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人人有学上 家家有希望

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山大沟深,贫困面广。全县有各类学校103所、在校学生42955名,在校生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达12176人,4个学生中差不多就有一个是贫困生。

教育,对每一位墨江人来说,是心中最为沉甸甸的希望!对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每一个家庭来说,教育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通道。对集“贫困、民族、山区”于一体的墨江县来说,教育更承载着摆脱贫穷、斩断穷根的重任!“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一场教育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正在墨江大地全面打响。

墨江:人人有学上 家家有希望

校园

扶:从“人人有学上”迈向“人人上好学”

走进联珠二中的校园,“书香养得锦绣文,活力生出鸿鹄志”的办学理念镌刻在门上,“在行动中改变自己,有进步就是好学生”的标语格外显眼,郁郁葱葱的树木,鲜花盛开的花坛,“会说话”的文化墙,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显现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功能,无声地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发展方向。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一系列设施,让人不禁感叹一所农村中学如此现代化。

联珠二中校长丁平坦言,农村的孩子和城区的孩子一样,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红利。

为确保教育公平,墨江“端平一碗水”办教育,在条件均衡上实现新突破:2014至2018年,投入资金3亿元用于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运动场、学生食堂、浴室、厕所等建设,项目涉及全县69所学校,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2017至2018年,投入近1亿元资金实施校园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文化工程,补齐了20条办学底线。2014年至2018年,投入资金4373万元,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比例达到90%以上,中小学实验教学配备达标率达95%以上,中学、中心小学实验开出率达98%。

除了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墨江更加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每3年轮训一次中小学教师,每年推荐50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研修培训;每年选派5名校长和10名骨干教师赴上海培训。同时,积极实践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评选制度,认真做好每三年一次的“十大名师”和“十佳校长”评选工作,实行名师带年轻教师制度,对所认定的省、市级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评优晋级时给予优先考虑。“十三五”期间,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

从改善办学条件,到提高教师水平,把教育扶贫的账算得很细,因为只有“软件”和“硬件”都得到提升,才能够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为均衡的教育。2019年4月,墨江通过了国家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评估认定。

助:上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在墨江,确保每一个孩子完整接受义务教育已成为一种共识。

近年来,墨江集全县之力,大打教育扶贫攻坚战,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夯实“5+1+1”工作举措,在控辍保学工作上出实招,在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上下功夫,有力保证全县每位贫困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墨江:人人有学上 家家有希望

课堂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严格落实“四包”责任制(乡镇领导分片包干、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全面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有效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健全贫困户子女就学情况信息台账,对辍学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及时开展劝返工作,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通过各项扎实有力的措施,全县所有贫困村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9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均达99%达到以上,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全员资助,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学生资助5个全覆盖,即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农村义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城乡义教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中职学生免学费全覆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职、大学本专科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全覆盖。2019学年春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12176人,资助金额1717.32万元;落实2018—2019学年雨露计划资助金额544.1万元,惠及学生1789人。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而辍学、失学。

扶贫断贫困,教育铲穷根,教育扶贫给墨江脱贫攻坚注入了持续动力,托举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心怀梦想从这片红土地起步。

云南网记者 包涛 通讯员 李颜 邓起文 李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