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下令,斩首此人要用钝刀,砍了几十刀才断气

在晚清所有统治者中,慈禧太后无疑是最腐败,最能享乐的一个,她虽然没有当过皇帝,可却掌控了大清几十年,慈禧太后为了一己私利,宁愿牺牲整个大清子民的幸福,一味求和,只是能够让她安享晚年,不仅如此,她还各种阻挠中国改革,因为一旦改革,必将会损伤到慈禧太后的利益,在所有改革中,最悲壮的应属戊戌变法。

提起戊戌变法,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梁启超和康有为了,然而在这场变法中,我最敬佩的并不是这两位,而是那从容赴死的戊戌六君子,特别是谭嗣同,行刑前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自嗣同始”。为了唤醒国人,他宁愿舍弃最珍贵的生命。

要知道,谭嗣同并不是因为没法逃走才这样说的,慈禧太后在发动兵变之前,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早已经知道了消息,光绪还劝告他们三日之内逃离京城,康有为和梁启超知道后连夜逃跑,其实并非说逃跑者就是懦弱,但留下来从容赴死必然是伟大的,舍己为公,不图将来,只想要唤醒民众,甘愿化为点燃光明的火种。

谭嗣同最后自然被判了死刑,而那个时候的死刑并不是枪决,而是斩首,一般来说,刽子手行刑时都会磨刀,目的就是为了让刀刃更加锋利,斩首时更加顺利,这样也能大大减轻罪犯的痛苦,不出意外的话一刀就能成功,可是在对谭嗣同行刑时,慈禧太后下令要用钝刀斩首。

即使知道将被斩首,谭嗣同也不卑不亢,他大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自幼就崇尚“侠义精神”,他的父亲虽然是大清要臣,可他自幼就不喜欢这个家庭,不喜欢受到各种礼节的约束,所以谭嗣同喜爱结交狭义之士,大刀王五和他结拜金兰,这让谭嗣同更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侠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