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孔乙己》:读书人为啥会有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

封建社会中衍生出来的“主子”和“戏子”

《孔乙已》作为鲁迅先生的精品之一,其中的主要观点,中国读书人的两种角色:“主子”和“戏子”,更是吸引了不少研究者的思考以及争辩。小说以孔乙已和丁秀才为代表人物向我们描述了这两种角色的特征。鲁迅先生提倡要让自己成为既非“主子”也非“戏子”的“真的人”。

孔乙已和丁举人本来并无大的差别,受到相同的教育,读着相同的书,他们身上最大的不同就出在科举制度上。清朝文科科举制度总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童试,考中者被称为秀才,第二级为乡试,考中者被称为举人。

重读《孔乙己》:读书人为啥会有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

第三极包括会试复试和殿试。举人即使没有通过第三级,也会有做学官和知县的机会。丁举人鱼跃龙门通过了第二级考试,而孔乙已连第一级考试都没有通过。两人的地位一下子就悬殊起来,镇子上的人对丁举人恭恭敬敬,对他有着惧怕和敬畏的心理。

甚至都不再直呼丁举人的名字,整日举人老爷的叫着。除此之外,人们还以能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而感到荣幸,丁举人俨然已经变成了镇子上的“主人”。由此足以看出当时举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如何的重要了。孔乙已存在着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的双重心理,对那些可能做官的人阿谀奉承,同时又好吃懒作,麻木迂腐,被人们当作“戏子”。

重读《孔乙己》:读书人为啥会有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

科举制度的发展

令两者差距变大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呢?科举制度从隋炀帝时期开始,延续到1905年被废除,这项制度在中国整整持续了1300多年的时间。有些人认为科举制度和现下的高考制度类似,实则不然,通过高考决定的是你步入哪个层次的教育学校,也就是进入哪个大学,然后继续教育的环节,这可以为以后的发展增光添彩,但却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科举制度则是为朝廷选拔官员的,这就意味着教育环节已经结束,参加科举就是加入官僚体系的一种道路,这种制度和考取公务员更为相似。

科举制度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寒门子弟提供了机会,宋代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参加科举考试,加入官僚体系,然后再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步升到宰相的位置。

得任高官的人还可以通过荫补来使家族子弟受益,挑选优秀的家族子弟进入官僚体系实习,实习期满之后便有可能留下来成为正式的官员,这种制度具有封闭和开放双重性。

重读《孔乙己》:读书人为啥会有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的实施还是因为当权者为了巩固统治的策略,让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把青春耗在了诗词歌赋上面,使得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逐渐变少。科举制度的考核内容一直没有实际用途,明清以

《四书》,《五经》为题,文体更是规定为八股文,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通过科举制度构建的庞大的官僚集团,再加上家族的封荫,使得重要的经济力量都掌握在皇家或者亲信手里,导致集团内部争斗不断,从清朝开始当权者干脆使用文字狱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都不敢有思想,麻木迂腐。百姓们也逐渐形成了对官员畏惧,以及趋炎附势的心理

封建社会文化荼毒人民

中国人在封建社会中浸染了多年,直到现在也依然还残留着一些封建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口号——“存天理灭人欲”,主要特点就是禁欲,以表达欲望为耻。佛教因此禁杀生,禁食荤,禁性欲,提倡通过打坐自省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重读《孔乙己》:读书人为啥会有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

除此之外,封建社会的君权主义也格外突出,这一点在我们平时玩的象棋中颇有展现。中国象棋的规则是,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而将只需待在家里即可,另外还有士和象的保护。至于判断输赢的办法,仅仅是看谁的将军活到最后,不管你还有多少棋子,至关重要的只有一个将而已,这么一对比,其他的棋子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举人老爷的一句话说出来,镇子上的人可能把这话奉为金科玉律。要是孔乙已也说一句,

恐怕会被人当作傻子戏弄。

封建社会文化还含有消极的处世观念,“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人怕出名猪怕壮”,“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等等。员工生病了怕别人说闲话而硬撑着去上班,明知领导说的不对,可依然是一味地奉承。老板虐待员工却依然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盲目的跟从别人,有人奉承举人老爷,其他人也跟着做,不愿费心去思考怎么做是对的,反正大家都这么做,要对一起对,要错一起错,好歹自己不会突兀,导致人们思想麻木,全都睡着了,这种被封建社会荼毒的消极处世观念依然残留在我们的生活中。

重读《孔乙己》:读书人为啥会有两种角色——“主子”与“戏子”

封建社会官场文化盛行

在封建社会中,“官场文化”尤为突出,中举之前,举人老爷无人问津,可中举之后,他的一言一行都被重视起来,举人老爷立马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觉得自己有了“主人”的样子,原本不熟悉他,不了解他的人,也都会千方百计的亲近他,吹捧他,奉承他,也许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并不符合,俨然成为了一个表演的“戏子”。

鲁迅先生认为,读书人应该要摆脱这两种困境,他应该勤学上进,有毅力且有决断。一个人既不应妄自菲薄,迎合别人把自己当做别人调笑的戏子。也不应随便看轻别人,把自己当成主子。如果有权,则应该用到正道,而不是骗人

孔乙已最后悲惨的命运,除了封建社会的荼毒,也跟他自身的性格以及意识密切相关。百姓们习惯的把读书人看成“主子”或者“戏子”,

一个洋洋自得,作威作福;一个则羞愧难当,为了不让自己太突兀而随大众。通过孔乙已,我们应该有所了解,有所醒悟,并且从中借鉴精神力量,还原读书人本来的样子,才不会成为一个时刻察言观色进行表演的可怜人。

参考文献:

《孔乙已》

《宋代科举社会》

《科举制度和中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