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棋王》你认为哪一个镜头感动了你?为什么?

圆梦杨洋


王朔能瞧得上的人没几个,但他曾经说:

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成精的就是阿城。我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阿城的代表作便是棋王.阿城多才多艺,写过很多书,诸如棋王、孩子王,树王,但真称得上直指人心的就是棋王这部巨作。

电影版本的《棋王》有两个版本,主要出名的有1988版和1991版。1988版本由滕文骥执导,谢园领衔主演。而目前更为人知晓的通常是1991梁家辉版本的。

1991版脚本除了融合了阿城的《棋王》,还融合了台湾作家张系国写的《棋王》,二者合二为一,这部电影也帮香港著名演员梁家辉获得了金像奖的提名,而导演正是大名鼎鼎的拍过《龙门客栈》《断刀客》等武侠片的宗师徐克。

青岛玉箫客看这部电影,还是20年前。那会电脑还未普及,我是在别人录像厅租的两毛钱一天的光碟,拿回家看了两遍没懂什么意思,也就随手放到了一边,后来随着年纪渐长,世事洞明,才慢慢理解其中的一些蕴寓。

要说《棋王》中哪一个镜头感动我。我觉得很多,譬如王一生在火车上那近乎虔诚的吃相,原文这样写:

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节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我在火车上一直看他下棋,发现他同样是精细的,但就有气度得多。他常常在我们还根本看不出已是败局时就开始重码棋子,说:"再来一盘吧。"有的人不服输,非要下完,总觉得被他那样暗示死刑存些侥幸。他也奉陪,用四五步棋逼死对方,说:"非要听'将',有瘾?"

这一段,阿城的文字极其富有艺术,而梁家辉也是出色演绎了王一生这个人物。每一次当我觉得现实生活枯燥无味,觉得人生无趣的时候,都会把这个片子重新找出来,再看一看梁家辉的王一生在火车上吃饭的这一段,寻找自我。

动荡的文革时期,知识分子对于温饱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肚子都吃不饱,生活还能有什么意义呢?人总是要有那么点实在的东西,将自己投注进去,才叫活着。电影里面,这一句话,尤令人感触极深。

另外,触动极深的一个镜头便是王一生身为棋痴,为了毕生追求,以一敌九。而且是下盲棋,连赢8人之后。老棋王现身,终是握手言和。下完这场棋后,王一生两腿僵硬,镜头里的他从精神上获得了自我升华。

对于王一生来说,在吃的面前,无非恐惧饥饿。于棋,便是填补匮乏。二者,一重物质,二重精神。

剧中说王一生是道家的棋路。青袍玉箫客看来,所谓道家的棋路。便是出于动荡激昂的乱世,无为而治。自是秉持一颗本心,不忘初心。不为他人左右,明白自我的人生意义。






青袍玉箫客


没有看过《棋王》原著小说,没看大陆版的《棋王》,无法真正做对比,在看完港版之后快进看了些大陆版的棋王,总觉得大陆版的“呆子”一点也不像呆子,说话时一股精明样,而梁家辉的“呆子”你是真的能发现他的呆,也能理解为什么好多人都在帮他。看他演戏真的是一种享受,你会不经意被他的角色而带动,会跟随角色去心疼,但是作为演员的存在感极低,让人通篇记住这个角色。我能从他的角色演绎里,感受到梁家辉对这个角色的思考,用心打磨,而他正如这个“呆子”一样,在享受演戏。这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

我不得不再赞他,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居然可以在从没了解过那个时代就演绎出那种时代的角色,丝毫没有违和感!其天赋,后天努力缺一不可……

还有一个不得不赞的台湾人《金士杰》也如梁家辉一样演绎出没有违和感的文革内地人。听说他是非科班学院出身的演员,这又说明他是何等的有天赋与后天学习!!!而且能够感受到,金士杰对这个角色的轻松驾驭,和梁家辉非常下苦功又是不同的。但是影片的流畅度和故事叙述方式,真的好差,毁了了梁家辉和金士杰那么好的表演。如果纯拍大陆版的棋王,这部片子一定是一部殿堂级的电影呀!无论如何,非常感谢两位非常棒的演员带来得精彩表演……





音乐影视汇友


《棋王》: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个起跑点

很早以前就看过一遍,印象很深刻,尤其是梁家辉饰演的那个棋王以一敌九下盲棋。也许那个角色让梁家辉来演有种特别的感觉,还有就是影片对文革的描写很客观,所以很喜欢,就又买回来看。

故事改编自阿城的小说《棋王》,只不过导演(徐克与严浩)加了一部分台北的内容,使得现在台北的故事与67年的大陆的故事相衔接。可以说导演加上去的部分没有大陆那部分精彩,大陆那部分的故事不仅有肉也有骨,很有一种张力,而台北那部分只是导演的一个补充,一个续。

电影开始后引出了大陆文革时期一个关于棋王的故事,镜头里当时轰轰烈烈的运动,配以罗大佑的《爱人同志》,描写大运动背景下的人情冷暖,再贴切不过了。

“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 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 让我相信你的忠贞 爱人同志”。

梁家辉饰演的王一生是学校的棋王,在那“革命”的时代,同所有同代人一样被下放。他出身贫寒,但是痴迷于象棋,甚至有一种孤独求败的渴望。在下放期间,有幸遇到了出自象棋世家的“高脚卵”,下象棋,烹蛇肉,由于对象棋的痴迷以及高超的棋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高脚卵”也为了营救他,不惜把自己祖传的象棋送给了“领导”。之后,一次象棋大赛,拒绝参加的王一生在比赛后决心挑战得奖者。随之就是影片的高潮以一敌九象棋战,也许是想起了母亲的教诲,也许是被同伴说服要珍惜这一次机会,他赢了,可以脱离那里了。

“楚河汉界,风云叱咤,称霸四方。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但是来自生存的压力没有变。时间转入90年代初的台北,高耸的大楼,拥挤的车辆,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跃然纸上。“高脚卵”的表弟从香港过来要帮助一个朋友策划有关神童的电视节目,以抢回主持人的工作。但是众多美女主持人的背后“竞争”以及道貌岸然却衣冠禽兽的刘教授从中作梗,他们也是经历颇多挫折,当他们对着大海大喊“金钱不是万能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的时候,也许表现的是更多的无奈。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个起跑点,为生命增添色彩,珍惜您的每一个机会。”这是台北的一个“人人人人寿保险”的广告语,在影片中多次播放。也许这才是影片真正要说的。

对梁家辉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情人》了,他演的富家公子再恰当不过了。相对来说,演一个木讷、呆板、棋痴的角色对他来说怪怪的,好像《周渔的火车》里的角色也很类似。不过还好,当时他还年轻,不同的感觉,也演得很出色。

看过描写文革时期的影片很多了,《霸王别姬》、《活着》、《蓝风筝》等等,都是他们那时代过来的人拍的,也都是很成功的电影。但是对于我们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有一种感觉,有点压,即使戏说了还一样,有点沉重,总是跳不出来,永远是局内人,从一个相对悲观的视角。但是《棋王》感觉就不会了,再配以罗大佑有节奏的音乐,甚至有些更贴近观众,更亲切了。

“怎么都不能明白我不后悔 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与眼泪 如果命运不再原谅我们 为了我灵魂进入了你的身体 让我向你说声抱歉 爱人同志”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个起跑点。

忽然想起了一句诗:“世事如棋局局新,时光似鸟翩翩过。”


人民娱乐


梁家辉吃饭那一段确实感动了我,让我会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那时候真的是挨着苦日子过来的,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哎,真的不该身在福中不知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