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能不能別丟人了?”

前段時間接孩子放學,路上遇到一個“頗有意思”的事:過紅綠燈時,一個父親急匆匆地闖了過去,而後他站在對面向兒子招手,示意他跟著過去,不過兒子沒有正眼看父親,依舊站在那裡等著。待紅燈變綠,兒子跟著同學們一起穿過路口,理都不理父親。父親跟在後面,不知道嘀咕著什麼,忽然兒子回過頭大聲質問父親,“爸,能不能別擱這丟人了?”

“爸,能不能別丟人了?”

很明顯,兒子對父親闖紅燈的行為非常不滿,一來他覺得這種行為很低級,二來他認為父親的這種行為讓他在同學們面前“丟臉了”。

這位懟父親“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的孩子,與自己孩子同一個年級,因為經常接孩子放學,我對他和他的父親都還比較熟悉。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那天發生的事,我是根本不會想到這位看上去非常柔弱的同學,原來如此彪悍。

在此之前,我對這位父親的印象一直挺好,他著裝乾淨、整潔,對老師也比較禮貌。在普通看來,這樣的人,應該不至於會闖紅燈,他們應該比較在乎自己的形象,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在孩子的同學面前,他們更會有所收斂。可惜的是,這位父親終究是“闖紅燈”了,不僅闖了,還被兒子罵“把臉丟盡了”,而這一幕,恰恰撕下了無數父母的“偽裝”。

“爸,能不能別丟人了?”

很多父母,總是在極力隱藏著自己的“缺陷”,以至於給自己披上了厚厚的“偽裝”。只是他們在形象上的過分包裝,似乎很難掩蓋身上的不足,他們常常會在某個突然的時刻,不經意地暴露了問題,也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水平。

父母們的“偽裝”可謂多種多樣。筆者有一位擔任十幾年班主任的老友,他曾親身經歷過一個特別喜歡“偽裝”的母親。她孩子的成績在班上排名靠後,別說考重點高中,就是考普通高中,把握都不大。

老友為她孩子學習的事,幾次把她請到辦公室。每次來到辦公室,她都表現得特別積極,不僅主動與老友討論孩子在家的學習方法,還在老師當面嚴厲地批評孩子。

有一次,孩子的考試成績很差,她一再表示自己在孩子的學習上付出了很多汗水,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了,希望老師指點迷津。說到動情處,她眼淚汪汪。老友被她的“執著”和“深情”打動了,幫助一起擬定學習計劃。臨走時,這位母親還問老友要走了幾份空白試卷,說回頭再給孩子考一次。

“爸,能不能別丟人了?”

這事過去有一段時間,這位學生的成績仍不見長進,學習狀態也始終不太好,老友覺得奇怪,再次找孩子談心,結果一問,得知孩子母親在家基本不問他的學習,白天有局,晚上也有局,吃完飯還經常去跳廣場舞。而她上次拿回去的空白試卷,也根本沒有給孩子做。遇到這樣喜歡“偽裝”的家長,老師再用心,恐怕也無濟於事。

為何有家長喜歡“偽裝”自己?原因比較複雜,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善於“偽裝”、喜歡“偽裝”自己的家長中,有不少應該把“偽裝”當成了一種生活習慣。離開了“偽裝”,他們會覺得生活黯淡無光。

這些家長既在老師、親朋好友面前“偽裝”,也在孩子面前“偽裝”。比如有的家長經常在親朋好友面前裝高貴、優雅;有的家長經常在老師面前裝出對孩子的學業有多關心;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裝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極力強調自己有多辛苦,實際上他們非常自私,基本不會顧慮孩子的感受,一旦孩子對他們的自私行為有不滿,就會被他們以“我這都是為你好”的理由搪塞。

“爸,能不能別丟人了?”

雖然不少孩子憎恨喜歡“偽裝”的父母,甚至在各種場合毫無顧忌地撕下父母的“偽裝”,但他們也不自覺地受到了父母的影響。或許待他們成長到某個階段,就成為了與父母一樣喜歡“偽裝”的人。父母不為自己的未來考慮也就罷了,倘若因此帶偏了孩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非常不值得了。

這個世界,真誠是昂貴的,“偽裝”是廉價的。不過,即使再昂貴,我們也不應放棄對真誠的追求,因為只有真誠才能真正感動他人,並最終獲得他人的信任,而“偽裝”帶來的只有短暫的、表面的浮華。如果家長們明白了這個道理,大概會做出一些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