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孤獨死重災區,下一個會是中國嗎?

韓聖希


日本每年3萬多老人孤獨死,我們會是下一個嗎?

在日本,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很多老人病死餓死在家裡,直到最後死了臭了才被人知道。這種現象,我們叫他孤獨死。

孤獨死的老人,其實就是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從退休到死亡,幾十年基本沒人管,最後孤獨死,幾乎是註定的。

孤獨死一次,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就提出了。學術一點的說法是,""孤獨死"是

指不受任何照顧、獨自生活的獨居個體,在居住場所因患疾病或其他突發性情況而死亡的社會現象,特指發生意外事件後沒有進行求助而導致其死亡。"

這個概念,雖然是日本提出的,可是現在在我們國內,已經成了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

據日本方面提供的信息,2002-2013 年, 東京都內 65 歲以上單身高齡者"孤獨死"數量由 1364 人上升到 2869 人,增加了111%。

日本孤獨死現象的成因,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1,老齡化和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當醫療手段進步後,人口平均年齡和期望年齡逐漸增加。與此同時,隨著老人死的太晚,養老資金的缺口也開始變大。當社會養老資源隨著老人越來越多,逐漸被攤薄。老人的經濟狀況和醫療狀況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下滑。

2,少子話和家庭養老逐漸退出。

日本少子化現象極其嚴重,獨生子和丁克家庭越來越多,3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幾乎沒有。因此,當日本老人退休後,甚至不願意迴歸家庭,因為實際上沒有家庭可以迴歸。日本人65歲退休人群的調查中,有64%的人表示為了獲取生活費而繼續工作,還有24%的老人為了維持社會關係而繼續工作。

3,都市化和熟人社會瓦解。

農村是個熟人社會,而城市是陌生人社會。日本社會高度城市化,在城市中,人際關係越來越淡漠,除了工作關係,其他幾乎為零。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懷念農村的那種熟人社會,有比較親密的親戚鄰里關係,走到哪裡都有人認識。可是,依舊無法避免"出生於鄉下,孤獨死於城市"的命運。

我們發現,日本孤獨死現象的成因,我們發現這些國內全都有,而我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計劃生育。截至 2014 年底,我國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 2.12 億,佔總人口的 15.5%。將來我們可能要面對四五億的老人去供養,這些老人,不光需要養老金,還需要的事陪伴和關懷。

目前,我國老人孤獨死問題還不算嚴重,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因為大多數的空巢老人其實在農村。

我國農村的空巢老人會面臨怎樣的困窘?

1,收入水平底下。

農村老人,大多數沒有退休金,主要依靠務農和子女供養來養老。隨著年齡增大,老人經濟狀況更加困窘,可能生病了都沒有買藥的錢。

2,農村醫療衛生狀況較差。

農村空巢老人,可能面臨無錢買藥的問題,還缺少急救條件。因為較差的醫療條件,老人常常因為經濟問題養成小病能拖就拖、大病能扛就扛的習慣。

3,缺乏精神生活。

在農村,多數老人缺少基本的文化娛樂條件。這對於農村的喪偶空巢老人最為致命。長期孤獨的生活,讓老人失去生活樂趣,產生失落感和空虛感。

這些困窘,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

在農村,我們常常會會問到老人身上的惡臭,大家管這個叫"老人味",其實就是長期不洗澡造成的。老人不洗澡,一方面是沒有洗澡的條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如果洗澡有可能造成感冒、摔倒等問題,給他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難。

在另一些新聞報道中,我們發現空巢老人甚至為了不給外出務工的年輕人添麻煩,會選擇在他們回來時自殺。有的不孝兒女甚至說"我就請了幾天假,你怎麼還不死?"

尊老愛幼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但老齡化的問題必須踏踏實實拿出辦法動用社會力量才能解決。期待每個老人都能有個安定和諧的晚年。


歷史知事


在回答“日本成孤獨死重災區,下一個會是中國嗎”這個問題之前,跟大家講一個故事,是一個在日本留學的朋友親身經歷的故事。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他剛好放假,在出租屋的閣樓上坐著看書,風吹的很愜意,但是隨後也飄來了一陣腐臭味。我這個朋友覺得不對勁,叫來了房東,房東上來之後很平靜的打了一通電話,是給當地管理委員會打的。後面來了一幫志願者,進入了房東鄰居家,才發現隔壁的老人死在了家中,據說已經死了半個月。當天晚上就又來了幾個人把屍體搬走了,朋友說這種人在日本叫做“抗屍人”。



朋友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情緒波動較大,但是從他的言語中能夠聽出當地居民對這種情況的不以為然。聞到臭味時的平靜,志願者闖進屋子查看,晚上有專人來搬走屍體,這些事情在日本已經司空見慣。

“孤獨死”是日本特有的名詞,因為日本的老齡化十分嚴重,兒女不願意與老人生活在一起,或者說老人不希望贍養父母。日本的普通老百姓跟我們一樣有些車貸房貸,但是日本近年來的工資水平嚴重下滑,很多人在專職工作之外還要找幾份兼職才能支撐起整個家庭。日本人養活自己兒女都已經很難了,所以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在老人身上,別說回家看看了,就連一通電話都不願意打,之前日本記者做過一個調查,接受調查的年輕人中有一半以上一年回一次家,六成以上一個月給家裡只通一次電話。兒女的冷漠也成了日本老人“孤獨死”的原罪。



那麼中國老人會步日本老人的後塵嗎?其實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老人獨自死在家中,但是這種情況很少,類似的新聞也很少。因為中國的老齡化程度還沒有嚴重到日本那個程度。而且中國人講究“大家庭”文化,就是兒女再忙,也要跟家裡保持聯繫,否則就是不孝。而且中國的老人喜歡幫助子女帶孩子,每天個孫子孫女待在一起,這是日本老人享受不到的天倫之樂。


現在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所以有人預測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孤獨終老,但實際上獨生子女的家庭會因為孫子孫女的誕生而被重新聯繫到一起。簡單點說就是你不孝順不管我沒關係,但是我必須要看我的孫子。正是因為這種“大家庭”文化,中國“孤獨死”的老人,將比日本老人少的多。


國際視角淺說


孤獨死,孤獨終老已經不是新聞,這些症狀已經在國內顯現,我鄰居的母親獨居,死在房中半個月才被發現,她有四個子女,平時各忙各的,剛好趕上十一放假,孩子們都出去旅遊了,旅遊回來太累就沒去看望老人。孤獨死,孤獨瘋,因孤獨自殺將成為社會問題。


段王67507454


我認為,有一天我老了,自己連做吃的都做不了,那我就是一個廢人了,還不如去找馬克思去了。免得給子女給他人給社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是不是有些悲觀。我看過很多子女不孝的,老人真的很可憐,看不下去了。就算子女很孝順,就一個孩子,生活工作壓力又大,有孝心也沒時間孝敬,到了真正動不了那天我就這麼想的,至少現在是這麼想的,但也不一定,也許到了那個時候又改變現在的想法了。哈哈哈


許願147285115


什麼是孤獨死?早幾年的時候,這是日本特有的一個名詞。指的是那些孤寡老人,在身體沒病的情況下,因意外猝死在家中,直到很多天之後才被人發現。

1970年,日本正式進入老齡化國家的範疇。也是在1970年,日本發現了第一例孤獨死的老人。到了2016年,僅一年時間,日本就發現了4287例孤獨死的老人。

截止到2016年,日本總計發現了4萬多例孤獨死的老人。對這4萬例孤獨死的老人做了統計之後發現,平均下來,從死亡到被發現一般需要20天左右。20天時間,有的老人身體已經爬滿了蛆蟲。

為何會有這麼多的孤獨死的例子哪?這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嚴重老齡化的國家。截止到2018年9月份,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有3500多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27.7%,老齡化程度位居世界第一。

有句話說得好,再小的數字乘以14億將會變成一個很大的數字,再大的數字除以14以後變成一個很小的數字,日本也是這樣的。由於有龐大的老齡人口做基底,因此發現這麼多例孤獨死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孤獨死案例,和日本本土文化脫不開關係。


從社會因素來說,社會參與度不足。對於日本來說,65歲已經達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根據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有56.7%的人表示願意繼續工作。(調查對象為60~64歲之間)

但是實際生活當中,只有20%左右的人可以找到工作。也就是說,中間有將近40%的缺口。當然,對於56.7%願意繼續工作的老人來說,有60%左右的是為了賺生活費,20%左右的人是為了維持社會關係。

注意,這裡有一個特別的詞——繼續維護社會關係,可惜日本的情況不允許這些老人繼續工作。因此日本老人退休之後被迫退出社會,這才有了孤獨死。

從家庭情況來講,無法彌補社會參與度少的問題。一般來講,如果說上面的社會參與度無法達到時,能夠從家庭方面得到彌補的話,一般是不會出現孤獨死的。

舉個例子:比如一位退休的70歲的中國大媽,由於身體不好無法繼續工作。但是家裡面有孫子,平時帶帶孫子,晚上去跳廣場舞。這就是用家庭彌補了社會參與度。


但是在日本,未婚化以及少子化的不斷加速,家庭的規模越來越小。原來的五口之家(兒子、兒媳、孫子和老伴),有可能只有兩口(自己和老伴)或者是一口(自己)。

從個人因素來講,自我封閉缺少交流溝通。在日本的文化當中,一般認為請人幫忙是麻煩別人。因此前往旅日本旅遊的時候,總感覺人與人之間比較冷漠。

如果恰巧幫助了某個日本人,那麼這個日本人一定是點頭哈腰的道謝。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日本人一般不喜歡麻煩別人。為了減少和別人接觸,很多老人選擇獨居在家,儘量不外出。

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造成突發意外的時候無人發現,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了,這就是孤獨死。

而反觀我們中國,在2000年的時候,中國也宣佈進入老齡化的時代。就沒有孤獨死嗎?其實看新聞也知道,不是沒有,但是還是比較少。

我個人認為,這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大家比較喜歡熱鬧的氛圍。最不濟,一些獨居的大爺大媽,沒事的時候倒是可以跳跳廣場舞,結識一些舞伴。



時間長了,要是哪天真的出現了意外,這些舞伴也可以伸出手拉一把。至於一些人提出的疑問——中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孤獨死的重災區?

我認為,中國將會出現越來越多有關於孤獨死的報道,畢竟基數在這裡放著。但是,孤獨死的概率來看,中國不會像日本那樣成為孤獨死的重災區,因為文化底蘊在這裡放著。


史之策


孤獨死這不是啥新聞,現在這年月孤獨終老多的是,兒女們為車為房努力奮鬥的工作很少有時間陪自家老人,不奮鬥呈天陪老人是敬了孝可是誰不想兩樣兼得,事實是很殘酷的,其實老人也不希望兒女們沒有出息必須得讓兒女出去奮鬥,人老了能自理就不要拖累兒女們,現在主要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老人還有點多,很多的敬老院是要錢的,北上廣發展得好地區對孤獨老人還好,發展差的地區的孤獨老只有聽天由命了,人人都要老,條件好的就多活幾年,條件差的就聽天由命了,這就是現實


用戶9669028597527


‘孤獨死’~在過去,是人們偶爾閒聊的奇聞;但在現在,卻是人們特別是農村老人普遍面臨的現象。乍一聽,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但卻是不爭的事實。廣大農村大凡具備勞動能力的人都遠出務工,(許多人在城裡買房安家還拖家帶口)。老人不到快斷氣的那一刻,是絕對不會把孩子叫回家的……悲情的是:老人快不行了,千里之外的孩子趕回家中看活著的老人最後一眼,可老人就是拖延時日斷不了那最後一口氣;孩子請假期限將盡……抱怨連聲;待到孩子趕回單位、工廠、或工地時……老人去世催回的電話打來。

日本的社會制度決定了‘孤獨死’的難題在日本短時期內難以解決。而我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如果國家把生.死問題等同起來,讓親人看活著的父母最後一眼與新兒出生孕婦享受產假同例,那麼′孤獨死’的難題在我國就迎刃而解了。

當然,要實實再再的做好這一工作,還需要大量的後續跟進。比如說:假期工資問題/親屬推諉扯皮拒絕守護問題……法令制定等一整套謀篇佈局……


螞蟻佛心


孤獨死應該是物質高度豐富的副產品。物質越豐富,人與人之間互相有求的情形就越少。例如有了水電氣,人們不再需要外出打柴、買媒和灌煤氣兒。有了電視、電腦手機,人們不再需要去影院劇院,坐在家裡就能夠欣賞各式各樣的文藝節目。而外賣的出現,使得人待在家裡就可以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包括吃的喝的。還有,以往需要去單位和銀行開支的情形,現在一個手機即通通搞定。試問,還需要跟別人聯繫才能活下去麼? 不需要了。我們國家雖然也走在這樣的路上;但由於物質相對還不夠豐富,很多人想吃的、想去的,都還在努力之中,因此就相對存在與外界和他人之間較多的聯繫。所以那種稱為孤獨死的東西,暫時還沒有我們的事兒。


響箭6


我認為中國出現孤獨死是遲早的事,原因很簡單,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只生一胎的原故,純女戶家庭即將滅絕的事實擺在眼前,孤獨的老人越來越多,特別是60後這批人,執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只生一胎,現在開放二胎他們已經生不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孤獨老人,孤獨死也在所難免,希望國家辦養老院,把這些為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做出貢獻的人善養起來,讓他們安享晚年。


用戶9325576933475


我認為“孤獨死”是精神層面上的多,比如把一個人放在孤島上對外沒聯繫,但物質生活一應具全,時間長了就感到孤獨,物質生活取代不了精神上的孤獨。時下普及手機時代,人際交往逐漸減少,最多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問候一下。而面對面交流少之又少,別看當面交流那是一門學問。面對面可以查顏觀色,喜怒哀樂一目瞭然。可以觀查對方的情緒波動,掌握交流語言表達方式。但是你看現在從小學生到老年人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從早到晚,公交,地鐵上都在看手機,有的走在路上低頭看手機能直接往樹上撞,過馬路毫不客氣地往車上撞。這說明時下人與人之間交流少了,從小就自我培養出來孤獨的現象,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國家的政策不斷完善,關懷老人已經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我想我們國家不會出現大範圍的問題出現,這是從政府所採取措施而言,所以不必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