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十月

是半截站在有风的地方

就闻得到桂花味道的秋

混着夜晚十一点温热尽散的风

结束了一整天学习的他们

在人群零散、回出租房的路上

贪婪吮吸每天难得且有限的闲暇

夜没有很深

但他们熬了很久

/

这是一群

时间无限接近凌晨

剥离口是心非的真实思绪

就延展得愈加漫无边际的考研人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站在某校图书馆的楼梯最底层向上望的样子,应该有很多在这里背书的考研人看到过这个特殊的角度。

失去白昼理性思维的加持

借宿出租屋的他们在夜晚

需要与这些复杂的声音对抗

耳边的

“孤注一掷”

“浪费时间”

“不考研行不行”

“给你三年也考不上”

以及扪心的

“我真的能考上吗”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谁知道呢

考研这场漫长、枯燥

结果可能又不尽人意的赌注

有人视为自我救赎

有人当作抱团取暖

其实大家害怕的并不是失利的局促

而是抱着被别人定义为失败的结果

独自开始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 壹·

李宾|当兵两年退伍|一战南京理工

朋友说我现在的样子

和当年在酒吧给他灌酒的时候真是截然不同

17年毕业之后,李宾去广东当了2年的义务兵。退伍回来就和朋友一起租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全力备考。其实还在部队的时候,也就是今年的7月份,他就决定考研并且开始准备了。李宾说,在部队时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都十分支持他考研,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给他多一些的学习时间。来之不易的备考机会,他当然会牢牢抓住。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这一刻的定格应该是李宾在出租屋除了睡觉保持最久的姿态了。

对他而言,跟其他考研人相比最难的一点是,当了两年兵之后要重新拾起学习的状态。但他从来没有因为难而动摇过考研的念头。他一直都有认真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李宾本科学的法律,考研也是要考南京理工的法学。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十分明晰,就是想当一名律师,然后开一家自己的律所。考研对他来说,更像是退役后回到社会的一次融入。有好的结果更好,就算没能上岸也在短期内重新捡起了专业知识。备考于他而言绝对是物超所值的一段经历。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这身静静挂在他衣柜里的常服,曾经给了他面对世界最大的勇气和无坚不摧的铠甲。

两年的服役经历让当年少不更事的小伙子褪去了天真和稚嫩。从他干练的寸头、健康的小麦色皮肤,还有坚毅的眼神里,看得出他的笃定。在出租屋里,他平均每顿饭花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从做饭到吃饭的全过程,每天也有十分规律的作息。不得不说,服役的经历带给了他超出常人的自律和耐性。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他把在部队的良好习惯延续了下来,早睡早起,每天自己做饭,高效不拖沓。

学不进去的时候,李宾并不会勉强自己,而是出去打打球跑跑步再回来学习。他很清楚,对自己来说,这才是恢复高效学习状态的最佳方式。独处的确很便于人认知自我。李宾的朋友笑称这和两年前在酒吧给他灌酒的那个李宾可截然不同。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从李宾出租屋的阳台望向外面,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总是亮堂堂。

· 贰·

甘甘|二战上海大学|佛系考研

即使离齐齐哈尔的家有2700多公里

也并没有把考研当成生活全部的必要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甘甘背书时放在自习室外窗台上的水杯,可可爱爱。和她本人一样。

校内的周转房(教师公寓)除了留学生,大多是二战、三战的考研人在住。每天早出晚归、行色匆匆。甘甘同学就是其中之一。一战时候由于家中突发的变故和准备不周,她对二战的选择并没有过多的犹豫。家人亲友即使没那么看好,也还是支持的。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这个在其他任何场景下都带着些许诡异的画面出现在自习室的楼道尽头,却显得那么和谐又激励人心。

十月底,甘甘就要从南昌回两千多公里以外的齐齐哈尔现场确认了,如果状态还可以就不回来了。虽然在妈妈眼里并没有她能上岸这个选项,身边的朋友也旁敲侧击建议要不要换一个学校。但自始至终,有一点她心里很清楚,那就是,不管别人是否看好你,这一战,只为自己。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前一天晚上如果没有约到学校自习室预约选座系统的位子,甘甘就只好在出租房里继续专业课的学习。

聊到近况,甘甘说到她最近感受到来自一位冲浪女孩的温暖。平淡、枯燥、日复一日的考研生活很容易让人敏感。一战的时候她可能还会因为某件具体的事情烦心。但到了二战,压抑的情绪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随便哪件小事都可能会让自己的情绪崩溃。有天晚上甘甘把近期的不开心私信给了一位博主,本想着只是有处诉说的单向倾吐,没想到在凌晨一点的时候收到了那位博主的回复,来自陌生人的善意,真的让她这个遥远异乡的考研人尝到了一口甜。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来自冲浪女孩的温暖,及时又惊喜。

除此之外,对她来说,吃是最能抚平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甘甘说感觉在向着一个目标冲刺又尚未实现的时候,吃东西真的是最容易实现的小梦想了。打开冰箱,坐拥眼前的食物,只要在微波炉里一叮,就能最快拥有满足感。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甘甘出租房的冰箱贴,勾勾画画,圈着枯燥日子里的点滴期待。

距离考研仅剩60多天了,甘甘住周转房的日子也开始倒数了。孤单、焦虑和不安很快就会在这个冬天终结。一并戛然而止的,还有这段难忘但再也不想回去的苦日子。

如果二战没能上岸,她会选择工作。佛系一点没什么不好,至少不会因为过分偏执影响结果。考研没有很多人想得那么神魔,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太阳一出,照样能好好活。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已经是晚饭时间了,仍然有很多同学还在背书。他们的样子成为很多人眼里的励志风景。

· 叁·

于洋|二战| 南京某211新闻学

我是个死脑筋

我会想我为什么考不上呢

“解决焦虑的唯一方法就是去行动”,这是于洋从失利的一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今年是于洋二战南京某211的新闻学了,相比去年忙于搜集各类资料,几乎把网上有关的经验贴都看遍了的她来说,显然现在更加游刃有余了。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背专业课不再追求遍数而开始谈论“理解”,也不会因为跟男朋友吵架而荒废了一天的学习。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这条去自习室的路,来来回回走过了多少届考研人,或许只有道旁的香樟知道。

学不下去的时候,于洋除了用吃让自己清醒,还会抽出一个中午的时间独自去离学校只有四站地铁的万达广场逛吃、看衣服。她说这很爽,一个人想干嘛就干嘛。但在二战之前,她也并不是大学校园里的独行侠,吃饭要人陪,逛街更要人陪。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一个可以定时的小钟表、一包抽纸、一个小马扎、一杯热水,再加一件热了脱、冷了穿的外套,就是很多考研人的背书装备了。

身边的同学一战上岸的上岸了,还有一部分游走在社畜茶水间。于洋常常觉得相比他们,自己太累了,但家庭总能抚慰她。父母全身心的支持,让她住在了还不错的出租房里,学校的自习环境她也很满意。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图书馆人很多,黑压压一片。在有的人眼里是激励,在有的人眼里是压抑。教学楼的楼梯拐角零散着摆放着的报废桌椅,其中一方就是于洋的小小天地。

八月底是于洋的生日,早前一两周于洋就提醒妈妈生日那天想要一份生日礼物和一句“生日快乐”,妈妈保证让女儿满意,但在生日那天还是忘了。后来于洋在电话里跟妈妈抱怨,甚至匆匆结束了通话。妈妈发来微信,于洋才知道姥爷在生日的前一天去世了,那几天妈妈一直忙于丧仪。江西到河北不是一段很近的距离,担心于洋学习紧张不想让她奔波才瞒了下来。于洋说,妈妈太坚强了。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看起来零零散散,但这些小物件对于洋来说每个都责任重大。有的负责降火,有的负责打气。

尽管这段考研时光对于洋来说不算痛苦,但她昨晚还是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在考新闻的专业课,手里捧着的却是理工科的试卷。她惊叫着把自己从梦里拉了出来。焦虑是正常的,但她已经学会了让自己不深陷其中。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时隔多年再看到这个场面,任谁也会佩服自己当年能有这份孤注一掷的勇气。

关于未来,她也不止一次想过,无论是二战还是三战,这个研上定了。

于洋说:我就是个死脑筋,我会想我为什么考不上呢?

○○○

写在最后

I n t h e e n d

不是非要偏执

也不是非要上岸

不是非要有所成就

人生才算成功圆满

考研这段经历

可能让你加速

也可能让你转向

仅此而已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在自习室这个抱团取暖的地方,有那么多人在,但其实每个人都是孤军奋战。

-

那些租给考研人的出租屋

见证了太多孤单深夜里的灯盏和不甘

这一届租你

下一届租给了他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 学校附近出租给考研人的房子有些已经老旧了,也有别墅式的豪华小区。不过大多没有经济来源的同学还是会选价格更优惠的普通住房。

每个考研人

都盼着来年十月闻到的花香

来自那个梦想中的学府

但其实

哪里的桂花都是一样香

他们认命了

认的不是考研的命

而是无论面临什么结果

都会依然昂首挺胸向前走的命

更多学习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爱知教学园地(ID:aizhi2020),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考研出租房里,那些认命了的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