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1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盛京之后迁都北京,顺治携领满族贵族在北京重新开始了300年的大清国,在抵达北京的这3年中,顺治皇帝了解汉族文化之后,特别对于佛教,他对这个来自中原地区推崇的宗教表露出恭谨而有节制的兴趣。

顺治皇帝在此期间不断召见五世达赖喇嘛,并在每旗设宗学,根据汉文学自古对宗室子弟的教育,特此御令凡未受封宗室之子10岁以上均可人学。

但是福临继位,他对汉人及汉文化依旧维持着矜持的态度,一方面,他改变朝中仅有满臣奏事的格局,让满汉侍郎、卿以上的官位同时进殿奏进,可在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满族传统的纯洁性,他又令停宗室子弟习汉字诸书。

朝局动荡,似乎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在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追逐富贵的最初的那几年,历史赋予那叶赫部后代聪慧的头颅,而纳兰明珠作为后裔,他从来没有停止转动,他强大而有卓有成效的头脑,获得了当时顺治皇帝的青睐,在他的长子降生的刹那,他便开始设计这颗掌上明珠未来的康庄大道,基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他敏锐的目光投到了过去很多朝代汉族知识分子飞黄腾达之路。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2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还是有所开阔,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光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前朝的文学,鉴于晚明政治腐败,宋明理学流于空泛而渐渐变得无所作为,清初文人便开始留心经世致用的学问,而康熙帝在内忧外患的时候,痛定思痛斥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与阳明学,开始着人研究各朝代治乱兴衰的轨迹,在这里由提出种种改造政治与振兴社会的方案,使清初学术思想呈现实用主义的风气。

在康熙帝在位期间,许多骑着马嗜血的满族人也开始被汉族文化同化,相较于别人才意识到汉族文化的重要性开始,纳兰明珠的嫡子纳兰性德早已出落的儒雅风气,妥妥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纳兰性德一边坐在书斋中研习这汉族文化的四书五经,从小也是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熟读《通鉴》及古人文辞,特别是汉族儒学文化,在学习汉文化过程中,他的父亲为他请的先生实打实的汉族文人,在之后,他还拜徐乾学为师,与汉族文人顾贞观、张纯修为挚友。

不光如此,他还要按照满族祖先流传下来的骑射本领,早早学习满族贵族子弟的骑射之术,在他的父亲明珠良苦用心之下,纳兰性德终究成为父爱所成就的丰茂。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3

其他满族子弟还在纠结到底该如何迎合当事者,来赚取平步青云的机会的时候,在纳兰14岁的时候,他“才舞象勺 ,已通六艺

”,而后又“补诸生 ,贡入太学 ”,年仅17岁就入国子监就读 , 18岁考中举人 , 22岁考中进士。

在徐乾学指导下 ,由他主持完成他人生中第一个举作《通志堂经解 》,这本书收录 140多种宋元以来解释儒家经典共 1800卷。

在朱明理学的陶冶下和儒家积极入仕的引导下,早期的他还是有着一颗积极入世的心态,并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学治理在历史上留下青白。他在《金缕曲》中自表其意:

未得长无谓,竟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 。

纳兰性德的阿玛明珠早先从一个无名之卒,深得两位主子的恩宠,因此官做的越来越大,然而纳兰性德却在无意中看到阿玛却贪财纳贿、卖官需爵,一举击碎了他心里纯善的君子坦荡荡的胸襟,我们也不知道当时他的心中起了无法言语的愤懑,只能通过他的词作略知一二:

乘险叹王阳,叱驭来王尊,委身置歧路,忠孝难并论。有客赍黄金,误投关西门,凛然四知言,清白贻子孙。

对容若来讲,这种心境与想象中的不同是一种煎熬,当然,我们也能看出他心中矛盾不堪,既对阿玛有着难以言语的伤心,又怀疑自已这样批评父亲自然不合理智。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4

在人的一生之中都曾产生过不同的幻灭感,只不过,打破这个幻灭感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父亲。

纳兰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自此总是委屈自己成全了别人,而独有江南儒家气息的他,还未涉世,自此便憧憬开始自己同孔孟一起的大同世界,所以看到自己的父亲买官卖官中饱私囊,正义感油然而生,但是深受儒家思想“仁”的思想,他要全心全力侍奉二老,但是又与心中所想不同,他作为晚辈,没有能力去指手他的阿玛的作为,他从来都是至情至性之人,然而这些只能隐藏在心里,不许别人窥探。

其实也可以想象,一个被保护长大的孩子,自小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和较多的磨难,所以便固执认为,他处的世界也便和自己一般模样,种种,便化作一腔幽怨。

当一个人在对所处的世界失意的时候,难免会思考如何去成就自我,在那个时候,他的这一复杂心态的情感则是寄托于文字语言,或隐晦或浅显,将古代的文人和他的个人命运不可避免地融合在一起。也就像是如今的我们,在处于不确定和人生迷茫的时候,会过多的关注“心灵鸡汤”提升自己动力之类的句子。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5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很多文人在面对壮志未酬的时候的选择,这是一种崇高的志向,天不逢时,便独自保持理想,清清白白的活下去,可若是时局需要,又会以天下为己任。

似乎这样的选择是历代朝代文人惯用的“手法”,内用黄老,外尊儒术一以积极用世之心做事,以坦荡自然之心面对结果,这原本就是儒家和道家相互结合的过程,但是两家思想本有着相似和相互驳斥不确定,在一个地方只能选择一种思想来寄托,简单而讲,就是选择了儒家就不要选择道家,选择了道家就不要接触儒家。

可是纳兰性德却是将两者合二为一,却并没有化为身体的一部分,他在面对阿玛明珠时用纯善的儒家思想来安慰自己,将自己天生便生在明珠亲手所创造的那个世界时选择了“清静无为”。就像是喝酒但佯装醉酒的人,他一边选择了饮醉,一边始终不放弃用情至深。

世间种种规则,要么学会接受,要么学会逃避,但这样的人生一旦被人所染指,心中的坚持也一步步远离了最初的赤子之心,他不能自主的他的身份,而他也生来就有被父母寄语无法推卸的责任,而这些事,都让纳兰性德并没有走出人生的困境。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6

选择清醒看清世事,这将意味着从此便是清醒的孤独,彻底地选择浑浊,便样佯装糊涂度过一世。

而他却选择看半醉不醒。

他写《采桑子》来印证自己不是属于这个世界: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是康熙17年的10月,24岁的纳兰性德在伴驾出巡塞外途中,写下了这首诗。雪花原本就是没有根的人生,它不同于世间所有姹紫嫣红的鲜花,它的来去都是悄无声息只,似乎纳兰性德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心中也是很纠结,雪花原本就不是人间富贵花,它是来自天地的灵气,可是种种矛盾,他最后只能像雪花一样被风吹来吹去,从来都由不得自己。

而他的一生,追求自由,他的身份自然不能给予他自由,他想最求人生理想 ,可实现理想的道路充斥着官场的腐朽,他忠于爱情,可是他的妻卢氏却在爱情来到之后又消无声息的幻灭……

论纳兰性德的悲剧:他的悲情与他和父亲的矛盾和儒道交错有关

07

他始终放不下儒家里面的纯善,又兼有道家思想清静无为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在他的内心深处的冲突、碰撞,他在“有为”和“无为”中无法释怀,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再钳制住他。

他无力反抗,只等着命运一步一步纷沓而至,最终只能将内心的愁怀化为一首首委婉艳丽的伤心词作,而他也便愁苦贯穿了他悲剧的一生。

似乎那些得到天地灵气禀赋之人,从来都是平生多件,命运忐忑,权相之子纳兰容若如此、《红楼梦》中里面的贾宝玉也是如此,似乎在这样的彷徨中,不是当事人,当然不懂其中滋味,这当然不是只有杨绛《围城》的序言:“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这般简单,而这些矛盾终将化作他笔下的雪花,带给他无限怅惋。

然而历史总会选择苛待那些有才人,他当时明明说的是雪花,却一语成谶,年仅31岁却终消散在人世间的长河中。

或许来去无踪的雪花,正是他的写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