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最近因為我在頭條寫了幾篇關於清末民國武林歷史考據文章,很多網友給我提意見,批評我太不瞭解清末民國真正武林高手的真正實力。

有網友告訴我,1929年杭州國術遊藝會時杜心五先生當眾表演自己的拳法鬼頭手,一套拳打下來,水泥地上竟然留下了一連串杜先生的腳印云云。

當時我就震驚了,杜先生如此“神功”,我居然不知道,對於一個自詡懂得歷史考據的人來說實在失職,於是我趕緊到處找當年申報等媒體報道,畢竟,能在水泥地上留腳印這件事不可能不被報道。

可是,很遺憾,我查遍了我能查到的資料,甚至查到當時媒體對每天比武的報道,可惜就是查不到關於杜心五先生腳印的報道,如果有人知道事蹟出處還望告知。

還有網友告訴我說,孫祿堂先生是有真功夫的,七十高齡的時候還能在擂臺上“以一敵五”如何如何。

別說,這個網友所說的孫祿堂老先生事蹟我還真在國家正規期刊雜誌找到了,孫祿堂先生與日本武士比武的事蹟先後刊登於《武當》雜誌2009年第5期以及遼寧省檔案館主辦的期刊《蘭臺世界》2014年第30期上。

不過雖然孫祿堂先生與日本武士比武的事蹟確實刊登在國內正規出版物上,但是我發現也有疑問。

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首先就是孫祿堂先生在1921年打敗的日本武士究竟叫什麼?

《武當》雜誌裡孫祿堂先生打敗的日本武士叫“坂垣一雄”,而2014年《蘭臺世界》裡這位日本武士就叫“坂田一雄”了。

這還不是最離奇的,最離奇的是最早介紹孫祿堂先生與日本武士比武的國內雜誌是1983年第4期的《體育文史》雜誌,然而在《體育文史》標題為《“活猴孫祿堂》的文章裡這位日本武士姓名就變成“板垣一雄”了。

“可惡啊,究竟這位日本武士到底叫什麼名字啊!”

我一面忍不住在內心咆哮,一面跑到日本網站用“坂垣一雄”、 “坂田一雄”、 “板垣一雄”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雖然搜到了不少人,但是沒有一個叫這個名字的日本人能稱得上“武術家”。

要不改用假名搜一搜?

於是我用“ハン デンユウ”搜了一下,因為我不是特別懂片假名,所以這是用機器翻的,結果搜索結果更是離題萬里。

最終我放棄搞清楚這位在中文期刊上被稱為“日本國內赫赫有名”然而在日文搜索引擎裡卻“默默無名”的叫做坂垣一雄(坂田一雄?板垣一雄?)的武術家究竟是誰了。

這在我看來已經屬於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不過這三篇文章裡關於孫祿堂1930年,以七十歲高齡打敗五名日本武士的事蹟記載的倒是很一致,應該是真的吧。

但是這又引發了我的新疑問,那就是七十歲的孫祿堂先生如果真的打敗過五名日本武術家的話,那麼為什麼六十八歲的孫祿堂先生卻拒絕與另一位有名武術家王子平比武,最後乾脆派兒子孫村周先生從上海請來師侄高振東代替自己與王子平比武?

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難道孫祿堂先生和雷雷大師一樣,也遵循“術高莫用”的原則?

這裡我簡單介紹一下1929年王子平和高振東比武的前因後果。

主要史料來源是高振東先生口述回憶錄《塵封了八十年之久的武林逸事:記武當門長高振東》以及《精武》雜誌2007年第6期刊登的名為《張之江為何提倡武術》一文。

民國著名武俠小說家向愷然先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平江不肖生曾經說過孫祿堂先生之所以在民國時期赫赫有名,和孫祿堂先生“著作等身”有很大關係:

他(孫祿堂)近年著了八卦拳學、形意拳學、太極拳學三部書,凡是研究這三種拳術的人沒有不拿他這三種書當參考資料的。他的聲名當初原只拳術界中人知道,自這三種書印行,聲名就漸漸的揚溢了。——向愷然,《孫祿堂》

孫祿堂在自己著作裡主要是談及“內家拳”與“內功”的關係,我摘錄幾段大家感受一下:

“內家功夫裡“硬碰硬”招法訣竅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勁,碰撞時骨頭一轉,看是兩個人碰骨頭,其實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骨頭一轉就把橫向的來力變成了縱向的力,通過骨架傳走了,縱向承力再大骨頭都不會斷的。”

“腿之根在胯,內家高手勁路打通,外形不動,身勢一沉腳就上去了,根本不須擺腿加速,力量還大得很。”

“內家明勁、暗勁、化勁隨氣機飽滿卒級而上,由公尺勁,進而為尺勁,再進而為寸勁和分勁,周身一氣。經內功訓練後,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規矩,而重內在氣機鼓盪的感應。”

因為孫祿堂先生提到內家拳相比外家拳有明勁、暗勁這樣的優勢,他所以當時武術界一些練剛猛一派拳術,也就是所謂外家拳的武術家就對孫祿堂主張不以為然。

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而當時武術家們別說知識分子,就連認字的人都很少,因此他們對於武俠小說家們發明的少林——外家拳,武當——內家拳概念全盤接受了。

因此,這些外家拳拳師認為孫祿堂故意吹捧內家拳,詆譭外家拳。

所以孫祿堂才到南京國術館參加開學典禮時,就有外家拳武術家提出要和孫祿堂切磋切磋,並且質疑孫祿堂先生“光說不練“,只會“吹”,不會打。

而其中最有名的挑戰孫祿堂的武術家是當時“少林門”門長王子平。

王子平1928年時已經47歲了。

孫祿堂比王子平大21歲,當時已經68歲了。

面對王子平的挑戰,孫祿堂似乎沒有了兩年後面對六名日本武士的從容,居然派兒子孫村周去上海請師侄高振東到南京代替自己比武。

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根據高振東的回憶,他趕到南京後孫祿堂曾和他單獨談心,期間68歲孫祿堂已經承認自己“年邁”,“輸不起”:

孫師伯看出我的心思,說:督辦(李景林)你先喝水。振東,你來。先生把我叫到一邊說:振東,你想一想,如今和子平比武,並不單是我倆比高低,大夥是想看看武當門和少林門誰高誰低,這事關係重大。如今我已年邁,不能和自己年輕的時候比。現在和子平比武,考慮到自己的年紀,萬一因這個我輸了,你們比不比?如果你們不敢比,你們也等於輸啦。那人家就會說我們的形意拳、八卦掌是假的。只好捲鋪蓋卷,南方就用不著我們了。我們能這樣嗎?我年邁了,但形意、八卦還有後人哪,我看你就能勝過他!

事實上高振東比王子平還要大2歲,當時已經49歲了。

至於高振東與王子平先生比武經過,其實兩人沒有分出勝負。

按照高振東回憶錄的說法,王子平“毫無招架之力”:

王擺了個劈拳式向我進招,我用掌勾卦封閉,王無招架之功,被我打中一拳退至牆下,於是王急忙揮手示意停止,我正要罷手,待我轉身時,王突然過來追打,我回身一掌,將王的衣服豁開一個大口子,李督辦(李景林)見事不好,上來勸解。子平知道藝不能敵,合手認輸。

然而《精武》雜誌2007年第6期刊登的名為“張之江為何提倡武術”一文裡卻說比武是王子平佔了上風:

高振東首先使招,向王子平接連幾個迎面劈拳。王子平先防守後反擊,高振東被招招命中。雙方越比越勇,角逐十幾個回合,難解難分,大有不獲全勝誓不罷休之勢。這時裁判員鳴笛,宣佈暫停,並有幾位武士上前將兩人拉開,停止比賽。裁判員宣佈,雙方比武結果為平局。但雙方並未握手言和,都想再比賽。

以現在資料,我沒辦法判斷究竟誰輸誰贏,但是能肯定的是高振東所說“子平知道藝不能敵,合手認輸”應該是不對的,而“

雙方並未握手言和,都想再比賽”可能性更高。

這場比武的後續是南京國術館取消了少林門和武當門,統一改為教務處第一科,第二科,高振東擔任第二科科長;李景林和孫祿堂出走,孫祿堂到江蘇國術館擔任教務長;王子平也出走上海,去上海開設王子平傷科醫院,一面行醫,一面教拳;而當時擔任南京國術館編審處長唐豪,親往少林寺、陳家溝、武當山考察,於1930年4月寫成《少林武當考》一書,指明所謂“少林外家”“武當內家”之說,均是荒誕不經的謬傳,這大概算是這場比武最有益的後續事件了。

六十八歲的孫祿堂面對四十七歲的挑戰者,為何不敢應戰?

不過也因為唐豪戳破了武術家這麼一個大泡泡,導致他被武術界一些人,他們私下把唐豪給打了;之後唐豪就不再在南京國術館任職,回上海還當他的律師去了。

1928年這場高振東與王子平比武事件給我帶來最大困擾就是孫祿堂先生“年邁”問題了。

從高振東先生回憶錄看,1928年68歲的孫祿堂先生親口承認自己“年邁”,覺得自己可能打不過47歲的王子平,所以才讓高振東代替他比武。

可是孫先生是怎麼在兩年後精神抖擻的在擂臺上打敗五名日本武士的呢?

孫先生打一個47歲的王子平都這麼謹慎,為什麼打五個正當壯年的日本武術家這麼豪邁?

要知道根據《張之江為何提倡武術》一文披露,王子平和高振東這兩個快50歲的人比武激烈程度遠不如後面第二場少林門馬裕甫與武當門柳印虎比試激烈:

這場科長(馬裕甫)與科長(柳印虎)的比武比(剛才)門長與門長的比武更為激烈

,因為兩位科長都在壯年,血氣方剛

另外還有一個疑問:如果70歲的孫祿堂老先生因為練習“內家拳”的緣故,老當益壯,輕而易舉打敗了五個日本武士,那麼為什麼在2年前面對只比他小21歲的王子平的挑戰,孫祿堂先生又顯得那麼謹慎,還專門把高振東從上海叫到南京代替自己比武?

難道孫祿堂先生的“明勁、暗勁、化勁”和小說家金庸先生筆下大理王子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時靈時不靈?

七十歲的孫祿堂先生擂臺打敗五名日本武士,六十八歲的孫祿堂卻說自己“年邁”,恐怕會輸給四十七歲的王子平——這是我研究清末民國武術史以來又一件不可思議的“疑案”。

我稱之為“薛定諤的孫祿堂先生”,如果有知道內情的網友,還望告知其中緣由,蘭臺在這裡頓首了。

《孫祿堂小傳》、《“活猴”孫祿堂》、《“賽活猴”孫祿堂的學武經歷與武學聲名》、

《張之江為何提倡武術》、高振東口述回憶錄《塵封了八十年之久的武林逸事:記武當門長高振東》、《孫祿堂談內家心法——龍虎二氣》、《憶唐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