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危险的敌人,是他自己的口舌。

一个人最危险的敌人,是他自己的口舌。

不在别人背后搬弄是非,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修养。八卦事避免不掉的,八卦是一定要的,但可以追求比较有品味的方式来八卦,而不是到处在别人背后说坏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意思是一句给人安慰鼓励人的话,可以温暖三个月的冬天,而一句不合时宜的伤人的话让人在六月夏日也觉得寒冷。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语”结善缘,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谜面,这句话本是俗语。《增广贤文》的原文是“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意思是讲话要合时宜,不要恶意中伤别人。

人的优雅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人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用嘴伤人。

我们的不自由,通常都是来自于,不良情绪的左右。

其实,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更是一种智慧。

遇到急事时,慢慢地说,沉下心思考,不急不躁说清事实。

遇到小事时,幽默地说,善意的提醒,用句玩笑话讲出来。

遇到没有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措辞严谨的表达,会让他人感受到你的信任。

遇到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纵使你有倾诉的欲望,别人听了也会有心理压力。

遇到做不到的事,不要轻易承诺,言必行,行必果,他人才会真实的相信你。

遇到别人的事,请小心地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安全的距离,不要随意评论判断他人的事。

懂得谨言慎行的人,往往比他人多了一分谨慎和尊重,也更让人愿意去打交道,沟通交流的过程不仅能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谨言慎行不是压抑、克制自己,而是要懂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寻求更好的沟通方式。

孔子说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其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就是指说话,考虑是否诚恳;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怎样请教别人;要发怒了,考虑是否有后患。

一次,孔子到周国游览,前往瞻仰周太祖后稷的庙宇。庙内有一铜铸的人像,口上被封了三层。铜像背后刻着铭文,这样写道。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有时候,你以为你的言语无伤大雅,殊不知给他人带去的是长远的祸患;你以为没人听到你的言语,殊不知神正在监视着你。

现如今,网络世界里有太多的键盘侠大行其道。他们拿键盘当宣泄口,肆无忌惮地用文字语言指点、嘲讽、谩骂、攻击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和事。不考虑后果,只为逞口舌之快。

“口是何伤?祸之门也。”说出口的话,泼出去的水。稍不注意,这水很有可能就化身为一把带有温度的利器,浸蚀着他人皮肤,残存为长久的苦痛记忆。

但同时,这“水”也可以化身幸福之水。就像铜像上的铭文所言:“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张口说话如果能做到慎之又慎,相应地,我们的言语就会是福之根源。

说话,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同时,它以是一门学问,一种智慧。

孔子在观赏完铜像铭文后,回去这样告诫他的弟子。

“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想要避免言行祸患,立身行事之时,就要时刻保持警惕,如同处于深渊边缘,如同在薄冰上行走一般。

言行可大可小,可轻可重。存着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语表达。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说话总是夹枪带棒,不顾他人的喜好和感受,言语不分轻重,逞一时口舌之快,过后还要美其名曰“心直口快”。

他们可能本身没有恶意,但说话不思后果,往往倚仗着他人的容忍和谦让,逾越了分寸,摒弃了原则,总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时日久了,就想把他们直接锁进自己的黑名单里。

口无遮拦和性情直爽是两码事,关系再亲密的人,也有自身不能触犯的雷区。

“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永远不要低估言行带给一个人的影响力,说话做事要谨之又慎,适当地考虑后果再行动。

再坏的脾气都不要用最难听的字眼宣泄出来。毕竟,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我们要做一个有品味的人,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短长,静坐常思己过,闲坐莫论人非。

一个在别人背后搬弄是非的人,经常有着不健康的形象。是因为他心里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他因为心里恨人,才会出口伤人。他“好说谗言”,是因为专顾自己,不理会别人的感受。水中照脸,彼此相符。人与人,心也相对。我们做事情应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无论何事,我们愿意人怎样待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待人?

在电视剧《麦香》中,陶二兰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先是在天来牺牲后,挑拨天来的兄嫂与麦香争天来的抚恤金。后又故意把天来牺牲的消耗告诉麦香的女儿,弄得她们母子不和。后来,又因她挑唆表嫂,使她的姑父因得知天来的死讯而病故。这种人真是害人不浅啊!

笑话人的人,一般都是浅薄的人。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比别人优秀。他不懂,人没有天壤之别,自认为聪明的人,其实是最愚蠢的人。

笑话人的人,一般都是嫉妒心很强的人。怕别人比自己强,气人有,笑人无。想拔尖出头,得到尊重。他不懂,要别人尊重你,要首先懂得尊重别人。

笑话人的人,一般是心胸狭隘的人。谁得罪他,他会把谁喷的臭不可闻,甚至恨不得毁了别人的前程。他们忘了“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

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自尊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尊重别人。智者都是心胸开阔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尊重人。“将心比心”,去善待身边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的尊严。

做人要给自己留后路,谁都有难念的经,谁也不会完美无缺,都有无奈,没有人保证一生得意,说不定有一天,拉你一把的,正是你嘲笑的人。

谁都不容易,所以,不要搬弄是非。要把“喷人”变成“爱人”。一个笑容,一句温馨的话,可能会温暖别人的一生。

中国有句俗话:“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意思是说,别人有缺点,有不足之处,你可以当面指出,令他改正,但是千万别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这种行为,不仅会令被说者讨厌,同样也会令听者讨厌,甚至事情可能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佛说:“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意思是
不寻求他人的过失,也不举发他人的罪过,远离粗语、悭吝等恶业,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要珍惜当下,宽厚待人,任何人都不会长生不老,当我们告别这个世界时,不应该留下仇恨和遗憾,应该无牵无挂的平静离去。

碰在一起就是有缘,我们要学会用虔诚的心,去感恩身边的人、尊重身边的人,珍惜每一天,珍惜大家一起走过的岁月。

谁都没有资格嘲笑谁。做人做事要给别人留余地,给自己留后路,敬人等于敬己,这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可有些人就是习以为常:哪个背后不说人,哪个背后不被说。好像这是理直气壮的事,这真是颠倒黑白,香臭不分!在这种荒谬的理论下,生出多少是非,惹出多少麻烦,损坏了多少好人的名声。都说“人言可畏”,指的就是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

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到不传谣不信谣。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想收是收不回来的,一定要想好了再说,男子汉大丈夫要一言九鼎,对自己说的话要负责任。

在现实社会中,要远离像陶二兰这样的人,这样就能过几天安静的日子了。

人的一生很贵,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快乐自己。人的一生很短,别在不喜欢自己的人那里丢了快乐,又在喜欢自己的人这里辜负了快乐。

不说,不等于糊涂,不反驳,不等于承认,不反抗,不等于胆小。

那些不经常发脾气的人,才是最有脾气的人。

因此我觉得,懂得沉默的人,往往不好惹,因为他们沉得住气,更因为他们已经憋了很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越是不说的人,内心越清明。不说不代表看不懂,很多时候只是觉得没有说的必要而已,看透不说透,才是很多人成熟的标志,只是总有人把这种气魄当成所谓的懦弱。

有些人不愿意争,不是争不到,而是觉得没有争的必要,有些东西不争也是自己的,有些东西争了也没用。

越是不说的人,内心越清明,遇事才能稳住脚步,反而是那些及急躁躁想要争个你输我赢的人,才容易因小失大。生活本就存在矛盾,避免矛盾才是最好的办法。

所以说,懂得沉默的人,往往不好惹,因为他们虽然不说,但是他们内心比谁都清楚是非曲直。

懂得沉默的人,底线越明晰。一个人的底线,是自己默默守护的,而不是说出来给别人听的,懂得沉默的人默默守着自己的底线,和那些喜欢说出口的人不同,他们的底线从来不改变。

爱炫耀的都是内心空荡的,所以才希望从别人那取得安慰,爱抱怨的都是生活无能的,所以才希望从别人那得到慰藉,可是懂得沉默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什么是自己最应该保护的,其余的你想拿去可以,只要没能触及他们的底线。

因此,懂得沉默的人,最好不要惹。

没发过脾气的人,不是没有脾气

懂得忍的人都有大智慧,有些事争来抢去没有意义,还不如自己吃亏一点避免摩擦,只是有些人得寸进尺,总觉得没有脾气的人就是好捏的柿子,等到自己吃亏的时候,才知道对方不是纸老虎,是真老虎。

没发过脾气的人,喜欢把心情藏在心里,有什么事自己化解,有什么矛盾自己道歉,脾气好不是没脾气,而是他们明白敬人一尺的好处,就是给自己减少麻烦而已。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靠自身撑起来的,所以没发过脾气的人,不是没有脾气,只是愿意给你一点面子而已。

沉默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修养,但是修养不是成佛,所以会有喜怒哀乐,若是不惹,便像尊佛,若是招惹,也能成魔。

懂得沉默的人,往往不好惹,他们没你看的那么懦弱,也比你想象中有志气的多,因为经历,所以沉默,因为沉默,所以强大。所以修好自己,与人为善,也是保护自己。

无论任何时候,一个人再好在某些人的眼里也只是廉价,恰好他的不好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无价之宝。

所以,有时候,喜不喜欢与你好不好没有关系。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了快乐,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他不是对的人。

有时候,你无数个回眸未必换来一个擦肩而过,无数个小心翼翼未必换来一个笑颜,无数个默默痴等未必换来一个转身。

有时候,你苦心经营的,可能是别人不屑一顾的;你真情以对的,可能是别人嗤之以鼻的;你讨厌憎恨的,可能是别人捧在手心里的。

所以,如果,不喜欢,再怎么努力都是跳梁小丑,即使你拿出天使的心,也终究换不来天使的礼遇。

喜欢你的,远隔万里也懂你;不喜欢你的,近在咫尺,也看不见你的真心。

所以,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为什么,所以也不必问为什么,就像两条平行线,注定不会有交集。

就像徐志摩的《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何必因为别人喜不喜欢,拂了自己的心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若不苟同,淡然转身就好,依旧岁月静好,我心安然。

不必苛求,不必勉强自己,更不必去讨好,用尊严换来的是施舍,没有尊重。

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这个世界最笨的事情是,企图感动一个不喜欢你的人。

这个世界最傻的事情是,跑到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问为什么。

这个世界最蠢的事情是,被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做自己就好,总有人发现你的好,总有人懂你、宠你、爱你。

只有做自己,才会遇到那个同频率的人,那个人才值得你坦诚相待,赤诚以对,你才是最舒服的自己,最对的自己,不拧巴的自己。

真正的知音,有着灵魂的默契,是彼此的坚信与笃定。

真正的爱人,是灵魂的相守,你的好你的坏,在他的眼里都是独一无二。

真正的喜欢,无需委屈自己。一个人,最好的活法是在懂自己的人群中散步,懂我的无需解释,喜欢我的无需讨好,爱我的无需屈就。

懂,是最深情的语言。一个人,最对的活法是做自己,不讨好、不低眉、不勉强、不死磕 ,宁愿抱憾,也不违心;宁愿孤单,也不屈就。

爱自己,是最美的事业。一个人,最好的心态是去留随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的人注定是来给你上课,有的人注定是来爱你。

释然,是最美的心境。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很多问题。不被贪婪所诱惑的人最没有负担的,因为没有人与他结怨,他也没有心机和别人计较,这种日子最轻松,这样的人生也最快乐。选择其实很简单,往自己心里感到踏实的地方走就不会错。日子因为爱而博大,因为爱而温馨,因为信任而厚重。

不该说话的时候闭上嘴,才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最大的修行。希望永远不被恶言恶语伤害,也希望,永远不要去用恶言恶语去伤害他人。

作者;青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