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樣理解“文化”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國學。“國學”這個詞語首次出現是在1905年,由晚清學者鄧實提出,鄧實講:“國學者何?一國所自有之學也。”“國學者,與有國以俱來,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須臾離也。”今天我們來探討國學,就是清晰地讓大家瞭解國學的體系是什麼,國學的本質是什麼。

要想深入學習“國學”,有個詞語是我們不可避免要去了解的。如果連這個詞語都不瞭解,談國學沒法談。在我們一般的認知裡,這個詞語所包含的內容已經非常龐大了。那麼,這個詞語是什麼呢?—文化。

你得先知道什麼是“文化”,才能知道什麼是“國學”。拋開“文化”談國學,相當於只瞭解發動機,而不知道什麼是汽車一樣,等於還沒有找到系統。實際生活中,很多情況下我們心裡明白“文化”是什麼意思,卻沒法兒具體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古人怎樣理解“文化”

【文】是卦與爻的形象體現

《尚書·序》中說:“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這裡的“造書契”就是將造出的文字刻在木片或者竹片上。整句話的意思是講:伏羲氏族創造八卦,將其刻於木片上,替代了結繩記錄事物的方式,由此以文形式的籍冊便產生了。所以,這裡的記載意味著,“卦”的出現代表了“文”的產生。

《說文解字》又有,“文,從爻從玄”。“文”的底部其實是一半的“爻”,“爻”是代表對宇宙事物規律的兩種抽象表達符號,是陰和陽。更進一步指示“文”與“卦”的關係,以及與“爻”的最初對應,再彰顯為事物、現象投射出來的印跡,這就是傳說中的象。

那麼“文”用現在的話怎麼解釋呢?就是被先人用符號表達出來的宇宙間萬物的特徵、屬性、關係。

古人怎樣理解“文化”

【化】是事物性質的根本改變

《黃帝內經》講:“物生謂之化。”什麼是“物生謂之化”?一個事物的新生被稱為“化”。現在理解為一個事物不斷在發生變,最後由量變達到質變的時候,就叫作“化”,化是產生的剎那,由“變”累積的結果。

漢代大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化”的解釋是“從二人,從陰陽”。一個男的,一個女的;一個正,一個反。

所以 “變化”這個詞不是一個意思,是兩個意思。 “變”是指事物轉化的過程,“化”是指事物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產生了新的狀態,與之前不同。如果沒發生根本性改變都不能叫作“化”,只能叫作“變”。性質一變、狀態一變,就成“化”了,所以“化”的核心意思是陰陽之改變。

古人怎樣理解“文化”

“文化”這個詞,最開始來自《周易》的賁卦

那什麼是文化呢?其實“文化”這個詞語最開始來自《周易》的《賁卦·彖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首先“觀乎天文”中的“觀”,並不是我們現代通常認為的“觀”即“看”的意思。“觀”相比於“看”,增加了思維的境界,“觀”的本意是看的同時以及看之後,有大腦的思維、琢磨、瞭解、探究,這樣才是“觀”。

“觀乎天文”中的“天”也不是指天空,而是指天體。“觀乎天文”就是審視天體的各種運轉現象,據此總結出相關的規律和原理。“以察時變”又如何解釋?“以”,就是“用於”;“察”,就是“察看、瞭解”;“時變”,就是隨時間變化而生髮的變化。所以“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講的是,我們要懂得通過審視天體和各種自然現象,歸納掌握其運行原理,再去了解天體和自然按其運行原理而隨時間進行的變化。

中國古天文學出現得很早,早在上古時期的人們就通過仰觀天文和俯察地理掌握了日、月、年的概念,天文曆法也就此逐漸產生。明代顧炎武《日知錄》裡講:“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這裡的“三代以上”是指比夏、商、周還要早的時代,“七月流火”“三星在戶”“月離於畢”“龍尾伏辰”均是天上的星象變化。這些天文星象之詞,在上古時期已經普及到人人皆知的程度了。

古人怎樣理解“文化”

在當時,人們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在從西方落下,轉了一輪以後,下次又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以地球為立基點時看到太陽繞著地球在動,於是就有了“日”的概念,太陽繞地球轉一圈為一日。人們觀察月亮,發現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動,從新月到望月再到朔月完成一個週期,這個週期變化需要29日到30日左右,於是人們就把這個週期定義為一月。之後人們又發現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365到366個日子,就把它定義為“年”。所以說中國人很早就確立了日、月、年的概念。

從“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我們已經明白中國的古天文學是非常發達的。2016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二十四節氣”也是古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產物,這是關於物候節令的規律總結。

古人以地球作為立基點的時候,發現天空是一個大圓球,就把它定義為一個天球,太陽在這個天球當中旋轉,把太陽旋轉的軌跡叫作黃道(我們常說的黃道十二星座,也是這麼來的)。這個軌跡一共360度,以15度為一個節氣進行分割,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也是360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那麼當太陽走到了第315度的時候,立春就來了,到360度(零度)就是春分了,到了立秋135度,到了秋分180度,夏至90度,冬至270度,這便是古人通過“觀乎天文”發現並掌握的天體運動的規律。

古人怎樣理解“文化”

以上是觀乎天文,但還有人文沒有講。接下來的一句,就是讓文化概念產生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叫作“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句話中,前面解釋過了“觀”和“文”的概念,“人”指人的個體或人群,同時也指一切人的行為。

《莊子·秋水》中講:“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 古人對於天和人的理解遠比現在的我們認知有深度,莊子用非常直白的語言為我們定義了天與人。他表達的“天”是自然的,天然的,宇宙客觀的存在。而“人”除了表達人本身以外,還代表了所有與自然互動,人為加工和製作的過程和結果,即人為。

“化”之前講過,是轉變和轉化,“成”是成就。“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整句的意思就是:通過審視跟人以及人的行為有關的周遭事物的各種現象,歸納總結出它們的規律性,以此為指導產生了相互轉化而成的天下萬物。

到這裡,就出現了“文化”,即“人文化成”。通俗地講,就是了解各種事物的規律,同時研究這些規律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用於指導人類日常和社會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