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和珅?

老豆Candy


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珅,我们需要从他的一生来找寻答案。

01八旗才俊。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原名善保,钮祜禄氏,入学后改名为和珅。

关于和珅的早年生活,《清史稿》的记载相当简略,只记载他“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和珅出身贫穷低微,是地位低下的内务府包衣(即奴仆)。

其实此说并不确切,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其父常保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官至八旗副都统,至乾隆时兼任福建都统。乾隆二十五年(1760),常保病逝,家境顿时陷于窘迫。

当时和珅年龄尚幼,还没到领兵饷的年纪,为了维持家计,他只好带着家中的仆人四处借钱,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幼年物质生活上的匮乏和遭受的世间冷暖,成为了和不断向上爬的动力,也是他无止境的贪欲的根源。

和珅天资聪明,过目不忘,不仅能熟读“四书五经”,而且书法出色,他的满文、蒙古文、藏文和骑射也相当不错,这为他日后飞黄腾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乾隆三十二年(1767),18岁的和珅与英廉的孙女冯氏成婚。英廉原姓冯,内务府包衣汉军镶黄旗人,历任内务府大臣、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

冯氏自幼失去双亲,英廉将孙女视为掌上明珠,一心想为她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和珅没有一官半职,又家境窘迫,然而英廉慧眼识英才,看准这个八旗才俊必定有出头之日,便主动将孙女嫁给了他。

后来的事实证明,英廉确实是有眼力的。 冯氏带来的嫁妆不仅有当时和珅急需的钱财和英廉在官场上的关系,还有和珅缺乏的家庭温暖。冯氏善良体贴,对和珅关心备至,两人成婚后,夫妻恩爱,一生中互敬互爱。

嘉庆三年(1798),冯氏去世,和珅伤心欲绝,为亡妻连作六首悼亡诗。

02把握机遇,平步青云。

乾隆三十四年(1769),和珅袭承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次年,他参加顺天府乡试,结果名落孙山。乾隆三十七年(1772),和珅被授为三等侍卫,在粘杆处当差。

粘杆处侍卫经常随侍皇帝出巡,有接近皇帝的机会,从而给和珅提供了通往权力之巅的道路。 粘杆处侍卫众多,三等侍卫只不过是个低等侍卫,和珅是通过什么机会接触乾隆帝并获得他的赏识的呢?

关于这个关键问题,根据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帝出巡,和珅随驾出宫。乾隆帝在舆中阅读奏报,得知有要犯脱逃,心中微怒,吟诵《论语》中“虎兕出于柙”一句,侍卫们不知何意,茫然无所对。

唯有和珅迅速对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意思是管理者应当负责。乾隆帝听了很高兴,问和:“读过《论语》?”和答道:“读过。”

乾隆帝又问家世、年岁,和珅一一奏对。乾隆帝见他仪度俊雅、声音清亮、动作敏捷,十分赞赏,从此对他恩宠日隆。

另一种说法是:乾隆帝驾幸山东时,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车,速度如飞。一日,碰巧和珅跟班,或许是闲来无事,乾隆帝便跟和珅闲聊起来。乾隆帝问和珅是什么出身。和珅答道他曾是咸安宫的学生。

乾隆帝又问他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和珅说曾参加过,不过没有考中。乾隆帝让他背出当初写的那篇文章。和珅一边跟着骡车行走一边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文章。乾隆说道:“你这篇文章是可以中选的。”

这次偶然的谈话,便成为和珅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从此,和珅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其官阶之高,兼职之多,权势之大,为历代所罕有。

03如此宠爱为哪般?

和珅头脑聪明,办事干练,虽然没有中过举,但才识过人,通晓多民族语言,能用藏、蒙古等文字撰写谕旨。

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珅领旨远赴云南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他一到云南,首先审问李侍尧的管家,取得李侍尧贪污的证据,以此迫使李侍尧认罪。

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帝下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办得迅速漂亮。

和珅虽然精明能干,但朝中比他能干的大臣却也不少,论才华,和珅略有文采,但远谈不上是学富五车;论政绩,和珅也没有太大的作为;论武略,和珅更是浅疏。

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撒拉尔回民领袖苏四十三起义,乾隆帝令和珅与大学士阿桂奉旨统军征剿。

阿桂正在督办河工,和珅先行,企图在阿桂到来之前镇压起义,独吞功劳。谁知他布置失措,大败而归。阿桂赶赴阵前,才挽回局势。

即便如此,乾隆帝对和珅的宠信仍是有增无减,20多年经久不衰。

和珅靠什么赢得了乾隆帝的如此宠信?

只有两个字:媚上。

乾隆帝爱好书法,和珅刻意学习乾隆帝的书法,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乾隆帝的许多诗匾题字都是和珅代笔的。

和珅记忆力极强,反应敏捷,无论乾隆帝问什么,都能够对答如流,他还下苦工夫研究诗律,迎合乾隆帝喜欢附庸风雅、吟诗作对的爱好。

此外,和珅擅长逢迎,时刻揣摩圣意,事事能先乾隆帝之所想,但从来不会自作主张,表现出比皇帝更为聪明的样子。

他还善于敛财以供皇帝挥霍,创设了“议罪银”,让有过失的官员以交纳罚银来代替处罚,这些钱不入国库,而是交到内务府,成为乾隆帝的个人金库。

04贪而不倒。

和珅是有清一代最大的贪官,他生财有道,主要靠四种手段积累财富。

第一种手段是受贿。

和珅是乾隆帝面前的红人,他向皇帝说一句话,抵过别人说万句,而且他身兼数职,是许多部门的顶头上司,在人事调动上有发言权。因此,向他行贿的官员难以数计,而他一向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第二种手段是贪污。

和珅兼任着许多富得流油的肥缺,从中克扣公款不知多少。

第三种手段是向百官勒索。

从32岁起,和珅担任吏部尚书,吏部是掌管人事的部门,凡是职务调动都需要经过他的批准。和珅是雁过拔毛,向文武百官敲诈。

第四种手段是商业经营。

和珅颇有经济头脑,也不像其他官员一样耻于与商人为伍,他不仅亲近商人,还当起了商人,开当铺、古玩铺、瓷器店、粮店、弓箭铺等,几乎各行各业都有他的投资参与。

和珅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和珅屡告不倒,靠的自然是他的后台乾隆帝。

他深知,只要牢牢地靠上了皇帝这棵参天大树,谁参也参不倒。

其实,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乾隆帝也不是完全被蒙在鼓里,多少有所察觉。

乾隆四十七年(1782),和珅办理甘肃镇迪道巴彦岱受贿徇私一案时,因为重罪轻判,受到降三级留任的处分,其后,和珅又因失察、包庇贪官等罪名受到降职或调任。然而每次处分不久,和珅都很快官复原职。

和珅贪欲膨胀,成为一代巨贪,与乾隆帝的包庇不无关系。而乾隆帝之所以包庇和,一来是宠信他,二来和所聚敛的财富,有一部分是供皇帝享用的,所以乾隆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strong>

05巨鳄大贪的末日。

乾隆帝退位后,仍然以训政的名义掌握大权。此时他已经上了年纪,又患上了健忘症,对和珅更加依赖。

对仍掌控实权的太上皇,和珅倍加奉承,对嘉庆帝,他则采取了讨好又限制的策略。他一边向嘉庆帝献殷勤,另一边又在其身边安插耳目,并不时向乾隆帝告状。

嘉庆元年(1796),乾隆帝召嘉庆帝的老师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帝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向乾隆帝告状,说嘉庆帝施恩臣属,把太上皇对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

结果朱从两广总督降为安徽巡抚。嘉庆帝吃了许多次亏,对和珅恨之入骨。 在这种情况下,嘉庆帝明智地采取了韬光养晦的政策,一边紧盯和珅的所作所为,一边在表面上对和珅极度信任,稳住了和。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帝崩于养心殿。

嘉庆帝在办理丧事期间便迫不及待地对和珅开刀,他首先解除了和珅同伙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并令和珅与福长安昼夜守灵,不得擅离,斩断和珅的羽翼。

其次,他暗示大臣上奏弹劾和。正月初五,给事中王念孙等官员上疏,弹劾和弄权舞弊。经过迅速的调查审理后,初八,嘉庆帝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

十八日,嘉庆帝宣布和珅犯下20条大罪,罪该凌迟处死,考虑到和珅是先帝的重臣,为了朝廷体面,赐他自裁。

当天,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赐他白绫一条。和珅自知死罪难免,悬梁自尽。

为了安抚人心,嘉庆帝只对和珅的主要党羽给予了处分,其他由和珅保举升官者或给贿赂和珅者,概不追究。

在短短的15天内,嘉庆帝迅速惩治了和珅,干净利索,宽严适当。

和珅被抄家时,抄出了多少财产?关于这个问题,说法不定,甚至出入很大。

据说单单是抄家时,便抄出了藏金8万多两,地窖藏银100万两,1000两重的银元宝500个,金元宝100个。

除此之外,和珅还有银号10处,当铺10处,以及难以估价的房产、珠宝、玉器、古玩、皮草等。和珅的财产共分为109类,其中有83类未曾估价。其总家产折合白银,有的说约1000万两,有的说2000万两,有的说达到了8亿两,而当时清朝国库总收入仅为7000万两。

和珅财产的数量和流向至今仍然未能弄清,其中应该有大部分落入嘉庆帝私囊,于是民间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


新锐历史


堪称中国以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大贪污犯和珅的一生是复杂的,首先他人品低下,学术不高,但又有一定的文才,著有《嘉乐堂诗集》一书传世。

他精明能干,建立过一些功业,如从政初期的作为和击败廊尔喀对西藏的侵犯等问题上不应抹杀,应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但是他心术不正,权诈百出,贪黩无厌,以至他柄政的二十年,成了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历来人们对和珅的罪恶只从政治和经济上着眼,把他仅仅看作一个大权奸,大贪污犯,而忽略了他在文化上所犯下的罪过。其实和珅对中国文化的破坏所造成的恶果更为严重,影响更深远。

他干的坏事罄竹难书,给国家的危害无可估量,但有的坏事却是他秉承乾隆皇帝的意旨去干的,如禁毁大批典籍,改窜《红楼梦》等都不能全由他一人负责。

当时清政府财政的枯竭固然与和珅直接或间接侵吞有关,但与清代的大量陋规和乾隆皇帝的挥霍无度也有直接关系。

乾隆为一代英主,文治武功旷代少有,但他晚年怠于政事,倚和珅为心腹,他虽对和珅屡加裁抑,但奇怪的是,和珅处分越受的多官越升得大,其中的奥妙是很耐人寻味的。





ZSI看庭前花开花落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看待和珅。他即不是好官,也不是坏官,他是乾隆帝的忠诚奴才,也是乾隆帝的摇钱树,乾隆帝心里明白你和珅再有钱也是大清皇家的,只要你忠心我就养你这条狗,并好饭豪宅供你吃着供你住着。至于评价和珅就要即讲和珅的好,又评和珅的坏:

和珅的好:

一、和珅管理才能突出。他天生聪明,记忆力超强,办事利落,会讨好皇帝的喜欢,在乾隆帝面前能揣摩皇帝的心事,对乾隆帝百依百顺。深得乾隆帝的喜欢。因此和珅被封为一等忠襄公和文华阁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衔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还兼任内务府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步军统领等数十几个重要职位。从中可以了解和珅的管理才能。

二、和珅有经济天赋。他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余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商业往来。当然这里不排除依权谋私,官商勾结。我这里主要是说和珅有商业奇才。

三、和珅早期为官较清廉,精明强干,办事利落。特别是通过李侍臣案子的办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他宠爱有加,并将女儿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他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和珅不好的方面:

一、和珅后期贪污腐败聚敛钱财,嘉庆帝抄家时,所聚敛钱财约值十多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清王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这也是乾隆在位时不动和珅的原因,也是留给嘉庆的礼物。正应了“癞蛤蟆给长虫攒肉”。

二、和珅后期利用职权,结党营私,打击政敌。如电视剧里的刘墉等人受其排挤。其实乾隆帝对下面的大臣们的勾心斗角是心知肚明,他就是利用下臣们的不和,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才能保证大清江山的稳定,这正是乾隆帝玩的帝王之术,为官之道。也是乾隆帝对和珅只有叱责没有降职处分的原因。


海纳百川233699882


和绅是一个大贪官,但更大的罪恶是挖空清代乾隆未期的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供乾隆挥霍,逢君之恶。彻底结束了康乾盛世。

一、获官。

和绅考过科举,但不中,只是一名秀才。和绅初为官是和其它八旗子弟相同的,凭自己父亲的袭荫当了御前三品护卫和粘竿处扩卫。由于乾隆所问的一句"谁该负其责",当时的八旗子弟没有人能回答出这句话,而和绅应声而出“典守者难辞其责",经乾隆考查,在八旗子弟中确属佼佼者。和绅长的极漂亮,长身玉立,男生女相,乾隆是个颜控,立即决定提拔。因一言获幸,古代也认为不够慎重。

二、奉旨贪污。

和绅通汉、满文字,懂蒙、藏语,有一定文学修养,但并不是顶级文人,在军事指挥上一踏糊涂,但有一项能力是朝中大臣比不了的,就是揣摩君心,能先意承旨,另一个就是商业头脑和敛财能力。乾隆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奢侈靡废,六下江南,新建宫殿,需要大量的钱财,不管要多少钱,和绅总能以皇帝圣明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搜刮而来,议罪银、卖官鬻爵、强迫商人捐献、要求交保护费,那一项都是民脂民膏。和绅被抄家时抄出八亿以上的白银,折合清代十五年税收,但这都没能救的了嘉庆,可知乾隆花费的比这多的多,竭泽而鱼,民不聊生。清朝己经进入未世,这君臣俩是清未屈辱的罪人之首。

三、权倾朝野。

乾隆禅位后,仍以太上皇的身份干政三年半,上朝时和绅站在乾隆和嘉庆的身后,乾隆此时己老年痴呆,说话别人都听不懂,需由和绅"翻译",人称二皇帝。他在乾隆和嘉庆的身边都安插了大量眼线,两人的自由和生命都没有保障,其它大臣的生死更是掌握在他手上。

从嘉庆开始,刘埔等人或装傻,或装老糊涂,从政治上麻痹他,在乾隆死后十八天就出其不意的杀了他。

四、篡位之心。

和绅做到权倾朝野,在乾隆和嘉庆身边埋伏间谍时,就有了不臣之心,只是他的智谋多为小人之计,和刘墉,阿桂这些老成谋国之人还差的很远,技不如人,输了也是应该的。

他的另一个重大弱点就是手里没有兵权,在年轻时,他曾想过带兵,但那些将军都不听他的,而阿桂去后,一切照常进行。阿桂并联合三十多个将领,告到御前,不准和绅今后再带兵,获准,这是一个极明智的决定,避免了大清江山改姓钮祜禄氏。后来他的弟弟巴结上福康安,成为副手,福康安死后,和琳代兵,但几个月后也死亡,看来上天也不偏帮和绅。


旁观者岚


和珅,乃是满洲正红旗人,入朝为官之后,因为人聪明,会做事,深得乾隆喜爱。乾隆也很仰仗他,像什么下江南游玩,修建个避暑山庄,都是和珅出钱出力。

客观的评价和珅,从臣子的角度,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臣子。为人忠心可靠,深得乾隆信任,哪怕乾隆知道他贪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一个官员,是不称职的。据说嘉庆抄和珅家,和珅所有家产加起来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收入之和,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财富。这一点,无论怎么洗白,他都不是一个称职的官员。

人处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结论也不一样。如果你想往上爬,你就会理解和珅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觉得只要不为人民服务的官就不是好官,那和珅就是贪官。






莫桑知事


和珅精明能干,敏捷异常,善于临机应变,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记忆力特别好,还精通满文汉文,会蒙文和藏文,有处理政务的一定能力,可相比当时朝中其他名臣能力威望上却都逊色不少,但他特别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还会为皇上聚敛银钱,供皇上支付各种不便公开动支国库的费用,故能博取皇上欢心。这点,其他大贪官很少有比得上他的。像东汉外戚梁冀顺帝时任大将军,专断朝政近20年,建私家林苑,方圆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杀。这样的贪官一味的专横跋扈,几乎不把他的顶头上司——皇上放眼里,只能用愚蠢来形容! 反面:是我国历史上“极品”的几个贪官之一,对乾隆一朝的政局黑暗官场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乾隆死后,他顿失依靠,嘉庆帝在民愤私仇之下赐其自缢,但清朝覆亡颓势已无可挽回,和珅难辞其咎。

正面:作为当时京城第一美男子且通晓多种蕃语的和珅本可以成为“才子”一级的人物,可惜被自身贪欲及乾隆过分的宠爱断送……他的家宅的一部分,如今是北京大学未名湖。大概还可以作为历史教材,也算是正面作用吧……


每天qidai



我觉得“和大人”死之前自己对自己的一句评价其实很中肯——

大意是我这一辈子就做错过一件事,就是当初老爷子走的时候不犹豫,跟随他一起去了,那就什么事都不会有。

说来也是。


我们今天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是与非,好与坏,总会用我们对人的有限的主观感知,去给他贴标签,我们总觉得历史是人造就的,人定胜天。其实人太渺小了,往往是历史洪流里的沙尘,与其说,是人书写历史,不如说是时势造英雄。很多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其实是历史的大浪淘沙,抹去了千千万万和他一样努力的人之后,积淀下来的幸运儿或者倒霉蛋,偶然大于必然。


和珅这个人,是中国封建集权发展到了顶峰,封建王朝腐败文化无可救药的历史大背景创造的,也是因为封建集权的需要,而毁灭的,和他个人的善恶其实关系不大。


比如说明朝的严嵩被定义为大奸臣,大贪官,那么搬倒他的徐阶,张居正就不贪不奸么?徐阶在家圈地,张居正出个门排场之大,他们就是两袖清风么?比如说清朝曾国藩,攻南京的时候一把火掩盖了多少财富的劫掠......所以大忠也好,大奸也罢,只不过是皇帝老儿需要,说你黑你就黑,说你白你就白而已。


评价和珅,可以从离开历史观的三个角度下手,第一,个人能力。第二,个人魅力,第三,个人成就。


和珅的个人能力,这个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家道没落的世袭轻车都尉,熟读经史子集,精通外语,理财,从保镖做起,在二十多岁就混成了部级领导,四十多岁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管理内务,人事,财政,外交......试问历史上还有哪一个人能做得到?


和珅的个人魅力,就说一点,长相俊美,精通琴棋书画,乾隆知道他贪,也舍不得下手,死后妻妾都愿意为他殉葬,可见这个人可不是个大腹便便,脑满肥肠吃相难看的贪官。就说他的绝名词——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人之将死,说的不是害怕悔过,是我百年以后依然伺候万岁爷,何等潇洒。


和珅的个人成就,

政治上:

荣衔:曾经达到1等忠襄公(嘉庆3年-4年),最高爵位。

文职:文华殿大学士、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协办大学士、首辅大学士、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议政大臣、户部侍郎、理藩院尚书、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管库大臣......

武职: 九门提督、关防钦差大臣、正白旗领满洲都统、镶黄旗领满洲都统、镶蓝旗满洲都统、御前侍卫、三等轻车都尉......

他在50岁以前,已经把清朝最大,最有权势的官都做遍了,而很多人50岁的时候还在熬资历混关系。所谓的什么纪晓岚、刘墉,在他面前实际上都只能是渣渣。


经济上:放到他那个时代,可能就是福布斯全球首富。他这个富可不只是简单的贪就能贪来的,而是经营。如果这个家伙不搞政治,而是跑到西方去搞经济,恐怕就是“和斯柴尔德”。


评价和珅,也可以从不离开历史观的两个角度下手,第一,对时代的贡献,第二,和时代的关系。

和珅遗臭万年,就臭在历史评价不过关,因为他对时代没有贡献,为什么没有贡献呢,因为和时代的关系。清王朝本来就是个腐败没落的封建王朝,如果倒退几百年,放到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和珅都稳坐官位,唯独清朝遇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变局,那么在这个时代,国际上讲究的都不再是天朝上国上下一起贪,和珅没有推动国家的法治,民主,而是强化王权,把封建贪腐做到极致。这就是他历史的局限性,也是他所有失败的原因。


但是,这个怪他吗?


和珅刚刚当官的时候,为官清廉,不惧权贵,然而大环境就是坏的,皇帝不正,和珅要想往上爬那就只有一起污,其实后来他的各种经营,贪腐,都是为了满足乾隆的各种花天酒地和自满炫耀。

乾隆和他老爹雍正差别巨大,雍正攒钱乾隆造,基本上把老爷子的积蓄都造空了,还什么南巡,还6次南巡,耗费无数,但是和珅能做到让他南巡不花一分国库的钱,能力可见非同一般。

假如说和珅随的是雍正,那恐怕就是田文镜李卫一样的能臣,而不是贪官奸臣。


说和珅贪污什么民脂民膏的,哪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和官绅集团不是吸血鬼一样剥削压榨老百姓,盘剥民脂民膏?


和珅的倒台,来自于嘉庆的恐惧,这个人太有能力,朝中党羽遍布,一个平庸的新皇帝怎么立威,那就只有杀鸡给猴看了。而和珅跟着乾隆的时候太无保留,做的坏事太多,这时候已经撤不掉了。如果主动隐退,会被清算得很惨,如果不隐退,新皇帝不放心,而和珅也尝试过买马,然而天算不如人算,前面几个皇子不争气。




所以如何评价和珅?

他个人能力和魅力是杰出的,但是他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好的时代可以创造英雄,一个不好的时代只能创造悲剧。他就是乾隆这个自大自满的千古历史罪人的一只替罪羔羊而已。


HannibalLecter


其实这是大家的一个误解,都以为和珅是个大贪官,那么肯定也是没什么能力,其实不然。

相反,和珅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不然你把乾隆爷当傻子吗。

和珅管理才能突出,监管吏部、户部、刑部,他的本职工作也干的有声有色,这也是他得到乾隆皇帝喜欢的原因。

和珅精明能干外,还敏捷思维,善于临机应变,文化水平相当高,文化殿大学士,内阁首席大学士,记忆力特别好。还精通满文汉文,会蒙文藏文。

大家对和珅有误解也是因为他特别善于揣摩圣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

如果要是放到现代社会的话,他一定是超级助理的存在。



皖北吴奇隆


对于和坤以公心而论,他应当是一位好官,首先对皇帝忠心耿耿,他受尽了文武的戏戏,从这一点上他此季哓岚强,季哓岚有的敢抗旨不忠,和伸则想法法无条件也服存,如果满朝都是季哓岚边决非一个观念,久而久之国家就会分列,其二,他之所贪并非略为自我全部所有,他有部分安慰下官,乡士起到安定的具面,其三他得罪也多为乡士劣伸,真正穷人,受苦农民也未必知还和大人罪大恶极。四他得品了嘉靖皇帝,他掌朝后总的给他找的犯罪的理由,时过境迁,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只是一面之词,举国上下不见的全部反对。。


箫剑367


和珅是一个,英俊潇洒,专情发妻,有语言天赋,极会讨好领导,办事手脚麻利妥当圆滑,适合当高级秘书,但无治世之才有原则有经商头脑的贪官。

他做的最错的,导致自己不能青史留佳名的事就是他过于重视乾隆,和太小瞧嘉庆(阴谋论角度也有可能必须看上去如此,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件事直接导致自己成了忍辱负重多年,一朝乾隆死去终上位,于是渴望一举立威,外加俄狄浦斯情结的扭曲(和珅在乾隆太上皇期间,替乾隆出面做了不少让嘉庆不爽的事)的嘉庆皇帝手下最出名亡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