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摘要:賈母木石姻緣的策劃,是非常成功的,為了木石姻緣的成功,賈母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但最終的結局是,木石姻緣由於遭到王夫人的反對,黛玉被害死,寶釵成大禮,金玉良緣取代了木石姻緣。

在《紅樓夢》110回“史太君壽終歸地府”中,記載賈母臨終前,對周圍的眾人有過一番囑咐。她先是拉著寶玉的手,要他爭氣才好,又叮嚀重孫賈蘭,要他孝順母親,將來讓母親“風光風光”,然後說鳳姐“你是太聰明瞭,將來修修福罷”,接下來是埋怨侄女史湘雲沒良心,“怎麼總不來瞧我”,最後是“瞧了一瞧寶釵,嘆了口氣”,然後是“臉上發紅……喉間略一響動……竟是去了”。為什麼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單單對薛寶釵只是“瞧了一瞧”,一句話沒說,卻嘆了一口氣呢?

一、木石姻緣的締造者——賈母

賈母是木石姻緣的締造者,這條線索是貫徹全書始終的:首先,賈母是寶黛兩小無猜的培育者。記得嗎?想當初,是誰要林黛玉到賈府去的嗎?是賈母!原著第三回記載,賈雨村為了復官,聽從了冷子興的建議,想託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幫助在京城疏通一下。林如海說:“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著中提到了是賈母要接黛玉去賈府。再說那林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去......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隨了奶孃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可見,林黛玉自己是不想去外婆家的,是她外祖母“致意務去”,才去的。再看黛玉到了賈府,賈母又是如何安置她的住宿的。林黛玉到了賈府後,當奶孃來請問黛玉之房舍時。賈母說:“今將寶玉挪出來,同我在套間暖閣兒裡,把你林姑娘暫安置碧紗櫥裡。等過了殘冬,春天再與他們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罷。”

可見,當時賈母是想把寶玉的房間騰出來,讓給黛玉。這時寶玉說了:“好祖宗,我就在碧紗櫥外的床上很妥當,何必又出來鬧的老祖宗不得安靜。”賈母想了一想說:“也罷了。”當時黛玉也就六、七歲,寶玉也不過七、八歲吧,從此寶黛與賈母一起居住。那麼,賈母為何要黛玉“致意務去”呢?又為何同意讓寶黛從小同居一室?原著上說是林黛玉“無人依傍教育”,其實賈母最大的原因,就是要從小培養他倆的感情,讓他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以達到木石姻緣的目的。危言聳聽嗎?不!賈母培養他倆感情的目的還真是達到了。請看第五十七回,當紫娟假言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蘇州去的時候,寶玉是什麼樣的反應就知道了。當時,賈寶玉因紫鵑一句試探性的戲言,說林妹妹明年要回蘇州老家去了,他的第一反應是:吃了一驚,忙問:“誰?往那個家去?”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當紫鵑再次強調“早則明年春天,遲則秋天,這裡縱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來接的”時候,寶玉的反應更是強烈:“便如頭頂上響了一個焦雷”;繼則是“呆呆的,一頭熱汗,滿臉紫脹”;再則“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甚至連他的李嬤嬤用手把他嘴唇的人中掐的指印如許來深,竟也不覺疼;後來更是“有時寶玉睡去,必從夢中驚醒,不是哭了說黛玉已去,便是有人來接。每一驚時,必得紫鵑安慰一番方罷”。賈母的第一個目的達到了:寶玉已經離不開林黛玉了。

其次,賈母是冤家聚頭的喚醒者。也許有人會說,賈母從未提過木石姻緣一事,其實,仔細品味全書的字裡行間,雖然賈母從未提過木石姻緣一事,但賈母在無意間也會流露出自己的內心的想法的。原著第二十九回,寶黛兩人又因為配“金”呀、配“玉”呀的問題,鬧矛盾了,且鬧得很兇,兩人之間三天都不互相說話。賈母急得都哭了,抱怨著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上這口氣”。冤家,什麼是冤家?要知道,古時候年輕的夫妻或戀人才叫冤家。賈母無意中就洩露了自己心中的秘密。難怪寶黛兩人“忽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頭細嚼此話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泣下”。很快就和好如初。這應該是賈母木石姻緣說最早見諸言詞、公之於眾吧!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第三,賈母是門當戶對的破除者。在賈府這樣的大家族裡,婚姻當然得講究門當戶對。而在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的競爭中,從物質條件等方面來說,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林黛玉無論如何是進不了寶玉擇偶對象之列的,更別說同皇商出身、家裡是“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之女———薛寶釵來競爭了。如何確定寶玉的擇偶標準,讓林黛玉進入寶玉的擇偶之列,成了賈母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有次賈母在清虛觀為賈妃打醮,當張道士要給寶玉介紹對象時,賈母先是婉轉拒絕,說“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接下來又告訴張道士說:“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這不是賈母有意為林黛玉設身打造成為寶二奶奶的擇偶條件嗎?因為林黛玉的“風流婉轉”,是連久經風月場的薛蟠見了都會“酥倒在那裡”輥輯訛的。

第四,賈母是黛玉形象的維護者。寶黛兩人,因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地一起長大,相互之間有時會不拘小節。第五十四回,賈府歡慶正月十五,賈母叫寶玉給每個姐妹都倒滿酒,要求大家一定要喝。可林黛玉就是不喝,不僅不喝,還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把自己的酒杯“放在寶玉唇上邊,寶玉一氣飲幹”,這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社會,這個舉動有點離經叛道,讓人尷尬。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第五,賈母是木石姻緣的成功策劃者與王夫人、薛姨媽動則在不同場合傳播金玉良緣說不同的是,賈母也是輿論策劃高手,她是在不經意間讓大家對木石姻緣的事實一目瞭然。鳳姐,賈府的大管家,她最大的優點就是擅於揣摩上面人物的心態。應該說,她對賈母的心思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以致在第二十五回,當鳳姐知道黛玉喜歡吃她送的那種茶葉時,馬上說她打發人再送來,並說“明兒還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發人送來。”林黛玉開玩笑說:“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這時鳳姐馬上反詰了:“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當眾人聽了一齊都笑起來,林黛玉也紅了臉時,鳳姐又指著寶玉說:“你別作夢!你給我們家作了媳婦,少什麼?你瞧瞧,人物兒,門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傢俬配不上?那一點還玷辱了誰呢?”試想,如果鳳姐不知道賈母想法的話,她會同林黛玉開那麼大的玩笑?

從方方面面的反映一看,賈母木石姻緣的策劃,是非常成功的,為了木石姻緣的成功,賈母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但最終的結局是,木石姻緣由於遭到王夫人的反對,黛玉被害死,寶釵成大禮,金玉良緣取代了木石姻緣。

二、金玉良緣——賈母臨終的嘆息

賈母對金玉良緣的態度是非常令人深思的,一方面,賈母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讚揚薛寶釵,如在第三十五回,在一次談話時,賈母說:“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第八十四回,賈母有次對薛姨媽說,“我看寶丫頭性格兒溫厚和平,雖然年輕,比大人還強幾倍.……。都象寶丫頭那樣心胸兒脾氣兒,真是百裡挑一的。不是我說句冒失話,那給人家做了媳婦兒,怎麼叫公婆不疼,家裡上上下下的不賓服呢。”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但在另一方面,寶釵來到賈府這麼多年,賈母從沒有提起過寶釵的婚姻問題,相反,寶釵的表妹寶琴剛到賈府,賈母馬上向薛姨媽“細問他的年庚八字並家內景況”,薛姨媽也知道,賈母“大約是要與寶玉求配”。只是賈母后來“聽見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這些說明了什麼呢?這隻能說明一點:賈母的內心是不喜歡薛寶釵的,更不喜歡金玉良緣。雖然賈母多次誇獎過薛寶釵,但賈母在批評薛寶釵的時候,語氣之重,在大觀園小姐中也是前所未有的。第四十回,當賈母帶著劉姥姥遊覽到蘅蕪苑,看見寶釵房間“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賈母立即進行了批評,認為薛寶釵這樣做,“雖然他省事”,但“倘或來一個親戚,看著不象”,再則“年輕的姑娘們,房裡這樣素淨,也忌諱”。更說到,那“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

有人說,後來的金玉良緣不是經過賈母同意的嗎?我們說,表面看來,賈母是同意的,但內心賈母是無奈的。為何這樣說呢?一是看寶釵姻緣提起的時間:是在王夫人抄檢大觀園之後才提出來的。當時,王夫人已經公開向賈母擺出了自己明確的態度:不贊同木石姻緣,贊成金玉良緣,這從她對晴雯的態度可印證;且當時賈母安排在寶玉身邊的親信已被王夫人清除乾淨,賈母已無能為力,畢竟古時“兒女婚姻,父母之命”。二是娶薛寶釵不是賈母的主意。賈母從未主動提過要娶薛寶釵。當第八十四回鳳姐談到寶玉的婚姻時說:“不是我當著老祖宗太太們跟前說句大膽的話,現放著天配的姻緣,何用別處去找”時,賈母還在問:“在那裡?姑媽(注:指薛姨媽)在這裡,你為什麼不提?”雖然第九十回賈母也說過:“林丫頭的乖僻,雖也是他的好處,我的心裡不把林丫頭配他,也是為這點子。況且林丫頭這樣虛弱,恐不是有壽的,只有寶丫頭最妥”輧輷訛的話,但那已是木已沉舟的無奈話。儘管這樣,賈母還是當著薛姨媽的面肯定了林黛玉:“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很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

賈母臨終前對別人都有交待,為何對薛寶釵只有一聲嘆息?


至於後來寶玉寶釵婚姻的確定、婚娶,都是王夫人和賈政、薛姨媽商量好才告知賈母。第九十一回有明確記載,王夫人為薛蟠的事求了賈政後,馬上“又提起寶釵的事來,因說道:‘這孩子也苦了,既是我家的人了,也該早些娶了過來才是,別叫他糟踏壞了身子。’賈政道:‘我也是這麼想,但是他家亂忙,況且如今到了冬底,已經年近歲逼,不無各自要料理些家務,今冬且放了定,明春再過禮,過了老太太的生日,就定日子娶。你把這番話先告訴薛姨太太。’王夫人答應了。到了明日,王夫人將賈政的話向薛姨媽述了。薛姨媽想著也是”。等事情都商量妥當之後,王夫人才“把賈政昨夜所說的話向賈母述了一遍”。當時賈母就問和王夫人一起來的薛姨媽:“姨太太才過來?”薛姨媽道:“還是昨兒過來的。因為晚了,沒得過來給老太太請安。”賈母的問是意味深長的。

參考文獻:《紅樓夢》、《紅樓夢人物譜》、《紅樓夢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