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在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的1534年,明朝的嘉靖皇帝接到了從大同府用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的一個奏報。大同府的官員在這個奏報中說到這樣一件事情,說位於呼和浩特的蒙古部落首領阿勒坦汗,有的史書上記載為俺答汗,汗是蒙古部落的最高首領。他以書面的形式嚮明朝提出了“通貢互市”的請求。什麼叫“通貢互市”呢?“通貢”又叫做朝貢。阿勒坦汗提出,我願意臣服明朝,同時年年進進貢朝拜,這就是所謂的“通貢”。“互市”是什麼呢?雙方協商,在邊境開放自由貿易,讓邊民進行自由的貿易商品的交換活動。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我們大家知道,草原地區水草豐美,但是在經濟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缺乏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缺乏糧食,油料,還有鐵器等等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十分缺乏。《萬曆武功錄·俺答列傳》上曾經有這樣的記載:

鍋釜針線之具,繒絮米藥之用,鹹仰給漢。

意思就是草原地區需要的做飯用的鍋,釜,縫衣服用的針線,還有穿衣用的繒絮以及糧食,醫藥都需要仰給中原地區的漢民族。所以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之間這種經濟上交往就顯得十分必要。在阿勒坦汗之前,在呼和浩特這個地區曾經有20多個遊牧民族生活,比如說像匈奴,鮮卑,突厥等等,為了得到這些必須的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他們採取了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就是強取豪奪,依靠遊牧騎兵,善於騎射的這種特點,突破長城防線,進入中原王朝的邊境進行搶劫,搶來糧食,鐵器,作為他們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當然這種當時不是長久之計,同時還造成了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之間關係的緊張。第二個辦法就是採取這種邊境和平互市的方式,雙方協商在邊境地區開闢自由貿易的市場,遊牧民族用自己的牛羊還有皮革來換取中原地區的糧食,布帛,鐵器等日常生活用品,雙方各取所需。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在阿勒坦汗之前,曾經有兩個著名的遊牧民族的首領,把邊境的這種和平互市這個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可以說是樹立了兩個楷模。一個人是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匈奴族的大單于相當於蒙古族的汗。匈奴處在中原王朝的西漢時期,西漢建立起來以後,長期與西漢政權處於一種對峙的狀態,兩邊戰爭不斷。到了呼韓邪單于的時候,他想改變這種局面,所以在公元前33年,就主動地歸降了西漢政權,而且本人又親自來到西漢的都城長安,然後向西漢政府提出來互市的這種請求,同時要求和親。當時大漢的皇帝是漢元帝,漢元帝對於呼韓邪單于的這種行為也非常讚賞,而且爽快地答應了可以開放邊境互市貿易。

同時又把宮女王嬙嫁給呼韓邪單于,這位王嬙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王昭君。王昭君隨著呼韓邪單于來到了北方草原地區,在這個區域生活了將近二十年時間。在這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甚至在王昭君去世以後將近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匈奴與漢之間相對來講就處於和平的狀態,老百姓獲得了難得的和平的穩定的邊境生活情境。後來王昭君去世以後,就被葬在呼和浩特的南部大黑河的南岸。因為王昭君的墓地一年四季墓上的這種青草都常年不衰,所以人們又深情地把王昭君的墓稱為“青冢”,表達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對王昭君的敬仰之情。後來著名的詩人杜甫有一次路過三峽,也作了一首詩來讚頌王昭君。在詩中,杜甫這樣寫道: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說明到唐朝的時候,王昭君的這個青冢已經非常有名了,而王昭君也成為北方的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友好往來的一個見證。所以我們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任何民族在其發展的特殊時期,都會把一些人物捲入到歷史的漩渦中,是他們放棄小我,換來一個時代的飛躍、一個民族命運的蛻變!王昭君人生的意義就在這裡。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我們再說一個人物,叫做拓跋力微。這個拓跋力微是孝文帝的先祖,本來鮮卑族的拓跋部,、生活在大興安嶺一帶,後來來到了陰山這個地區,然後來到了呼和浩特為中心的草原地區。在公元的258年的時候,拓跋力微就以呼和浩特的和林格爾為中心,古代的時候叫做盛樂,建立了一個早期國家。在以後長達140多年的時間裡面,基本上都是以盛樂為中心。拓跋力微非常仰慕中原地區的漢文化,同時也希望與漢文化之間進行這種和平的交往,邊境能夠開展和平的互市。為了表示友好,他就把他自己的太子長子沙漠汗派到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洛陽做質子。當時中原王朝處在三國時期的魏和西晉時期,拓跋力微的這位大兒子太子沙漠汗這一待就在洛陽待了十四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沙漠汗與當時的皇帝以及以西文人士大夫保持了密切的交往,自己本人也積極地吸納漢文化,從飲食,服飾,知識各個方面來更新自己,所以漢化程度很深。在此期間,魏晉與鮮卑之間使者,商人和老百姓的交往不斷,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非常地頻繁,這個交往的過程為後來北魏的建立,甚至孝文帝的改革都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軍隊攻佔了元朝的都城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元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宣告結束。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帶領殘餘的蒙古勢力逃到了北方的草原地區。逃走的時候保留了相對完整的官僚機構,同時又有數十萬軍隊。明朝為了徹底地消滅蒙古的殘餘勢力,明太祖朱元璋甚至明成祖朱棣多次派大軍深入草原地區,但是沒能徹底地打敗元朝的殘餘勢力,所以等於說他的勢力還在延續。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當時為了防止元朝東山再起,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數次派兵,沒有徹底征服蒙古貴族以後,就採取了兩個措施。第一個措施,修築萬里長城,在長城一線派重兵把守,所以現在我們大家熟悉的長城主要就是在明代修建的。秦始皇修的長城是夯土所築的,我們大家熟悉的北京八達嶺長城,那就是明代留下來的長城,是因城磚來加固的,非常牢固。這是一個軍事是哪個的措施,在經濟上實行封鎖,嚴禁與蒙古之間開展這種邊境互市貿易。所以經濟封鎖這個手段不僅現代社會有,古代社會,封建社會就曾經有。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到阿勒坦汗統治時期,蒙古草原地區牧民的日常生活非常艱難,連做飯用的鐵鍋都沒有。後來發展到蒙古騎兵越過長城,然後進入到明朝邊境的城鎮就只是為了搶奪鐵鍋。

為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員的傷亡,所以阿勒坦汗認識到再也不能讓這種局面持續下去了,所以才提出了通貢互市的請求。嘉靖皇帝接到了這個請求以後,他自己就和大臣們開始商量。一部分開明的大臣認為應該恢復和蒙古草原的這種和平交往的關係,一個方面可以減輕邊民的這種動亂的生活環境的壓力,同時又可以減少軍費的開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而嘉靖皇帝卻是一位生性多疑的皇帝。他當時分析,到他那個時期明朝建立已經100多年了,在這100多年時間裡,蒙古和明朝都是處於戰爭和對峙的關係,現在阿勒坦汗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既要稱臣,同時又要開展互市,所以嘉靖皇帝就想,第一阿勒坦汗是不是想用一個詐術來使我們放鬆對長城沿線的防衛。第二個推測嘉靖皇帝想到是不是阿勒坦汗試圖利用邊境的互市貿易得到足夠的糧食,布帛,鐵器,為進一步入侵中原來做準備呢?想到這裡,他就沒有聽從那一部分開明大臣的勸告,斷然地拒絕了阿勒坦汗通貢互市的請求。

第一次通貢互市的請求就這樣無果而終,在此之後又過了十二年,到嘉靖二十五年的時候,阿勒坦汗召集蒙古各部的首領重新商討對於明朝的這種策略,同時再一次明確了通貢互市的請求。為了表示誠意,阿勒坦汗還讓使臣帶上了“九白大禮”,九頭白牛,九匹白馬,就給峰白駱駝。蒙古族非常崇尚白色,而且這幾種白色的動物是非常難找的,用這種厚禮來表示自己的誠意。這個時候的嘉靖皇帝又多了一層固執,越是這樣,阿勒坦汗越是可能有野心,所以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樣個一個請求。這個事情使阿勒坦汗非常生氣,忍不了了,所以就在嘉靖二十九年的時候親自率領10萬蒙古騎兵,越過長城,運用偷襲的方式包圍了北京城。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包圍北京城整整八天時間,全國震動,當時嘉靖皇帝嚇壞了,一方面下令召集全國的勤王兵回京勤王。另一方面他又想到了一幕可怕的情景,就在一百多年以前的1449年,蒙古瓦剌部的首領也先率領大軍進攻北京。當時的明朝皇帝是正統皇帝明英宗,他率領明朝的軍隊御駕親征,結果沒有想到被包圍在了土木堡,也就是今天河北的懷來,做了蒙古騎兵的俘虜,當時明朝差一點就滅亡了。這個事件是當時的嘉靖皇帝也深為震驚,恐怕做第二個明英宗。正在他驚恐萬狀的時候,阿勒坦汗把他俘虜的一個明朝的將領放回了北京城。讓他轉告嘉靖皇帝,說我包圍北京城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貢互市。這個時候嘉靖皇帝滿口答應,阿勒坦汗接下來也真的就率領蒙古騎兵撤出了長城,回到了呼和浩特。在此之後,嘉靖皇帝就兌現了諾言,開放了互市,但是互市僅僅開放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在這一年左右的時間裡面,嘉靖皇帝加強了長城沿線的防衛,加強了北京的防衛。與此同時,在一年左右時間之後,又重新關閉了邊境的互市。

嘉靖皇帝為什麼會這樣做呢?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方面是因為明朝和蒙古族之間隔閡太深了,兩百年左右的時間幾乎沒有交往,一直都是戰爭,所以這個隔閡在一時之間難以消除。第二個方面的原因,跟這位嘉靖皇帝固執,保守,甚至他在民族政策方面缺乏遠見直接相關。

公元1567年,頑固的嘉靖皇帝因為服食丹藥中毒死亡,明穆宗繼位,改元隆慶。開明的高拱,張居正等大臣先後入閣擔任首輔,決定改變與蒙古各部的關係。一個突發的意外事件最終使得明朝與蒙古之間的邊境互市貿易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呼和浩特也由此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在隆慶四年,1570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個事件,阿勒坦汗的親孫子把漢那吉因為不滿意阿勒坦汗在婚姻問題上的一個舉動,覺得自己的祖父不近人情,所以就叩關請降,帶著他的家人跑到了大同,投降了明朝。隆慶皇帝好言相撫,而且傳信給阿勒坦汗,準備把把漢那吉送回呼和浩特。阿勒坦汗也非常感動,親自迎接到大黑河。這個事件其實給阿勒坦汗一個信號,所以這個時候阿勒坦汗就重新提出了通貢互市的請求,而隆慶皇帝愉快地就接受了。就在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的時候,隆慶皇帝冊封阿勒坦汗為“順義王”,同時全面恢復明朝與蒙古之間的邊境互市貿易。歷史上把這個事件稱為“隆慶和議”。阿勒坦汗這一生活了75歲,從1534年的時候開始提出通貢互市的請求,到1571年實現了通貢互市,整整花費了37年的時間,所以我們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隆慶和議和通貢互市的重新開放在歷史上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第一個方面隆慶和議使明朝與蒙古之間長達兩百多年的這種對峙局面從此以後徹底結束了,邊境出現了一片和平的情景。《全邊略記·大同略》中這樣記載:

東自海冶,西盡甘州,延袤五千裡,無烽火警。

邊民處在一種非常和平的狀態下進行和平的自由的貿易。第二個方面在政治上,阿勒坦汗接受順義王的冊封,等於說在政治上歸順了明朝的中央政府,鞏固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到清朝的時候,蒙古族又歸順了清朝,所以奠定了我們國家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版圖的基礎。從阿勒坦汗與明朝之間的交往,說明了在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交往的歷史上,雖然有衝突、有誤解,甚至也不凡民族偏見,但終究血濃於水,誰也離不開誰。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另外,阿勒坦汗通貢互市的請求會對呼和浩特這座城市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你的影響。第一個方面,奠定了呼和浩特的基本的城市格局。在隆慶和議之後,阿勒坦汗借鑑漢地的城市建設經驗重新歸還建設呼和浩特這座城市。當時閔子叫做“庫庫和屯”,而隆慶皇帝賜了換一個名字叫“歸化”,所以呼和浩特這個城市又叫做“歸化城”。到清朝的乾隆二年的時候,又在歸化城的東北2.5公里的地方又建立了一座新城,叫做“綏遠城”,這兩座城市就構成了呼和浩特城市基本的結構。

第二個方面的影響使呼和浩特成為北方草原地區的商業中心。自從通貢互市以後邊境開放,大量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人員進入到呼和浩特,西北地區的一部分回民也進入到呼和浩特地區。他們在這裡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商品交流逐漸地頻繁起來,所以就使呼和浩特逐漸地成為一個商業中心。我們舉兩個數字來說明呼和浩特這個地區商業繁榮的情景,第一個數字是呼和浩特在清朝的時候,擁有的駱駝的數量,在沒有現代鐵路沒有公路沒有航空運輸的條件下,駱駝就是草原和沙漠地區最好的交通工具。駱駝不僅載重量大,而且耐力強,所以被稱為“沙漠之舟”。在清朝的時候,在呼和浩特地區用於商業貿易運輸的駱駝的數量高的時候有5000多峰。

第二個數字,這些大的商號的經濟實力他們雄厚的程度。在明清時期,我們國家有南北兩大商幫,南方是徽商,北方地區就是晉商,而呼和浩特地區就是晉商的大本營和根據地。他們在北方草原地區,主要做糧,油,茶和皮毛生意,幾乎壟斷了內蒙古包括新疆這一帶的貿易。他們的經濟實力也非常雄厚,當時在呼和浩特地區有三個著名的商號,一個是大盛魁,一個是天義德,還有一個叫元盛德。大盛魁這個商號曾經自稱如果說把我擁有的資產用50兩重的銀元寶鋪一條道路,可以把庫倫到北京之間的道路都給連接起來,可見他的實力有多麼雄厚。這也說明當時的呼和浩特已經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這是第二大影響。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還有第三大影響,使呼和浩特成為了有名的“塞外江南”。我們知道阿勒坦汗是土默特部的首領,當他帶領土默特部來到呼和浩特這個區域的時候,這個區域就被成為土默特川,或者叫土默川,川就是廣闊的平原。北邊是陰山,南邊有大黑河,從東向西流入黃河,所以中間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非常適合農耕,所以在阿勒坦汗時期就大量招募漢人在這個地方開墾田地,已經出現了連田萬頃,連村數百的這種情景。到了清朝的時候,這個區域農業開發進入了一個高潮期。在康熙的三十六年,為了加強與蒙古貴族之間的關係,他把自己心愛的第六個姑娘叫和碩恪靖公主嫁給了蒙古喀爾喀土謝圖汗的孫子多羅郡王。一開始的時候,這位恪靖公主和多羅郡王生活在呼和浩特東北的清水河廳這一帶。後來在康熙末年的時候,恪靖公主非常喜歡呼和浩特這一帶的山水風光,所以就把公主府轉移到了歸化城內。康熙皇帝非常喜歡他的這位恪靖公主,所以為了滿足公主府的糧食蔬菜和她平時的奢侈用品的需要,所以就賞賜給公主府數萬畝的土地。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公主府擁有的土地達到近十萬畝。可見土默特平原的開發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地步。

康熙去世以後,到了雍正年間,這個土默特平原變成了真正的草原地區的一個大糧倉,被稱為“塞外江南”。這個“塞外江南”的美名同時還成就了黃河運輸史上的一段佳話。當以呼和浩特為中心的土默特平原開發以後,緊接著呼和浩特西部的後套平原,也就是黃河大拐彎的這個地方今天以包頭為中心的這個區域也逐漸地得到了大開發。因為那個區域也有非常良好的 農耕條件。那個區域開發之後,這兩塊大的平原就連在了一起,大量的糧食在這個地方出產出來,不僅可以滿足草原地區的牧民的需要,還有大量的盈餘。這個時候,臨近呼和浩特的山西北部這個區域出現了糧食和物資供應短缺的情景。

很多商人就從中看到了商機,打算運輸糧食和物資從蒙古進入到山西的北部。要運輸糧食和物資從內蒙古到山西,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陸路,另一條是水路。走陸路都是高山險阻,所以非常不便利,而且花費巨大,從商業貿易上來講得不償失。另一條就是水路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之間黃河有落差,從海拔近千米然後下降到六百米左右,所以黃河水流非常急,而且水中間有一些暗礁。但是當時有行船,對於一些老練的艄公來講,黃河運輸不是問題。從蒙古到山西,如果順風順水,三四天就可以到達。這樣的情況下,在康熙年間有一部分商人利用黃河進行水上運輸。當時開闢的線路最一開始的時候,是從呼和浩特所轄的托克托縣的河口鎮然後南下到山西的磧口鎮,這個磧口就是今天山西的臨縣,這一段距離大概不到500公里,從河口鎮乘著木筏運輸糧食三天左右就可以到達,滿足那個區域對於糧食和物資供應的需要。後來這個水路的上線還開闢到了包頭,從包頭在經過托克托縣的河口鎮,然後在向下到其口,這一段距離達到了一千公里左右。這段運輸是黃河運輸史記上的一段佳話,這段運輸從康熙年間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的初期。

這一段水路運輸維持了兩百多年的時間而且這一段運輸還顛覆了兩個傳統的觀點。第一個觀點,很多人認為黃河是一條害河,在歷史上是沒有水上運輸歷史的,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黃河是害河,只是到了明清時期到了下游,形成地上懸河,經常氾濫成災,但是在上游卻造就了河套平原,而且開闢了水上運輸線,所以說黃河沒有水運歷史應該說是不正確的觀點。顛覆的第二個觀點是隻有南糧北運。很多人認為隋唐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了東南地區江浙這一帶,東部和南部是我國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而西部和北部是相對落後的地區,所以往往出現的情景是南糧北運,東糧西運。在康熙年間到二十世紀初期出現的這段黃河運輸史就是從北向南的。

通過“通貢互市”和“隆慶和議”來了解歷史上的呼和浩特

這就是草原天堂呼和浩特不僅演繹出昭君出塞的和親佳話,創造出塞外江南的農耕奇蹟,而且還曾留下了黃河運輸史上的一段永恆的記憶。至今,我們說昭君的青冢還有恪靖公主的公主府以及在和林格爾的盛樂古城遺址已經成為呼和浩特的文化遺產,供人們參觀,供人滿來追憶呼和浩特歷史上的輝煌,同時呼和浩特這座城市今天還容納了41個不同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