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純院士:看清區塊鏈的技術難點 應用前景和監管要求

推動區塊鏈創新發展,在其技術研究、產業應用和監管服務等方面都存在許多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那麼區塊鏈技術當前有待突破的難點有哪些?我們要發揮區塊鏈賦能產業升級的作用,那麼其最重要的應用場景在哪裡?我們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範,那麼當前區塊鏈監管面臨的挑戰和應對之道分別是什麼?

陈纯院士:看清区块链的技术难点 应用前景和监管要求

圍繞這些問題,記者10月31日在浙江大學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陳純。10月24日,陳純院士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會上就區塊鏈問題作了彙報,並談了意見和建議。

聯盟鏈存在四大技術難點

“區塊鏈+”要解決鏈上鍊下協同問題

陳純認為,在技術研究上,應爭取區塊鏈技術發展主動權,大力發展國產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平臺,加速建設底層平臺、業務應用等相關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聯盟鏈是中國區塊鏈發展的重要趨勢和研究熱點。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讀融合,讓“區塊鏈+”運用於民生領域,發展聯盟鏈有著很強現實意義。陳純認為,聯盟鏈當前存在四個方面急需突破的核心技術。

一是高性能關鍵技術。在大規模應用或出現大數據量的情況下,區塊鏈性能會急劇下降。公有鏈目前每秒只能處理幾十個節點的數據,但國內領先的聯盟鏈技術目前每秒可處理上萬個節點,而在“雙十一”高峰期阿里雲每秒要處理30多萬個訂單請求,因此高性能是區塊鏈亟待解決的問題。陳純表示,為了支撐大規模多種網絡結構組網,需要實現高性能的共識算法、高效智能合約引擎,新型共識機制等技術突破。

二是安全隱私關鍵技術。要全面支持我國的加密算法和標準。商業應用需要平臺支持對業務數據的隱私保護,實現交易可驗證但是不可見。還包括節點密鑰管理和數據加密存儲,防止文件被篡改等。

三是高可用性關鍵技術。如括動態成員的准入機制,以及節點失效後的快速恢復機制,不能整個系統停下來加節點,而應是實時動態的。還包括聯盟自治管理機制和高效的熱備切換機制。

四是高可擴展關鍵技術。聯盟鏈要應用於更多場景,就必然需要支持多種編程語言的使用,支持多類型、多組織形式的數據可信存儲,支持跨鏈協同等。

陳純還提出,如果區塊鏈要服務於各行各業,即實現“區塊鏈+”,而且要大規模應用的話,還應解決鏈上鍊下數據協同的問題,即如何實現區塊鏈和所有傳統的可信信息系統數據的關聯性和一致性。

“區塊鏈自2009年誕生,發展至今不過10年。區塊鏈技術目前僅僅是個開始,很多方面都遠未成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陳純說。

區塊鏈讓數據也不用跑

賦能生產生活各行各業

談到區塊鏈的產業應用,陳純首先提出,中國和西方經歷了兩種不同的路徑。在西方,區塊鏈源自比特幣這一金融創新,其後向其他行業的滲透也基本上是由金融創新拉動的。在中國,區塊鏈對各行各業的賦能效用在一開始就十分顯著,並不依賴金融行業的帶動。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以來,聯盟鏈在我國金融、民生、政務、工業製造等諸多領域都有了落地應用。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區塊鏈如何為數字經濟模式創新,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供支撐。”陳純說。

陳純介紹了當下區塊鏈應用的若干案例。比如,全國已有491個城市的住房公積金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聯接起來,大大方便了人才頻繁流動的大環境下人們辦理公積金業務的需求。又如,有的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信貸業務,企業的訂單、應收款項等數字憑證也可作為貸款抵押,鏈上業務運作效率相比線下運作提高近80%,也顯著降低了成本。

“浙江深入開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讓群眾少跑路,數據多跑路。區塊鏈技術則可以讓數據也不用跑路,將帶來更加便捷的政務服務。”陳純說,實現大規模的公積金數據跨城市共享,如果沒有區塊鏈技術,可能就要組建集中管理數據的部門,建設集中存儲數據的物理空間;而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數據留在各個城市,只通過智能合約同步到相應節點。

“我們要充分認識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積極探索和拓展技術落地,重點分析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的業務痛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度,共同建設更加完善的產業應用生態,努力使區塊鏈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支撐技術。”陳純說。

正確使用才能發揮價值

積極探索區塊鏈監管新模式

在採訪中,陳純著重強調了探索區塊鏈監管技術和政策的重要性。

“沒有一個好的監管,就像馬路上沒有一個交警,或者沒有紅綠燈。”陳純說,可能有的人本能地覺得最好不要警察,不要有紅綠燈,車子可以開得更快,事實上沒有監管的馬路是寸步難行的。

陳純表示,公有鏈因其分佈式、不可篡改、不可刪除、低成本的特點,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可能被用來傳播有害信息,帶來很大的監管挑戰。

“任何一個好的技術或者工具都需要被正確予以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區塊鏈技術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純說。

陳純表示,區塊鏈作為重要的底層基礎設施,在其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應強化對區塊鏈平臺及應用的安全評估,提升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的合規性和規範性,協助建立健全區塊鏈監管體系,強化區塊鏈監管能力建設,共同探索區塊鏈監管新模式,實現監管技術的升級和提效,並降低監管成本,確保產業發展與監管並行,為區塊鏈技術的健康發展創造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