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此地始終關大漢 何年將相似先生

據統計,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至今尚存規模較大者有9座,歷史最悠久的當推陝西漢中勉縣的這座武侯祠了,它建於蜀漢景耀六年(263年)春,是蜀後主劉禪為祭祀諸葛亮專門修建的。諸葛亮的墓地就在定軍山腳下,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址於此地建祠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勉縣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40餘年,堪稱天下武侯祠之首了,于右任就曾為此題字“天下第一武侯祠”。

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諸葛亮生前曾長期駐兵漢中勉縣,臨終前遺命“葬漢中定軍山”,此地遂有武侯墓。為了保護定軍山,老百姓方圓十里內都不砍伐樹木,清嘉慶漢中知府趙洵一則題聯就生動地表達了民眾的情感:“水咽波聲,一江天漢英雄淚;山無樵採,十里定軍草木香。”武侯祠和武侯墓原本相鄰,明正德年間為了方便江北民眾祭祀,才把武侯祠從定軍山下搬遷到勉縣城西——據說現址是諸葛亮的“行轅相府”故址,與武侯墓隔漢江遙相呼應。

武侯祠佔地80餘畝,有1700多年的歷史,融古建、園林、文學、書畫、雕刻、彩繪於一體,是一座代表陝南地方傳統建築風格的千年古祠。祠內文物豐富、匾聯層層、碑石林立、古樹名木甚多,還有漢代石羊一隻、唐代碑刻一通,每一樣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其中的碑刻、匾聯、旱蓮、石琴、古柏尤其令人神往。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1 唐碑《蜀丞相諸葛忠武侯新廟碑》

武侯祠中有一通唐代碑刻,名為《蜀丞相諸葛忠武侯新廟碑》(圖1),於1979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書法藝術名碑”。此碑立於唐貞元十一年(795年)正月,沈迥撰,元錫書。元錫在唐代有書名,從此碑看,元錫字跡清秀、整飭,受到歐體影響,是中唐時期楷書較為優秀的書法家之一。碑圓額龜座,通高237cm,除去碑額,高162cm、寬103cm、厚29cm。碑文楷書23行,滿行37字。南宋末年,此碑被暴風雨摧僕跌壞碑額,到元至元六年(1340年)復立時乃另配碑額並題記一則。碑陰還有南宋紹興題記一段、明嘉靖題詩一首。碑文記載了唐貞元年間修葺武侯祠(當時稱為新廟)並立碑之事,大致是說當時國力強盛,而武侯祠風雨飄搖,“祠堂落構”,“非所以式先賢崇祀典也”,於是徵役徒、修廟宇,設神像,“繚以高墉、增以峻宇”,並制銘文一篇以頌諸葛亮之功德。碑左側稜有題記一行:“嘉靖十一年(1532年)五月七日崧之張鯤過謁。”張鯤題名是明嘉靖年間所增,與碑陽正文無關。張鯤,號崧少,明鈞州(今河南禹州)人,主要活動於正德、嘉靖年間,著有《崧少漫稿》。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2 清代碑刻(局部)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3 小碑林一角

除此唐碑而外,還有幾通明代碑刻,皆為當時修葺祠堂的記錄。清代(圖2)、民國直至現代的碑刻,數量就更多了。獻殿東側有小碑林(圖3)名為“墨林”,專為展示歷代碑刻,徜徉其間,令人流連忘返。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4 “大漢一人”“代仰清高”匾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5 “精忠粹德”“醇儒氣象”匾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6 “山高水長”“天下奇才”“其猶龍乎”“莫大乎天”匾

歷代遺留的匾額、楹聯不勝枚舉,匾額如:大漢一人、代仰清高(圖4)、精忠粹德、醇儒氣象(圖5)、山高水長、天下奇才、其猶龍乎、莫大乎天(圖6)等,從不同側面讚揚了諸葛亮的德行、功績、智慧。楹聯“此地始終關大漢,何年將相似先生”,則指出漢中與漢朝發祥、蜀漢興衰有密切關係,並寄託了百姓對諸葛亮式官員的期待。“北魏遮秦山,蜀風高奏出師表;南陽阻襄水,漢柏長噓梁父吟”一聯,則概括諸葛亮生平。

武侯祠院內有一株旱蓮,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樹高13.4m,胸圍1.36m。因其花朵酷似蓮花,而生於旱地,故有“旱地蓮花”美譽。每年三月上旬開花,花期半月。其樹五月開始長出新花蕾,花蕾在樹上孕育10個多月,經歷夏、秋、冬,來年三月又綻放,俗稱之“十月懷胎”。夏至後,花樹結籽,籽如紅豆,碧光堅硬。因花開時正在春天,人稱此樹為“應春樹”,若以陽曆,恰在婦女節前後,因此近些年又稱其為“女人花”。舊時,當地人認為此花象徵懷孕,因此多有拜祭此樹或撿拾花籽以求子嗣者。如今,這株旱蓮的子孫已在漢中遍地生根,處處可見,旱蓮花於2000年被漢中市政府定為市花。

據載,武侯墓園內有古柏54株,象徵諸葛亮壽辰,武侯祠內有古柏64株,象八卦之形。如今武侯祠內的古柏還有16株,樹粗為兩人合抱。據測定,這批古柏都有1700年的樹齡,與資料記載相符。在百姓心中,這古柏早已成了諸葛亮的化身。

諸葛亮漢中勉縣武侯祠

圖7 琴樓

武侯祠院內還有一座“琴樓”(圖7),內有晉代石雕古琴一把。琴樓的建築是仿古陽平關城門樓的形制所建。每每登臨此樓,手撫古琴,眼前彷彿出現了諸葛亮演繹空城計的身影,一段京劇唱腔似在耳邊響起: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

諸葛亮的忠誠、清廉、勤勉、智慧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閃爍著光芒,值得我們學習和憑弔。在歷史上,諸葛亮也一度成為儒家的典範、道家的神靈,歷代皇帝層層加封,後人祭祀綿延千年。愛屋及烏,這座武侯祠也就得到了不斷修葺和保護。近幾年,祠南又闢地修建了諸葛古鎮,廣以亭臺池榭。每年清明前後,遊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先生如果有知,見此繁榮景象,也當含笑九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