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因旷课多被退学”,本该如此

就记着提问“河北体育学院40名大学生旷课多被直接退学,学校做法被指粗暴怎么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我们去年也说过,要让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谈恋爱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谈到,如果这个学校是依据规定作出这样的处罚,那是一个好的信号(据10月31日《澎湃新闻》)。

一直以来,坊间都是认为,孩子只要进了大学的门,就等于十年寒窗没有白费,孬也罢好也罢,最后都能“混”上一张毕业证。从吴岩司长回答记者的话语中也不难听出,在全世界高校毕业率都很低的情况下,“中国相对来说很高”,这也意味着坊间那句话有事实依据。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只要不违法犯罪,不出现极其有损社会道德的行为,极少会被学校退学甚至“开除”,至于因旷课多而被直接退学的,更是闻所未闻。

应当说,“严进宽出”一直是我们高校普遍实际遵循的“不成文规则”,这也的确与我们的国情有关,普通家庭能够走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进入名校,不仅花费了父母全部投入和心血,更寄托着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高校也不忍心让这些学生毕不了业。过多宽容的结果,正如吴岩司长所表示和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不少学生一旦迈进高校的大门,打游戏、谈恋爱,无节制地“吃喝玩乐”,也就成了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尽管我们的毕业率不能简单与国际“接轨”,但学生进了高校就进了安全区就必须毕业的现状,确实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

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高校更有自己的校园规则。平心而论,我们很多高校所制定的各项章程和规章制度既不少、也不松,甚至不乏“史上最严”的校规。严格按照校规制度来执行,势必也会让很多学生无法毕业,就比如“旷课”而言,如果因为旷课多而不能毕业,在校大学生就不可能成为某些“逃课神器”的主流消费者。更不可能“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谈恋爱”,正是因为这样的校园生活最后也能“混”到一张毕业证书,才使得很多考生把考上大学就能“放纵四年”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高校“严进宽出”的后果,不但纵容了大学校园的“吃喝玩乐”风,消解了很多学生的进取心,也使得如今大学毕业证的“含金量”明显不足,虽然有人调侃如今走在大街上“一棍子撂倒10个人,至少有8个大学生、研究生”,但招聘企业单位却往往感叹“招不到真正的人才”。正是因为大学文凭的“掺水严重”,才造就“满大街都是大学毕业生”的同时,却还让用人单位觉得“一才难求”。

确实,高校就必须要让一部分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谈恋爱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毕业,对于想“混四年”的大学生,整日里“翘课”,花父母血汗钱在校园里吃喝玩乐的学生,就是要按照校规严肃处理,大学不是“安全区”更不是“安乐窝”,它理应成为莘莘学子探寻真知的竞技场,而每一张盖有高等学府印章和校长签名的大学毕业证书,更应当蕴含着足够的知识含金量。

(朱永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