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物數字傳播研討會在滬舉行 多方共建文物+科技新文創產業平臺

東方網記者曹子琛11月4日報道:近日,“網絡與數字時代”增強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首屆論壇暨中華文物數字傳播(2019)專題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來自國內文物主管部門、各大博物館和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以及文博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運用數字智能構建文物內容數據庫、中華文物數字創新與傳播案例、文物數字發展政策解讀、館藏文物衍生品的版權等議題展開討論,以探求中華文物在政產學研合作方面的新模式,推動文物和文化共享、共建、共治。

中華文物數字傳播研討會在滬舉行 多方共建文物+科技新文創產業平臺

研討會現場

會上,國家哲社課題首席專家童清豔教授率先作了題為《中華文物數字文化產品生產要素及其全球傳播力指標體系研究》的發言。她認為,中華文物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存儲著中華文明與集體記憶。世界各地博物館對中華文物藏品的收藏,其實質是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尊敬與崇拜。而如何讓文物中蘊含的文化提煉與傳播出去,則迫切需要構建中華文化“認同、分層與傳播”的文物文化內容遴選機制。童清豔在對中華文物類別梳理的基礎上,提出在“科技智能+創意傳播”作用下,中華文物數字文化內容是一種生產要素,可使文物成為網絡小說、影視作品、動漫、網絡遊戲、直播等數字媒體中的元素,並催生“中華文物+科技”的新文創產業平臺。為此,她對文物數字文化生產要素的物化形態、文化形態進行三級指標(文物文化符號、文物文化產品、“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體現)分類,並從數字文物社交指標(社交契合度、社交分享度、社交感染度)、數字文物智能指標(內容易加工、內容易轉發、內容易激活)、數字文物共享指標(IP增殖內容、IP創新模式、IP持續變現)研究數字文化產品生產要素及其全球傳播力指標體系。

中華文化浩如煙海、源遠流長,中華文物更是品類豐富、數量龐大。面對海量的文物遺產,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不斷交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下,相關部門、各博物館、文創行業都在關注一個問題,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讓文物遺產活在當下,讓中華文化更好傳播。從政策支持角度來看,國家先後出臺《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逐步形成了以科技為支撐,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推動“互聯網+中華文明”發展的良好態勢。而從文化的傳播角度來說,傳播哪些文化符號、如何運用科技進行傳播也成為學界和業界研究的重點。對此,上海博物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健表示,讓文物活起來的關鍵是人、事、物的融合創新,以上博基於大數據開發的“董其昌數字人文”項目為例,董其昌的生平以一幅彩色圖表展現給觀眾,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圖文並茂地透析他的朋友圈,追蹤到他郊遊與創作的經歷等。董其昌人生中的幾次重要出行,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都被清晰地記錄下來。上海博物館官網主管、移動導覽等項目負責人陳晴認為,數字化文物手段就是要讓觀眾淺入而深出。

騰訊作為文博行業內的科技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據瞭解,“騰訊博物官”開放平臺已經服務了400多家國內外博物館及機構,包括巴西國家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負責人黃放在演講中提到,“騰訊博物官”最新上線的2.0版本,將數字化三維展示能力免費開放。藉助該平臺,博物館只需提供文物的三維數據,即可輕鬆實現對文物的三維展示,免去複雜繁瑣的底層搭建、代碼編寫、開發測試等。目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甘肅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已將館藏珍品在平臺上進行三維文物互動展示。

會上,上海交通大學與福建文物局“文物數字傳播合作基地”正式揭牌,該基地旨在推進具有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福建文物”研究、“福建文物”與科技融合研究以及文物活化研究,增強福建特色IP與新文創、文化與旅遊相融合的全球傳播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