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进博会“保驾护航”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

从发布突破禁运的“白起”系列材料,到航空、海洋超材料尖端装备批产应用,作为深圳战略创新型企业,光启技术日前又以一款单兵AI作战装备——警用智能头盔,助力AI和5G应用场景实现落地。

11月3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光启技术召开“面向5G的AI警务移动终端”发布会,宣布800余套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并投入进博会实战应用。

为上海进博会“保驾护航”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

像设计战机一样研制单兵作战装备

此次发布的单兵AI作战装备,是第一款在实战中诞生,并经过一线警务人员实战检验的警用智能头盔。

“研制这款头盔,不亚于造一架飞机。” 现场一位警用装备专家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为了赋能公安实战应用,光启采用了最先进战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让这款头盔空载重量仅998克、盔体重量则只有180克。

为上海进博会“保驾护航”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

“按照公安部标准,警用勤务头盔质量不能大于1000克。光启警用智能头盔虽然集能源系统、热控设计、AR技术、超级计算及通信功能于一体,重量却比仅具防护功能的警用勤务头盔的质量更低。”专家进一步解释道,警用勤务头盔盔体重量普遍在500-600克之间,而光启智能头盔盔体质量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虽然重量极轻,却具备难以想象的强度和韧性,即使用重达三公斤的钢锥从一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体猛然撞击头盔,佩戴者也会毫发无损。”

“这是一款全天候实战型的AR盔头。”研发人员透露,目前大部分AR眼镜在光度不同的情况下,清晰度也会不同。而由于采用了航空最新的光学设计技术,充分考虑眼镜的透光率、光学角偏差、光学畸变等多种因素,让这款单兵作战装备既能在白天强光下看清屏幕,又能在夜晚弱光下,对周围环境一目了然,这是第一款面对全天候作战进行了全新光学材料设计的智能头盔。

为上海进博会“保驾护航”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

众所周知,天线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重要装置。现代作战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作战任务,往往配备有多种天线。光启此次大规模应用的单兵AI作战装备也不例外,具备蓝牙、WIFI等不同制式的八种天线。“我们通过超材料技术,实现共形化设计,将八种天线功能融合到曲面结构上,让天线在有效通信的同时,对人体辐射SAR值控制到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研发人员告诉记者。

其次,全新的AR光学设计也将AR的能耗降低到原先的15%,共形融合天线带来了通信功耗的降低,以及复杂的软件算法管理,才共同支撑了这款跨代的单兵装备实现超常的续航性能。

为上海进博会“保驾护航”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

护航进博会 装备技术进步带来AI与5G应用场景落地

作为首款AI单兵作战装备,截止目前,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已经在上海、重庆等地铺开,历经复杂实战场景检验。其中,在上海“70周年”国庆安保中,比对103万人次,发现识别各类相关人员800余人次;重庆解放碑“两节三夜”安保中,识别各类相关人员60人次;在首届进博会安保中,化解多起重大安防风险。

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将在第二届进博会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日前,上海公安机关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第二届进博会安保誓师大会,佩戴光启警用智能头盔的“数据警察方阵” 获得广泛关注。据了解,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已在上海公安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可以为各级现场指挥和一线民警提供定制化的数据应用服务,实时支援重大安保活动、重大案事件处置和各类应急响应工作,为警务工作提供数据研判服务,有力提升了警务效能。

据光启工程师透露,此次上海部署的警用智能头盔已经采用最新的5G技术进行传送信息,“效果非常好,包括智能识别等一些列功能的作战效果都大幅提升。”

为上海进博会“保驾护航”光启警用智能头盔大规模交付

“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光启警用智能头盔能为进博会保驾护航,这正是5G网络真正追求的应用场景落地。5G和AI不仅仅是数据技术,更需要符合实战的装备来真正让大数据产业场景落地”。业界分析人士指出,光启警用智能头盔是光启自主创新实力的集中体现。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警钟声里,光启自主可控的研发能力为中国企业做出了表率。

凭借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光启构筑起专利护城河。目前,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5379 件,授权专利总量3230 件,在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实现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在人工智能领域,光启技术的申请专利数达到453项,授权专利数达到151项,专利授权量仅次于华为和BAT。

“从为尖端装备提供材料,到为行业打造完整的解决方案,成为终端用户的成品供应商,光启担当起‘使能者’角色。此次,光启超材料技术让单兵AI作战成为可能,这正是光启持续坚持自主创新,将高精尖技术与实战相结合,以超材料技术赋能行业的成果。”专家表示。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黄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