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可以這樣吃,這種科學“禁食”,你知道嗎?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吃”是一件頭等大事。

確實,在講究“以形補形”的中國傳統觀念中,人們期望用“吃”來治療或緩解疾病,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但是,你知道嗎?除了吃什麼,怎麼吃也很重要

事實上,“怎麼吃”其實涉及到了一種旨在解決腫瘤代謝變化的治療策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半分鐘讀全文

  • 科學“禁食”在癌症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與熱量限制相比,間歇性禁食可能是一種更為安全的禁食方式。
  • 模擬禁食飲食不僅可以增加化療的耐受性,還可以減緩多種類型的腫瘤細胞增長。
  • 二甲雙胍聯合間歇性禁食,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
  • 關於癌症患者的飲食建議,請務必與腫瘤科醫生以及營養科醫生進行詳細溝通。

科學“禁食”在癌症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熱量限制或間歇性禁食

通過熱量限制(CR)或間歇性禁食(IF)來限制飲食的攝入是一種新興的靶向腫瘤代謝的方法,已被證明可以預防腫瘤發生並增強對化療的反應。

雖然熱量限制的禁食方式本身可以限制腫瘤生長,但是其臨床應用受到了體重減輕、疲勞、噁心、傷口癒合延遲以及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的影響。

癌症患者可以這樣吃,這種科學“禁食”,你知道嗎?

如果在有限的時間內嚴格限制飲食,也就是間歇性禁食,可以保護小鼠和癌症患者免受化療藥物的毒性作用,而不會引起長期的體重減輕,這是成為一種可能更為安全的禁食方式。

模擬禁食飲食

模擬禁食飲食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禁食方式。

在模擬禁食飲食期間,人們的每日總熱量攝入需要保持在300-1100千卡之間,可以攝入素食、低蛋白、低糖和高植物脂肪成分的食物以及微量營養素補充劑,飲水不受限制。

模擬禁食飲食通常每月連續進行2-5天,並不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癌症患者可以這樣吃,這種科學“禁食”,你知道嗎?

模擬禁食飲食可以增加化療的耐受性,一方面減少癌症治療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改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此外,模擬禁食飲食還可以減緩多種類型的腫瘤細胞增長,包括實體腫瘤細胞和淋巴白血病細胞。

二甲雙胍聯合間歇性禁食,顯著抑制腫瘤生長

二甲雙胍是最廣泛應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T2D)的藥物。人們普遍認為,二甲雙胍具有抗腫瘤活性,這可能與對腫瘤代謝的影響有關

發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二甲雙胍聯合間歇性禁食,可以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

癌症患者可以這樣吃,這種科學“禁食”,你知道嗎?

研究人員將攜帶人結腸癌細胞小鼠分為五組:2組自由進食;3組以24小時為週期間歇性禁食,完全禁止攝入食物,飲水不受限制。自由進食組小鼠和間歇性禁食組小鼠分別接受二甲雙胍或安慰劑治療。

癌症患者可以這樣吃,這種科學“禁食”,你知道嗎?

研究人員發現,單獨的二甲雙胍不能發揮明顯的抑制腫瘤的作用,但是,空腹時接受二甲雙胍治療,卻可以使腫瘤的生長顯著受損

癌症患者可以這樣吃,這種科學“禁食”,你知道嗎?

寫在最後

當然,二甲雙胍聯合間歇性禁食的研究,目前還只是在小鼠試驗階段,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來證實對癌症患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關於癌症患者的飲食建議,請務必與腫瘤科醫生以及營養科醫生進行詳細溝通

。在抗擊癌症的這條道路上,充分的營養就是堅實的後盾。

如何科學禁食,是我們亟待探索和解決的。

參考文獻

[1] Elgendy M, Cirò M, Hosseini A, et al. Combination of Hypoglycemia and Metformin Impairs Tumor Metabolic Plasticity and Growth by Modulating the PP2A-GSK3β-MCL-1 Axis[J]. Cancer cell, 2019, 35(5): 798-815. e5.

[2] DeBerardinis R J, Chandel N S. Fundamentals of cancer metabolism. Sci Adv 2: e1600200[J]. 2016.

[3] DeCensi A, Puntoni M, Gandini S,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etformin on breast cancer proliferation according to marker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umor subtype in a randomized presurgical trial[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4, 148(1): 81-90.

[4] Nencioni A, Caffa I, Cortellino S, et al. Fasting and cancer: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18: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