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交易的危與機

BTC交易的危與機

礦機和交易所是加密貨幣行業真正有機會穩定產生收入的領域,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

目前就技術前沿來說,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就是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但是,現在用戶量還非常少,估計很多朋友只是聽說過,也沒有實際使用過。

為什麼需要“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這其實和比特幣出現的初衷一樣:在原始的比特幣白皮書裡面,並沒有交易所(exchange)的概念。但是為了交易撮合的方便,交易所應運而生,剛剛大家討論已經很多了。

目前來說,交易所成了投資者、礦主並立的區塊鏈三大主體之一,特別是在發幣、控制交易規則、乃至於控制投資者資產方面,扮演了”中心化“的角色。有了中心權力,就有”作惡“的可能性。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頭部的交易所實際上成為了整個區塊鏈行業的規則主導者和資金控制者。

那麼,去中心化的特點是什麼呢?

第一,投資者並不需要把自己的加密貨幣轉賬到交易所的賬戶裡面,而是直接從自己的錢包進行交易。

第二,所有的交易是通過區塊鏈進行和撮合,而不依賴於中心化的交易所;

第三,因為用戶不需要到交易所註冊賬號,所以整個交易過程完全匿名。

第四,在普通exchange的交易或者OTC中,資金的交易過程是由交易所集中管控的,但是在DEX之中,貨幣只會在完成交易的一瞬間完成切割。

第五,因為DEX分佈在區塊鏈上,所以黑客難以發起集中式的攻擊,但是這也提高了其設計、測試的難度(一點點功能改進都需要在整個鏈上測試,而不是通過集中網站),所以目前來說各種DEX的發展較為緩慢。

理念雖然很好,但是在現實和實踐中,DEX的發展不溫不火,目前的交易量很低。

原因是什麼?主要是下面這幾點:

第一,用戶的使用門檻高。在普通交易所,大部分用戶只需要按照正常互聯網網站一樣註冊賬戶即可,在DEX,用戶需要會支配自己的錢包、地址等(普通的也有,但是最基本的操作往往更簡單),提高了使用門檻。

特別是在出現問題、需要投訴的時候,很多DEX的維護更為簡化,只有郵件地址等。本來使用加密貨幣的用戶就是有限的,在此基礎上再提高一些門檻,限制了流量人數。

第二,等待時間。因為所有交易是通過客戶端程序在鏈上查詢、撮合完成的,相對於集中式網站,交易速度要慢得多。目前包括幣安、0x等很多DEX都號稱在這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改進,但是距離中心化交易所(CEX)仍然有差距,特別是在流量少的情況下。

第三,交易、金融工具簡單。目前DEX基本上只支持幣幣交易,對於有些交易所提供的期權、保證金交易等等工具,DEX還不可能。

第四,這點也是最要命的,就是雖然DEX的目的是去中心化,但是開發團隊依然扮演者加入新幣種、維護程序和網絡,以及發佈新版本等等角色,所以他們在整個系統中依然有一定的中心化地位。這與DEX所追求的去中心化有所衝突。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實質上是半去中心化,甚至於偽去中心化,那就還不如去中心化交易所了。

這幾個原因,是導致目前DEX發展緩慢的原因。但是,從長期來說,我非常看好DEX的發展,因為它符合整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避免了個別頭部交易所壟斷行業資源、店大欺客的情況。

那麼,它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一方面,就是針對上面提到的這些痛點,一點一點地進行改善。今年影響最大的是幣安推出了自己的DEX,並且在DEX上表現良好的項目會有機會升級進入幣安主板。

我認為這是一個長遠的佈局,為將來中心化交易所的演變做戰略性、技術上的儲備。另一方面,隨著底層公鏈性能的提升(TPS)和側鏈技術方案的突破,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性能和效率會越來越高。一旦達到某個量變到質變的奇點,就會徹底改變交易所市場的總體形勢。

另一方面,去中心化交易所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DAPP,而DAPP目前面臨的普遍問題是流量很少。因此,DEX是有機會為其他一些應用導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