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曾國藩的《愛民歌》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近百年。曾國藩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清朝末年,由於朝政腐敗,激起民變,天下義軍蜂起,清廷的八旗兵與綠營兵都難於應付。為了遏制“匪患”,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義軍勢力。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時為二品大員(吏部左侍郎)的曾國藩回鄉和湖南巡撫張亮基受命辦理團練。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咸豐三年(1853年),返鄉後的曾國藩,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就是後來的義軍剋星——湘軍。

同年八月,曾國藩獲准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並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在團練湘勇期間,他嚴肅軍紀,開闢新的軍隊,他先後將5000人的湘勇分為塔、羅、王、李等十營,並將團練地點由長沙遷至湘潭。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兵災與匪患一樣,同樣的禍害百姓的惡勢力,所以民間才有“兵匪一家”的戲言。曾國藩在組織湘軍的過程中,親眼目睹清軍軍紀敗壞。深知官兵禍害民間的曾國藩,在籌辦湘軍時,就注意到這一點,並想法設方來改變這一痼疾。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為了約束湘勇,曾國藩於咸豐八年在江西建昌親自編寫了一首湘軍版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也就是聞名後世的湘軍《愛民歌》,以此為戒,整飭軍紀。後來,他還找人譜了曲子,在全軍中教唱。其歌曰:

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

第一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家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

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

莫進城市進鋪店,莫向鄉間借村莊,

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

走出營來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害,

或走大家訛錢文,或走小家調婦人,

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

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

日日熟唱愛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曾國藩創作《愛民歌》,是針對官軍歷來擾民、侵民,甚至殺害民眾的惡習的。曾國藩在歌中要求部下愛民如子,改變“兵匪一家”的傳統形象:“在家皆是做良民,出來當兵也是人。官兵賊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賊是禽。官兵不搶賊匪搶,官兵不淫賊匪淫。若是官兵也淫搶,便同賊匪一條心。官兵與賊不分明,到處傳出醜聲名。”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咸豐十一年(1861年),當義軍行將被剿滅,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曾國藩無意擁兵自重,決定遣散跟隨他多年的湘勇,為此,曾國藩又特別創作了《解散歌》,告誡湘軍將士該如何對待那些屈從於起義隊伍的百姓及官兵。其中還專門列舉了“八不殺”:

第一不殺老和少,登時釋放給護照。

第二不殺老長髮,一尺二尺皆遣發。

第三不殺面刺字,勸他用藥洗幾次。

第四不殺打過仗,丟了軍器便釋放。

第五不殺做偽官,被脅受職也可寬。

第六不殺舊官兵,被賊圍捉也原情。

第七不殺賊探子,也有愚民被驅使。

第八不殺捆送人,也防鄉團捆難民。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另外,他還在歌中告誡將士,如何對待有錯之民:“往年在家犯過罪,從今再不算前帳。若遇脅從難民歸,莫搶銀錢莫剝衣。”

曾國藩此舉,開了近代史上在軍中運用歌謠宣傳教育的先河,也為後世領軍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治軍經驗,《愛民歌》直接影響了中國這人近百年。他以"仁禮"治軍待兵民, 提倡"軍民一家",並把這思想融于軍歌中傳唱是非常有借鑑意義的。

曾國藩的湘軍《愛民歌》,句句明白如話,影響中國軍人上百年

清朝滅亡後,曾國藩的治軍經驗仍在影響著後來者,老蔣就親自編寫了《軍士愛民歌》、《立志歌》等歌曲,以激士氣。馮煥章將軍也受曾國藩此舉的啟發,重視嚴格"練兵"和"以樂治軍",並親自動手編寫了《愛民歌》、《戰鬥動作歌》等相當數量的軍歌,在士兵中傳唱,收到很大的效果。就連現在人人都會傳唱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也曾受過曾國藩《愛民歌》《解散歌》等作品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