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短短几年就超越十几年的百度,拼多多也同样短时间赶上京东,为什么?

大雪如涛风如刀


第一

头条应该是和微博比

第二

拼多多什么时候超过jd的?


神天天无聊


严格意义上来说,今日头条不见得超越了百度,拼多多也并没有赶上京东。今日头条和百度很类似,都是依靠广告业务获取利润,从流量上看,今日头条已经超过了百度,从技术上看,百度的技术还是比今日头条强大很多,并且今日头条虽然目前估值很高,但是估值不代表市值,小米的市值和估值还差了一半,如果头条上市,不见得能够超过百度,我认为估值其实存在投资机构操纵吸引接盘手的嫌疑。 而拼多多赶上京东的说法也不准确,拼多多的流量确实已经超过京东,但在口碑、交易额、产业多元化以及市值上和京东都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不可置否的是,以今日头条、拼多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远超曾经的BAT和其他老牌互联网,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高效的信息传递

在早期的互联网领域,受限于基础设施和通讯技术,信息传递速度很慢,像腾讯、阿里这一类的巨头在开拓市场中也遇到很多困难,用户积累速度相对比较慢。 而头条、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建立时,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通道已经相当完善,用户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将有关APP、企业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这一批企业用户积累速度远超老牌互联网企业,很快就能在流量上追平京东、百度等。


雄厚的用户印象基础

除了第一点提及的信息基础,头条、拼多多之类的互联网企业更完备的产业基础,更确切来说是用户基础。例如拼多多所从事的电商,在淘宝、京东的年代,公众对互联网和电商具有极强的不信任感,随着京东、淘宝的扩大,群众对电商网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拼多多之类的后入者进场面临的信任危机削弱了很多,今日头条也存在类似的便利。


完善的融资市场

在早期互联网领域,类似于BAT三巨头之类的企业融资难度都很大,马化腾还想过卖掉QQ,阿里还面临过倒闭,当时融资渠道稀少,市场资金匮乏,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削弱融资市场的作用。 现在融资市场相对已经完善,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融资难度下降很多,仅仅是腾讯、阿里每年投资的金额就已经十分庞大,新兴互联网企业现金流更加良好,有足够的资金补贴,开拓市场、完善业务。


嚣张说热点


这就是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时刻保持高度警醒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公司运营

今日头条母公司叫字节跳动。字节跳动之所以能够这么成功和他们超强的产品及运营能力有关。字节跳动的产品包含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Faceu,以及之前被封杀的内涵段子。这些视频主打青少年人群,这些人群追求趣味性,爱传播。这致使字节跳动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获得数亿用户,并保持高度的活跃度。

拼多多能在淘宝和京东的狭缝中间成长起来,确实是一个奇迹。拼多多以拼购为定位,下沉到农村市场,以物价便宜为最大的买点。拼多多以邀请别人拼购的形式,再加上腾讯微信的大力支持,在一两年内,经常会有朋友邀请砍价,推广速度极快,推广成本极低,从而俘获了大批用户。并且实现上市,在中国电商市场挣得一席之地。

2、资本支持

公司产品定位清晰、运营能力强,除此之外,还有少不了资本的大力支持。在中国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下,这两家公司都得以迅速扩张。

总结

两家公司现在做的很好,但是不代表将来也会很好。字节跳动需要持续不断的内容创作,需要经常的内容创新,创造新鲜血液。拼多多则需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以及盈利能力。

短暂的市值并不能代表一切,持久的创新才是永恒之道。


MiLi视频


头条超百度是实打实的,拼多多超京东是虚的

根据分析,字节跳动2019年上半年的广告营收超过了百度。与2018年相比,今日头条在中国移动广告市场总收入中的份额增长了近8%,而百度的份额下降了近6%。

2019年,头条目标收入1000亿,而百度收入可能会下滑,去年收入是1023亿。

之所以头条会超过百度,是因为头条改变了移动端广告投放方式。

如今,搜索引擎已失去了作为广告商信息传播的核心地位,今日头条和微信等平台的竞争“撼动了百度的主导地位。

虽然搜索,百度依然是第一,但是现在搜索广告很少了,主要模式已经变为头条的精准投放为主。

所以,头条对百度的超越,是实打实的。

反观拼多多对京东的超越,则是有水分的。

目前拼多多的超越,只是用户数和市值,真正的盈利能力则完全没法比。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京东营收2714亿,经营净现金流是235亿元,拼多多营收118亿,经营净现金流只有26亿元,真要打补贴大战,拼多多会熬不下去的。前几日淘集集曝出资金链断裂,每月亏损2个亿,就是因为疯狂烧钱补贴。

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净利润亏损28亿,每个季度亏损都在10个亿以上,如此下去,拼多多还能支撑多久?

所以我认为拼多多对京东的市值超越只是暂时的,只是资本的一时青睐,而无法持久。京东凭借自己的实力,最终会战胜拼多多。


赵冰峰财经


这个就说明中国经济有活力,财富的阶层流动性还非常大。

1、说明宏观经济有活力,有创新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由企业为单位去实现的,如果没有新的企业诞生,那么就意味着宏观经济是一潭死水,经济丧失了活力,也很难会有新的技术和模式诞生,意味着社会创造的财富是停滞的,比如台湾,我们知道台湾的企业家就是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第二个就是台积电的郭台铭,除此以外就不知道了,这些人都是很有时间年头了,台湾始终没有新的企业诞生,这个就意味着社会创造的财富是静态的,生产力是停止提高的。

再说日本,日本企业也是我们以前不停学习的,特别喜欢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特别喜欢他们的细节和执行力,日本的经营之神、经营之圣都广受追捧,但是最近这十几年有新的企业家起来吗?没有!还是那些位置被以前的企业占着,没有新的企业起来,所以日本的经济是没有活力的,日本的创新能力就比较差。

话说中国,有1984年诞生的联想、万科、海尔,也有1987年诞生的华为,也要1992年诞生的复星集团,有1994年诞生的三一重工,有1997年诞生的网易,1999年诞生的阿里巴巴,有2001年成立的海康威视,2004年诞生的蒙牛,2007年诞生的融创中国,2010年诞生的美团和小米,有2011年成立的宁德时代,2012年诞生今日头条和滴滴,2015年诞生拼多多。

中国总是在你认为没有机会的时候,又不知道现在诞生的哪家企业会在三五年之后成为一家巨头企业,这些不断诞生的企业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

2、说明财富阶层一直在流动

不断有新的企业诞生,老的优秀的企业变得更强,新老企业有序的共存,共同做大经济的增量,每个企业都有大量的员工,每个企业都有无数的上下游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他们的不断壮大,连带着员工、上下游产业链的员工共同赚钱。

这种财富就是流动的,社会就不会固化,底层的人都有机会往上流动,这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结构,也是健康的经济结构。因为我们不必去抢他人的饭碗,我们只需要去发现和创造新的经济大陆,让大家都受益。

我们很难想象,或者也无法承受这样的一天:不再有新的企业诞生了,现存的企业都是很早之前创立的企业,财富都是存量的竞争,你要过的好,那么就意味着我过得不好,这个时候的社会就会是一种丛林的竞争法则,因为是零和博弈,社会没有新增的财富,所以只有在存量中进行生死搏斗,存量的搏斗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好比是创业公司,大家做增量,都很有激情,即便有些矛盾也很容易解决,而一旦企业发展速度慢下来了,那么内斗就开始了,有我没你,有你没我。

所以,我们很庆幸,我们每年都会有新的伟大的企业在诞生,这意味着你又有赚钱的机会了!


壹号股权


我看产业18年,总结出一个规律,每一代新生企业都是以十倍速率干掉老模型,然后占领市场大约十年时间。

例如马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势力,18年前提出“让天下生意不难做”,试图取代传统零售业和流通贸易。

马云和十八罗汉在杭州别墅的歃血为盟,当时传统势力并不当回事。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阿里巴巴集团崛起,短短十几年超越了几十年的零售业。

一旦打下了江山,只要战略上不出很大错,一般全盛时期能达到十年。

下一代商业模型也是以同样的速度颠覆如今的模型。

百度是BAT时代的产物,特征是搜索框,需要输入——用户找信息。

今日头条是无线的产物,用户输入不方便,干脆连输入都省了——信息整合,送到用户面前,充分满足用户“越来越懒”(今日资本徐新语)的特点。

这个特点不是百度忠实的70后用户的,而是新生代95后、00后的。今日头条是为他们而生的,百度不是。

同样的道理,京东的玩法越来越不讨三四线用户的喜欢,显得太旧太笨太重。拼多多的打法是极端下沉,也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令京东感到吃惊,甚至京东自己也想学拼多多,也夹在自己是否有战略定力的困惑中。

其实跟战略定力没有关系,用户群变了,巨头跟不上细分人口群的变化。当用户年龄增长,细分人群变成主流客户群,巨头就失去了自己的份额,被更适应用户的新玩家打败。

这种被击败的速度,就像当年他们以新生代形象击败其他传统势力一样,迅雷不及掩耳。

看着春晚上TFboys和吴磊日益成熟的脸庞,感慨着往日不再,时间是世界唯一且永恒的维度。她创造着一切,又在摧毁着一切。


互联网产经价值


今日头条能在短短几年里超过几十年的百度,在于百度自身不思进取和今日头条打造了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样一个商业的模式,通过自媒体产生内容,进而产生搜索,头条已经在搜索上布局,已经在逐步吞噬百度的市场份额。另外百度这些年内耗不断、没有革命的产品出现,百度推出的产品要么被收购,要么做不起来被内部pass掉。比如说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这些年来百度唯一拿得出手的产品,只有百度搜索。百度搜索能够稳居我国市场份额第一,核心原因是谷歌退出了我国市场,在谷歌还没有退出我国搜索市场时,百度的市场份额和谷歌相差其实不大,其次是因为没有其他革命的产品推出,直到头条的崛起头条,头条通过做大内容,如短视频,长视频,文章、问答等各种题材的内容,然后再加上千人千面的推荐机制,现在的头条系的在线时长已经非百度可比,另外头条也在布局搜索,所以说未来百度能不能在搜索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是个未知数,我不太看好百度。

拼多多几年已经接近达到京东几十年的成就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完成了一个壮举:成立不到3年即完成了IPO,现在的市值超越百度排名我国互联网公司上市企业第5,拼多多确实是一家成长非常快的公司,说其超过了京东,现在还不好说,拼多多的GMV超过了京东,拼多多能够成功,用一个词来概括,用户下沉,简单说就是抓住了四五线和广大农村居民对廉价消费品的需求,再加上通过拼团进行用户裂变,另外资本的加持也是拼多能够快速成长的原因。

拼多多共完成4轮融资,其中腾讯投资了拼多多两轮融资。

  • 2016年3月,由IDG资本、光速中国投资的未透露金额的A轮融资;  
  • 2016年7月,由高榕资本、新天域资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凯辉基金投资的1.1亿美元的B轮融资;  
  • 2016年9月,与拼好货的未透露金额的战略合并融资;  
  • 2018年4月,由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红杉资本中国投资的约30亿美元C轮融资。

互金圈


俗话说得好:“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商场上。正如雷军所说:风口来了,是猪也能飞起来。

咱们今天的问题来了,字节跳动是2012年成立的,而百度是2000年成立的。从时间上来看百度比字节跳动多了12年。可要按市值来说,百度已经没有字节跳动厉害了,要知道字节跳动虽然没有上市,但是保守估计市值是750亿美金起,而百度目前市值则没有500亿美金。


一、字节跳动崛起

我之前就说过,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TPDP这四个小巨头。而字节跳动是其中最有潜力的公司。有没有潜力,不是咱们口头上说算了,咱们可以看看字节跳动下火热的产品矩阵。

1、说直白一点,现在抖音有多火?我相信不需要我多说,如果说以前是文字时代,那么不好意思。抖音已经开启了短视频时代。

2、不仅仅是抖音,还有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以及更多的直播产品等。总之一句话,字节跳动站在了风口之上。

3、百度的优势是什么?那无非是搜索,可现在头条也推出了自己的全网搜索。

4、近日,字节跳动继“多闪”之后,再发力“飞聊”,一梦社交20年,字节跳动会越战越强。


前段时间,百度发布财报之后,市值是大幅缩水。市值一度被美团点评超过,为此王兴提出了用HAT代替BAT。其实无论是从公司整体实力还是说市值来看,百度已经非常疲软了。在我看来,百度衰落是有原因的。

1、如周鸿祎所说,百度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居然去做外卖?最后外卖没成功,卖身。就是百度花精力做外卖的时候,让百度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

2、在PC互联网时代,百度是互联网最有价值的入口。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错失了信息流与短视频,这让百度的影响力下降。

3、百度主营业务是广告,但随着腾讯广告与字节跳动的广告崛起。百度自家蛋糕被分食不少。

综合以上对比,字节跳动之所以短短几年时间崛起。那是因为跟对了势。而百度之所以没落则是因为错误的战略所致!


三、拼多多PK京东?

拼多多仅仅成立4年,但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而且还获得了腾讯的投资。前段时间市值还一定超过京东。在我看来,拼多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超过京东,原因如下:

1、拼多多之所以能崛起,大势方面是得益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因为怎么说呢?京东和天猫都是在PC互联网时代崛起。他们那时候对下沉市场并不看重,而拼多多正是避开了京东与天猫的战线,成功的从五环之外打进来。

2、刘强东“明州案”事件。无论是对于京东的战略部署还是口碑都有很大的影响。

3、传闻拼多多幕后操盘人是当年的淘宝CEO孙彤宇。当年孙彤宇之所以被逼从阿里巴巴离职,主要原因就是和马云等人战略不合。

总得来看,无论是字节跳动还是拼多多。他们都是在对的时间,做了一件对的事。不然哪有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四小巨头?


春公子


3.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2018年8月31日,拼多多发布上市之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7.0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489%。截至2018 年 6月 30 日的前 12 个月,平台 GMV 为 262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83% 。活跃买家数为 3.436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245%。2018 年 Q2 平均月活用户数为 1.95 亿,较去年同期的 3280 万增长 495%。活跃买家平均年消费额为 762.8 元,较去年同期的 385.0 元增长 98%。

拼多多用3年的时间达到了阿里、京东发展 10 年的规模,拼多多用社交电商的模式证明,电商市场被阿里、京东占领之后,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这个空间来自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被拼多多 CEO 黄峥称之为“五环外”市场

拼夕夕,一出生即被多少公知网红唱衰,是谁,为拼多多的崛起出力?

流浪地球,一开始默默无闻的电影,无大牌,爆红后,业界亦不愿祝贺的电影,是谁,为流浪地球的票房出过一分力?

他们是谁?我们可以想到很多称谓,如:

无产阶级,穷人,无地产者......

城乡个体户,价格敏感者,实用主义者......

大妈大婶,锱铢必较,性格极度敏感者......

鲜肉讨厌者,从不追星者......

以上,是大家可能想到的称谓,但我认为有个更合适的统称:

沉默的大多数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96438111888474635/?app=news_article×tamp=1559539501&req_id=201906031325010101520250161253E8C&group_id=6696438111888474635


评也


商业模式和时代不一样。
先看百度,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这班车,之前PC时代,用户主要行为是搜,也就是搜索,动一下键盘,我想看什么就搜索一下,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主要行为是刷,跟刷抖音这样,有什么看我就看什么,越喜欢看的就越多出现在面前,因为手机的界面就不适合搜。这就是百度搜索没有能在手机端做起来的问题。今天头条刚好利用这点,独特的算法推动,叠加用户碎片化时间,更好的适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就是你在今日头条上,你懒,知道看什么的时候,今天头条已经帮你做好了,你喜欢看的都在你面前。另外,以后都是web都是有主流媒体发布,内容编辑做出,不是人人都能发布自己的观点,现在处于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用户产生的内容量是编辑能产生的上亿倍,平台化的发展,用户数量才是真壁垒。
拼多多,京东都是电商,拼多多的崛起不是偶然,用规模化的方式生产,拼单模式让消费者用更加适合价格买东西。可以说是商业效率和制造效率都得到提高,现在什么平日买东西最便宜--拼多多,什么平台买东西最快--京东。拼多多的低价优势已经形成用户习惯,让农产品进城,让工业品下乡。但是拼多多后面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就是后续客单量,客单价,用户数能否继续增长。而京东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正品保障,物流快。
当然,上面是我认为,也很片面,现在说谁超越谁,都不一定,市场份额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以后才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