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一定要让孔乙己死亡

鲁迅塑造孔乙己,并且一定要让孔乙己死亡,这其实就是鲁迅创作其形象的真实目的。

“我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不言自明。

《孔乙己》: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一定要让孔乙己死亡

孔乙己,其实就是鲁迅讽刺当时腐朽社会的一把匕首,鲁迅打着小说人物的幌子,鞭挞现实。“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他怎么会来?被打折了腿了。这一回是自己发昏,丁举人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同样是读书人,丁举人和孔乙己的生活和命运,天壤之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新旧交替的社会,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畸形的,孔乙己的形象就是那个社会贫困落魄、寒酸清高的旧知识分子的缩影,所以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

《孔乙己》是收录《呐喊》的短篇小说之一,《呐喊》自序中给出了鲁迅创作的来由,“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这就是鲁迅创作孔乙己形象的深层次原因。

《孔乙己》: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一定要让孔乙己死亡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塑造的孔乙己是一个畸形的人,他的目的当然是讽刺当时腐朽的旧社会,讽刺旧社会里愚昧不堪、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穷酸知识分子。“弃医从文,文艺复兴”是鲁迅创作一系列孔乙己的目的,他要通过孔乙己悲惨的生活和命运,唤醒麻木的人们,让他们认清残酷的现实,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才是改变命运的出路,而且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绝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便一发不可收拾,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弛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在《自序》里已经清清楚楚表明创作孔乙己形象的缘由,就是要通过文艺,“打破一个旧社会,再建一个新社会”。

《孔乙己》: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一定要让孔乙己死亡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个人高马大、四肢健全的成人,为了彰显自己是读书人穿长衫的虚伪身份,即使穷困潦倒到靠偷来维持生计,也不愿意主动投入劳苦大众的生活中,靠劳动创造价值,可悲可叹!“他对人说话,满口之乎者也”,又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所有人都可以嘲笑他。喝酒人说到“丁举人”,满脸羡慕,可说到“孔乙己”,则是一脸嘲笑和蔑视——

大众对“科举取士、榜上有名”的丁举人生活的艳羡,对“连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的嘲讽,赤裸裸显示出世人的愚昧和势利——像鲁迅一样的有识之士深感这样的社会,必须推翻。

《孔乙己》: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一定要让孔乙己死亡

孔乙己代表腐朽没落的旧社会,他最终的死亡暗示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的到来——这就是鲁迅创造孔乙己形象的缘由。“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希望改变国民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认为,像孔乙己这样的“多余人”,“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这就是鲁迅塑造孔乙己并一定要让他死亡的最终缘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