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道德經》文化及應用博士學術論壇淺論(一)

第二屆《道德經》文化及應用博士學術論壇

主題:

為學日益,博者不知,為道日損,去除形式,尊道修德,服務大眾。范進中舉,歧路亡羊,得不嘗失,本末倒置。道法自然,和諧善生,物得其宜,人得其所,生生不息,傳承有序。

不遠千里,學道弘道,諸位同道,專家學者,多多指教,一家之言!

第一篇:關於易學與老學的思想匯通。

此文內容觀點:《老子》所闡述的思想,完全是《易經》的內涵。《道德經》就是乾坤大義。

學習心得:

易為道之用,道為易之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易談天地,乾坤為綱,生天地者道也,道是宇宙天地萬物之本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第一位發現道並系統完整的創立大道思想的聖人。廖先生說“老子所闡述的思想,完全是《易經》的內涵”的觀點,我不敢苟同!自然、陰陽、道德本義皆始源於老子思想,陰陽出現在《易經》,是易談變化,愈演愈繁,後世末學層層累加之果,天地萬物,何止八卦,文化文字,何止區區、六十四卦?《易經》並未指出生天地萬物的本源之物質性與規律性。伏羲簡畫自然符號,既不全面,也不究竟,周文王並未明道,為其政治服務而已,孔子甚未聞道,遍閱百家,宗教文化,皆無道義,唯有佛心之學,明心見性,知行合一。足見老子作為掌管上古龍脈典籍的守藏室之史,是當時天下第一的文人!

此文說“老子的最高境界是無為。”無為既不是根本也不是結果,無為是針對“人為”而言,一聽就是有分別心,“道法自然”才是根本,無為是後天人道法道去除人為妄為妄念所提出來的方法論,無為是為自然服務的,通過修德性去人為偽念以真樸,修德行去人為妄為以自然,立定於德,順從於道,達到無不為的自然結果。所以要理解無為,首先要理解自然。自身本來如此,自然演化,自然而然。

可見:此文並未理清道易之別,將二者混淆一體,是不明道源、不知德性之故,是從後天有為境界由易解道,愈演愈繁,對先天陰陽和後天陰陽混為一談,以分別心看待自然,是本末不分。

第二篇:《道德經》的宏觀醫療精神發秘

此文內容提要:

1.道德善靜安。

2.中醫理論基礎。

3.醫道理論運用。

學習心得:

1.“五字真言方”,提的好。但是對此五字我也有不同看法。

道:天地萬物本源,生髮萬物,融於萬物,無所不至,無所不利。人道法道,順應道勢,自然而然,為而無為,無妄無智,周行不殆,生生不息。

德:得之於道,德性清靜,無私無慾,無善無惡,無美無醜,合道為善,合道為美,修德以真,去偽還本,去欲還原,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立定於德,順應於道。

善:德性清靜,真美善信。同上。

靜:同上。

安:天下萬物和諧平安!

如此而言,道生德蓄,愈演愈繁,豈止五字?大道至簡,為道日損,道德二字,道體德用,自然為體,無為為用,修德合道,人生圓滿。

2.中醫的理論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

,而《黃帝內經》成書晚於《道德經》

,其根本思想來源於《道德經》。《黃帝內經》四大學說:

藏象學說:體用辯證,內外兼修。

病機學說:道法自然,和於術數,法於陰陽。

診法學說,望聞問切。

治則學說:防微杜漸,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行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其皮毛,其次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因勢利導,因人而異:用藥切忌四時寒熱溫涼之氣。薄厚之藥,因其輕而揚之,重而減之,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汗吐下和。

協調陰陽,損其有餘,補其不足。用反治法,陰陽並補,急救固脫,正治反治:正治也稱逆治,是與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療方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虛之。

反治也稱從治,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適事有度。扶正祛邪皆有度。

病為本,工為標。辯證統一。

“拘與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素問,五臟別論》

智慧思想:

陰陽學說,通天下一氣耳!普遍性,相對性,關聯性,對立統一等。

五行:對立統一,相互作用。

五運六氣學說,疾病預測學。

獨特的養生理念:

整體生命觀,有機整體,系統論。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對立統一,神體形現,神主形基。三養:神、形、心。

生命的根本動力:通天下一氣耳,升降出入,順應自然,

生態健康觀:順應天時,春生夏實,秋收冬藏,陰陽平衡!

科學養生觀:協調陰陽,順應自然,怡情怡性,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房事有度,藥食同源,舒筋活絡。(參考《黃帝內經》)

此文並未對此思想有所涉及。

第九篇:有無新辨:道體之有與道用之無——《郭店老子甲本》的體用觀

1.分清體用,先天自然之體用與後天之人為體用的區別。道之無是道之無名,道之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狀態或形象,這是“無名”,簡言之為“無”。道之無名落於有名,即“道生一”,道生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生之德蓄之”、“失道而後德”(後天佐證)等可知,德為道之分,德是得之於道,並由無形無物落於有物有象,所以才有“復歸於無物”之言,是德得之於道而復歸於道的周行如輪的自然演化。由此可知,德為有名,道為無名,“天下萬物生於有”,天下萬物生於德,德為天下萬物之性,由“道生之德蓄之”、“昔之得一者……萬物得之以生”等可知,“有生於無”,就是德得之於道。所以先天自然,道為體,德為用。後天人道法道,道法自然,道獨立不改、自然而然、周行不殆,天下萬物皆尊道貴德而常自然,萬物善生善融,和諧圓滿。

道生德蓄之器,就是現象界,是形而上之形而下的體現,體用則反。比如茶杯之形為有為體,茶杯之空為無為用,從現象界,可以說是“有無相生”,從形而上學來講,無還是體,因為造器是要先有意識或神,此為無形無物之無,而現成之形之器,是形而上之無的形而下之體現。凡是自然現象界,都是“有無相生”,同時存在,體用不二。人為之器,有無辯證。

所以,此文說:有生於無的有實際是為了接前邊的尾字,而無實際意義。這句話是錯誤的。混淆了先天自然和後天現象界的區別與聯繫,並無系統理解道無名與德有名的思想。

切記:名在《道德經》有命名、形象、描述、名份等意,不可混淆。無名與有名要做系統理解。

此文說:道是可以說的,不是恆定不變的。這句話是合乎邏輯的。對於後天個人來說,名字有別,名有先天父母之意,字有後天自我之意。所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有兩個名,前後意義有別,前命名而後為描述(其形象)。說道不可道的人,關在家裡自悟即可,請不要出門誤他了!

大道至簡,易知易行。常人解道,愈演愈繁。為學日益,歧路亡羊。為道日損,復歸於樸。

道德書院理子,一家之言,歡迎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