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孔乙已》是鲁迅的一篇小说,初读时,心中更多是同情主人公“孔乙已”的悲惨遭遇,但是,反复“咀嚼”了几遍以后,反倒是读出了孔乙已身上的几个矛盾。而这几个矛盾,实则暗示了孔乙已这个落魄读书人直面人生时,所表现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首先,孔乙已身上比较突出的矛盾便在于,吃饭都成问题的他,在被打断腿以前,从不拖欠酒钱,这是孔乙已作为读书人的矜持。

其次,身份低微、家境贫寒的他,穿着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穿的长衫,只不过他的长衫有些破破破烂烂。在“长衫的破烂”与“长衫象征的身份地位”这一对比下,更多是在暗示孔乙已对阶级差距的无声反抗。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最后一个矛盾,则反映了孔乙已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挣扎。以读书人的身份干出“偷书换钱”的事,这是孔乙已在面临生存问题时对生活的妥协;但是即便生活一贫如洗,这贫穷困境也没有熄灭他仰望高处的勇气。这一点,从孔乙是“站着喝酒里面唯一穿长衫的人”一事上,就能看出来。孔乙已身上有跻身上层社会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从文中人物形象来看,并非出于虚荣追求,更多是一种期待以金榜题名为媒介,继而跻身上层社会的理想。值得注意的是,孔乙己对于阶级差距的无声反抗与他对上层社会的渴望并不矛盾,二者都是依据孔乙己人物特点推理得出,并且,二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孔乙己是从“低处”仰望“高处”的人。

鲁迅笔下的孔乙已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我们若细细体味孔乙已在三个矛盾下表现的矜持、反抗与挣扎,我们多少也能看到鲁迅笔下这位悲剧人物之人格中隐藏的丝丝希望。从孔乙已身上,我们至少还能看到他对跻身上层社会一事的“向往”。虽然以孔乙已的处境,金榜题名、飞黄腾达可能是犹如天方夜谭的梦。但是,如果连梦都没有,又何谈行动?或者这么说,在自我轻视中失了矜持,安于阶级差距,继而连梦都不敢做,这才是深不见底的绝望。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孔乙已作为读书人的矜持:吃饭都成问题,但却不拖欠酒钱

孔乙已在文章中,是一个被周围人嘲笑的读书人,他一无功名,二不会谋生,吃饭自然也成问题。但是,就是这样的孔乙已,却是酒馆一众站着喝酒的酒客中,品行比较好的一位。在文中酒馆伙计“我”的眼里,他“从不拖欠”。

明明吃饭都成问题,孔乙已却在“酒钱”一事上表现出了比其他人都要好的“品行”,从孔乙已之读书人的身份来看,毫无疑问,不拖欠酒钱,是孔乙已力所能及之生发于“读书人”身份的矜持。

读书人,要达到孔乙已那般开口闭口“之乎者也”的效果,想必圣贤书也是读了不少,圣贤书的作用之一,在于教人明事理,修身养德。即便天资愚笨,在耳濡目染下,也知道“欠钱”是不好的。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欠酒钱”大抵暗示了两种情形,一来可能是家境贫困,二来便是品性不好,喜欢赖账。

孔乙已确实家境贫困,但却不愿意“拖欠”,会是因为他想要掩盖家境贫困的事实?孔乙已家境贫困人尽皆知,何须掩盖?由此说来,“不愿欠酒钱”这件事,实则更多表现的是孔乙已这个读书人最大能力下的矜持,他的这种不拖欠,更多出于读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将心比心的修养。这一方面也是在暗示我们,饱读圣贤书的孔乙已品性不差,至少比那些嘲笑他却欠着酒钱不还的酒客要好上许多。

孔乙已对阶级差距的反抗:身份低微的他,穿着象征身份地位的长衫,但长衫却又破又旧

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孔乙已外表的文字: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从对孔乙已外表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两个关键信息,第一,孔乙已是唯一站着喝酒且穿长衫的人;第二,孔乙已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从文中来看,能够进屋里坐着喝酒的,都是穿长衫的主顾,他们更有钱。而在门口站着喝酒的,一般都是生活不阔绰且以做工为生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不会穿长衫。一来做工不方便,二来长衫可能比一般衣服贵一些,负担不起。不然进屋吃饭的人,也不会都是穿长衫的主顾了。也就是说,“长衫”实则在文中的那个社会背景下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虽然不能说穿长衫的大部分都是显赫之人,但是至少不属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这个阶级。

而孔乙已,显然是个落魄书生,他虽然读过书,但没能进学,又不会营生,便越过越穷。可是他却执着于“长衫”,即便“长衫”又脏又破,还是要一直穿着。

有人说,孔乙已执着于长衫是出于对上层社会奢华生活的渴求,是“虚荣”的表现。但是在我看来,这不像“虚荣”,更像是无声的“反抗”。

一个渴求上层社会生活之贪慕虚荣的人,不会让自己代表身份地位的长衫变得“又破又脏”,更不会让自己的长衫十多年没有“补”。毕竟所谓的“虚荣”,许多时候也表现在注重外表上。但是,孔乙已的“长衫”又脏又破,很显然,他没有太多“虚荣”的心思,倒是有了几分“不服”的意味。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这穿在孔乙已身上的破长衫,可能是孔乙已在表达,自己虽然穷,在经济上处于社会底层,但是在精神层面,或者说在学问上,一点不输所谓的“上层社会”。所以,在我看来,孔乙已固执地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更多不在于所谓追求上层社会生活之虚荣,而是在进行无声地反抗,旨在表达因贫困身处社会底层的自己,与所谓的上层社会,除了经济权势方面的差异外,实则并没有太大差距。

孔乙已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一面向现实生活妥协,一面坚持追求理想

要说孔乙已身上比较大的矛盾,就在于他虽然因为“谋生”走上了“偷书”的道路,这是孔乙己对现实生活的妥协。但妥协于现实是一方面,他却并未放弃心中理想,从他的言行举止中,从他固执于长衫的行为,我们多少可以看出他在仰望“高处”,并对“跻身上层社会生活”一事抱有期待。而对于像他这样的读书人来说,跻身上层社会的法子,无非是金榜题名下的飞黄腾达。

需要明确的是,孔乙已跻身上层社会的愿望,可能更多只是他的一个单纯“理想”,毕竟建功立业,自古以来大抵是“苦读圣贤书”之读书人的愿望。而上层社会的人,大多数可能都有能够让孔乙已钦羡的“功业”。也就是说,孔乙已渴求跻身“上层社会”,更多不在于“利的追求”,毕竟,若在乎利,一贫如洗的他就不会按时还上酒钱,更不会将自己买来的茴香豆分给围着他的孩童吃,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喝酒的时候点上一碗茴香豆,对于孔乙已这样的人来说,当属难得的奢侈。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所以,孔乙已那跻身上层社会的愿望,不是贪欲的表现,更多是一种类似期待金榜题名后,以“建功立业”姿态,立足于上层社会的理想与目标。也就是说,即便孔乙已一贫如洗,甚至过得比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还要差,但是生活的窘迫,却没有浇灭他仰望高处的热情。

偷书换钱,是孔乙已妥协于现实生活的表现,而“穿长衫站着喝酒”下表现出的那对上层社会生活的渴望,实则是孔乙已对于理想的坚持。一面妥协于惨淡得有些残酷的现实生活,一面却依旧坚持仰望高处、仰望理想,这是孔乙已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总结:隐藏在悲剧人物人格中的丝丝希望

鲁迅笔下的孔乙已,确实是悲剧色彩十足的悲剧人物,但是,孔乙已的遭遇,虽然让人倍感悲伤,却并没有让人感到绝望。在孔乙已这个悲剧人物的人格中,我们也能看看丝丝希望。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首先,孔乙已无疑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但是落魄归落魄,他也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尽力维系着他作为读书人的矜持,即便吃饭都成问题,他亦尽力不拖欠酒钱。这种矜持中,无疑也闪现着一个读书人的“原则”。这种在自身难保情况下依旧践行“原则”的精神,比较难得。

其次,孔乙已虽固执于长衫,但更多不在于虚荣,不然,他的长衫就不会那般又破又脏了,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进行无声的抗议。这起码也表现了孔乙已身上,至少没有那么强的类似“逆来顺受”的“奴性”,他起码还能因为“阶级差距”感到不快,这比孔乙已周围安于“阶级差距”一同站在门口喝酒且嘲笑他的其余酒客要强太多。有时候,比承担巨大阶级差距下产生的残酷压迫更叫人绝望的,是丝毫不会因“阶级差距”感到不快,继而由心底认定自己的卑下地位,这才是深不见底的绝望。

《孔乙己》,一个落魄读书人的矜持、反抗与挣扎


最后,对于孔乙已来说,即便现实生活如此残酷,他依旧没有放弃仰望高处的勇气。他在现实与理想间艰难挣扎,即使现实生活让他甚至走上了偷书的道路,这也多少在告诉他,金榜题名、建功立业、跻身上层社会属天方夜谭的梦。可是,即便天方夜谭,他也并未放弃“做梦”。要知道,真正的绝望,是梦都不会有的死寂。

所以,从鲁迅笔下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身上,我们亦能发现其人格中的闪光点,比如尽力而为下之略守原则的矜持;比如面对阶级差距下尚未麻痹、还知晓反抗的自重自爱;再比如,即便现实残酷,依旧有坚守“梦想”的勇气。而这些闪光点,将是拯救千万如孔乙己一般悲剧人物命运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