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巍山县龙于图山城址简介

龙于图山城址位于巍山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龙于图山,故名。城址西靠大黑山,东临坝子,居高临下,地势险要,经考古调查,城址核心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

城址中部有一面积约6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台基。1958年试掘,发现南诏有字瓦、瓦当、滴水、鸱吻、莲花纹方砖和柱础等。莲花纹瓦当与唐都长安兴庆宫遗址所出相类似。1991年——1993年,省、县文物部门在城址东南约500米处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发现一大型建筑遗址及塔基,建筑遗址有寺庙、宫室等。其地用砖铺垫,规模宏大,遗址中出土了陶佛像、陶塔模和大批雕刻精美的佛教石刻造像。

图城始建和废弃时间唐宋史书无载,但在《南诏图传》上已有关于“龙于图山”的记载。胡蔚本《南诏野史》载:细奴逻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建都蒙舍川,于龙于图山筑龙于图城”。从出土的大量文物足可以说明龙于图山城是南诏政权最早的城池。巍山是南诏发祥地,南诏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迁都大理太和城后,仍继续经营龙于图城,因而留下了这些建筑遗址。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