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年,在古代中國傳說中是消滅了兇猛怪獸“夕”的神仙。“夕”在臘月三十的晚上來傷害人,神仙年與人們齊心協力,通過放鞭炮趕走了"夕"。人們為了紀念“年”的功績,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獸“夕”,為了紀念"年",把初一稱為過年,也叫春節。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我們小橋村從立村開始,歷經三百餘年的歲月長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基本保留了古時春節的各種風俗習慣。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溫馨的節日味道。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我們這個地方有句諺語叫“過了冬,年烘烘”,就是說過了冬至以後,人們就會感受到春節的腳步已經走近了,開始從各方面準備迎接春節的到來,俗稱“忙年”。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一進臘月,首先迎來的是臘八節。臘月是指農曆的十二月,此節日為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故稱臘八。臘八節人們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這一習俗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來的。據說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父親把他送到財主家裡去放牛。這個財主對他十分刻薄,他常常捱打,吃不飽飯。有一天,他牧牛歸來經過一座獨木橋,沒想到老牛一滑跌下橋去,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朱元璋關進屋子不給飯吃。他餓的在屋裡直打轉,想找點吃的。突然,他發現屋中有一鼠洞,便扒開,沒想到這竟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有 穀子,還有大棗,但都是那麼一點點。他便把這些東西摻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因已餓極,吃起來覺得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各種珍饈美味都吃膩了。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時候吃的那次雜糧粥,便叫御廚做了一餐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熬的甜粥,吃的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大臣們見皇帝吃臘八粥,便紛紛效仿,漸漸傳到民間便成了風俗。我們小橋村傳承了這一風俗,人們用大米、黃豆、紅豆、蓮子、大棗、桂圓、小麥、花生八種糧食熬製臘八粥,虔誠的祈禱來年有一個好收成。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臘月二十三,是春節前重要的一個節日:小年,俗稱“辭灶” 。就是各家的灶神小年這天要上天庭彙報工作了。人們在灶臺的位置貼上灶神的畫像,擺放供品。畫像的上方畫有一匹駿馬,將其剪下先放米袋“餵飽”,然後辭灶的時候用紙錢發掉,灶神就騎乘駿馬上天言好事去了。舊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戲子王八二十五”的說法,就是說官家過二十三,普通老百姓過二十四,唱戲的、做買賣的過二十五,實際是舊社會有將人分三六九等之嫌,是封建思想作祟。如今我們小橋村都是臘月二十三辭灶,人人祈盼以自己的虔誠為家庭帶來幸福安康。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我國民間很早之前就有春節前掃灰的習慣。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運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本村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每個角落。小村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從臘月十五起,人們就開始趕年集。根據各家的生活條件,吃的穿的用的一趟趟、一集集往家買。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貼春聯、窗花等年俗物品需在臘月二十八全部做完。春聯,俗稱對子,它以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人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了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們還要在屋門上、牆壁等處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未來美好的祝願。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此外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於一體。它以其特有的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的紅火富麗。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本村以前過春節時還有貼年畫的風俗習慣。那個年代室內陳設簡陋,過年時貼幾張年畫也為小屋增添了幾分色彩。現在人們在室內的牆壁上講究簡潔,早已沒有張貼年畫的習慣了。記得小時候的年畫有“健康長壽、太空喜相逢、拾玉鐲”等。其中有一幅蘇小妹考新郎的年畫給我留下的印象頗深。畫面大體意思是蘇東坡之妹蘇小妹思維敏捷、多才多藝。新婚之夜出了三道題以試新郎秦少游之才。秦少游經過一番苦思,終於得解,成為一段千古佳話云云。當時的年畫印刷精美、內容積極向上,成為我們一種永遠的記憶。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除夕,俗稱“年除日”。是辭灶以後第七天,也就是臘月三十,是春節到來前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歲歲除夕夜,天涯共此時。”全球的炎黃子孫張燈結綵,共迎新春佳節的到來。我們小橋村年除日當天的各種禮節儀式尤顯隆重。從上午開始,人們就忙碌的準備各種祭器,供品。中午在屋子裡正北面的牆上掛上宗譜(小橋村稱為“祝子”),各位列祖列宗的名字都在上面,宗譜的下方,一副對聯最為顯眼,寫的是“祖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長”,表達了人們“子孫興旺,源遠流長”的美好願望。宗譜下方的桌子上擺上香爐、蠟臺等各種祭器。供品主要有豬頭、整雞、整魚、豆腐、油條,還有一些盛有各種乾果,點心,水果的小碟子擺在後面。在院子裡放一個紙箱,口朝前,裡面放上香爐、點心等祭祀用品,再貼上一個內容為“天地十方萬靈真宰神位”的牌位,本村把這個箱子稱為“天地棚”,是用來祭祀天地各方神靈的。用幾個茶碗盛上米飯,上面放一個紅棗,稱作“隔年飯”,分別放於正北供桌、灶臺、天地棚,供品的擺放就完成了。然後焚紙燒香,祭奠並讓放鞭炮。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除夕中午這頓飯飯,大白菜豬肉燉粉條、一盤炸刀魚和黃豆芽必不可少。吃過午飯,本村的王氏子弟們便帶著供品、鞭炮、香、紙錢等祭祀用品到王家祠堂進行祭祖。王家祠堂,名曰“思忠堂”,是坐落在東,西主街南側的三間瓦房,為春節時本村王氏後人的祭祖聖地。到了祠堂之後,先把供品擺放供桌上,供桌上方懸掛一巨幅宗譜,凡本村去世的王氏先祖及配偶的名,姓都在上面,為小橋王氏的總譜。擺放供品之後就點上香、紙,然後磕頭進行祭祀。祭祀完畢就到院子裡燃放鞭炮。除夕這天的王家祠堂最熱鬧了。看吧,王氏子弟們個個容光煥發、濟濟一堂,這正是“祖豆千秋,子孫興旺”也!人們互相寒暄著,三五成群地嘮著各自一年來的大事小情,有的嘮工作,有的拉家常,還有的嘮地瓜芋頭牛馬驢之類的村事野語。總之,言必好事,人們臉上都掛著節日的喜悅,等待除夕之夜的到來。這段時間家裡的女人們都在包餃子,一般分兩批。第一批,包少量韭菜豬肉餡的(以前沒有反季節蔬菜,大白菜是主菜),用於接灶;第二批都是素餡的。餃子裡包有硬幣、紅糖、大棗、栗子,象徵著紅紅火火,財源廣進,辦事順利。但現在大都改成肉餡的了。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黃昏時分,人們開始到位於村東南方的另一個世界的小橋村(本村公墓)請列祖列宗回家過年,俗稱“請年”。一般情況下,家中男丁們老幼及本家一塊兒成群結隊。帶著香紙來到各自祖墳前,壓上墳頭頂,燒香焚紙,燃放鞭炮,磕頭後由長者帶頭吆喝“老地老媽 回家過年了”!,場面甚是壯觀吆喝完畢打道回府。請年回家之後大門口都放下攔門棍、乾草(谷秸),聽老輩人說用於拴列祖列宗的坐騎。記得小時候請年回家之後,大人都囑咐小孩子不要高聲說話,不得說粗話,否則會受到大人的嚴厲呵斥。那時的除夕夜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除了節日的興奮外,還有一絲絲神秘感。放置攔門棍之後,便沐手焚香燒紙祭拜列祖列宗。祭拜完畢後拿著香紙到村西的土地廟和王氏祠堂依次進行祭拜。請年回來燒三旬香後大約晚十九點左右,人們便開始接灶。接灶是指臘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灶神上天言好事於今晚大駕歸來,人們迎接其返歸神位,俗稱“接灶”。接灶一般下熟肉餡餃子盛碗(每碗5個)後,分別放至灶神、正北及天地棚處進行供養。期間在煮餃子同時第四旬香已接上。又一輪燒紙、澆奠和燃放鞭炮。完畢後,家族成員每人吃上幾個餃子先“墊墊飢”。現在除了餃子外幾乎全家人就著六或八道菜開始哈起酒來了。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從1983年開始,中央電視臺在除夕夜每晚的二十點播放春節聯歡晚會,迄今為止有三十多個年頭了。除夕夜吃餃子,看晚會已成為炎黃子孫多年來的一種習慣。

接灶後又三旬香時辰,接近十一點半來鍾,人們陸續開始過年(老風俗是到零點才能過年,時跨兩天預示著辭舊迎新,現在大部分人都提前了)。各個有神位的地方再次燒上香紙。接神、吃餃子是過年的兩大內容。記得我小時候有一年除夕以吃不到硬幣為憾,表情不佳。大哥悄悄的將一枚硬幣塞入餃子裡,然後夾到我碗裡。我一口咬下得錢大喜,興高采烈。父親,母親,大伯都被我逗笑了,一家人其樂融融……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接神,就是端一個盤子,盤子上擺放五個大饅頭,帶香,紙在衚衕點燃,根據灶神圖上方的表格指示的方位進行祭拜接神,然後開始放鞭,鞭炮放完磕三個頭,灑酒祭拜。燒的紙錢裡有一道手書的文疏,內容大意是感謝各方神靈對全家的庇佑,今逢節日備金錢答謝等等。過年的時候說話是有很多忌諱的,比如說餃子破了得叫“中了”,香斷了叫“存了”,饅頭風乾裂縫得叫“笑了”,總之不得出現任何不吉利的詞語,表達了人們新的一年各種美好的願望。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吃完餃子晚輩要用臉盆洗把臉,然後給長輩磕頭拜年,磕頭時要先吆喝著長輩的稱呼說給你磕頭。長輩聽到後回應好好好,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傳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同音 ,晚輩得到壓歲錢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時至今日小橋村過年長輩為晚輩分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記得小時候的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之後,圍坐火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過了零點,大人們輪換通宵守夜,俗稱“守歲”,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現在在除夕之夜守歲的逐漸少了。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齊齊,出門去本家根據家族近遠依次走家串戶,互相拜年,恭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人們見面必問候“過年好”,晚輩給長輩行磕頭之禮拜年。長輩們每家每戶都備下酒菜,晚輩來拜年時都坐下喝點小酒嘮嘮家常,等拜年這一圈走下來,基本就微醺了。

初二晚上送年。送年就是列祖列宗從除夕回來過年,今天要回去了,下餃子進行祭拜。正北供桌、灶臺、天地棚都供奉餃子,焚香燒紙,然後出門磕頭放鞭,用手電筒照明拜送,這就是送年。宗譜初三早晨請下後掛上財神比干畫像繼續供奉。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從初三開始,人們走親訪友,互致問候。親戚們一年難得見上幾次面,見面後思念之情都化在了酒裡,大家推杯換盞,不亦樂乎。幾日之內這樣的故事重複上演。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是正月最後一個節日。農曆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晚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為“元宵節”。按小橋村的傳統習俗,元宵節有做神蟲,送燈的風俗習慣。神蟲就是用白麵做的動物造型。有刺蝟,盤起的蛇等(寓意是庇佑人們來年收入更多的財帛和糧食)。十五晚上將神蟲放於正北供桌,灶臺,天地棚供奉。黃昏時分各家各戶都到公墓送燈。以前人們都是提著燈籠,現在已經不多見了。每人都拿著手電筒在自家祖墳周圍照一圈,墳頭前面插上特製的小蠟燭,然後燒紙放鞭祭拜。送燈回來煮熟元宵吃完後便到門外燃放鞭炮及禮花。

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煙花齊放,鞭炮齊鳴,真是“歡歌笑語慶盛世,火樹銀花不夜天”啊!人們賞月、看煙花、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漸漸被遺忘的“年”文化

十六日晚上煮餃子祭拜財神,再次燃放鞭炮禮花。十七日早晨焚香燒紙將財神像請下,院子裡的天地棚也撤掉,所有的供品全部收起。至此,所有關於年的禮節儀式基本結束。人們將以嶄新的面貌去迎接萬象更新的春天!

撫今追昔,我覺得在我的家鄉,一些傳統老習俗不僅有所繼承,也有所改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的快節奏,人們對於傳統風俗逐漸變淡,一些年輕人更不講究了。但是那種古已有之的溫馨的年味,卻依然在過年的點滴之中傳承,讓人感覺到那種相識的溫暖。

(作者注:本文所描述的各種禮節、儀式並非迷信,而是人們的一種信仰。與西方國家信奉耶穌同)。

------王立海

本組圖文編輯源自“王家小橋”公眾號,描寫了即墨西鄉過年期間的歷史風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