北伐戰爭時期的絕對主力


到北伐戰爭時期,元年式與四年式步槍已成為北伐軍手中除漢陽造外,當時使用最為廣泛的國產步槍。

不過,由於常年的軍閥混戰(大量兵工廠被毀)以及外國步槍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使元年式步槍的產量十分有限。

一個被軍閥割據的國家,不僅無力抵抗外國侵略,甚至無法決定本國武器採用什麼樣的標準,連年的戰火使中國製式武器長期停滯不前。直到抗戰爆發,中國軍隊的主力步槍依舊是清末就開始生產的漢陽造。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美軍新寵——6.8毫米彈藥


如今,每一個國家對於彈藥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今天的中國已經有能力設計符合中國自身需要的武器和彈藥,當前美國所選用的6.8毫米彈藥也並非是一百多年前的那種6.8毫米全威力步槍彈。

不過,持續生產5.56毫米彈藥已達數十年的美國是否有必要“辭舊迎新”,新彈藥是否真的全面超越原先的小口徑彈藥,都還是一個未知數。今後哪一種才是理想的步槍口徑,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美軍換6.8毫米彈藥,誰知這口徑中國在100多年前就用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