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指導性文件出臺

11月1日,國家衛健委等8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正式公佈。

“這是我國首個關於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性文件。”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強調,“《意見》的印發實施,對加強我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動實現健康老齡化具有里程碑性的意義。”

按照老年人健康特點和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意見》圍繞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6個環節,提出了具體工作任務。此外《意見》還提出6項保障措施,包括強化標準建設、政策支持、學科發展、隊伍建設、信息支撐和組織保障。

《意見》提出了三項具體量化工作指標。一是到2022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50%以上。二是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三是到202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佔比達到30%。

  • 提出2022目標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獨立自主和參與社會的基礎。推進健康老齡化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任務,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久之計。

據王海東介紹,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截至2018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億。

我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7.0歲,但據研究,我國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

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

《意見》提出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關制度、標準、規範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務機構數量顯著增加,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服務隊伍更加壯大,服務資源配置更趨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

為保證主要目標任務的落實,《意見》提出了三項具體量化工作指標。一是到2022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50%以上。二是到2022年,80%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三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佔比達到30%。

  • 六個環節具體任務

《意見》按照老年人健康特點和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圍繞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個環節,提出了具體工作任務。

在加強健康教育方面,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營造關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會氛圍。

在加強預防保健方面,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失能預防三級預防體系。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加強重點慢性病篩查指導,降低老年人失能發生率,重視老年人心理健康。

在加強疾病診治方面,完善老年醫療資源佈局,建立健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老年醫院和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為核心,相關教學科研機構為支撐的老年醫療服務網絡。重視老年人綜合評估和老年綜合徵診治。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開展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活動。

在加強康復和護理服務方面,發揮康復醫療在老年醫療服務中的作用,為老年人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的康復醫療服務。建立完善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依託、居家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網絡。

在加強長期照護服務方面,探索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的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模式。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失能老年人上門開展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支持社區嵌入式為老服務機構發展。增加從事失能老年人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

在加強安寧療護服務方面,推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探索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暢通合理的轉診制度。穩步擴大安寧療護試點。

  • 建設安寧療護服務體系

北京海淀醫院安寧病房的醫生秦苑在發佈會上介紹了我國安寧療護體系的建設情況。

據秦苑介紹,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所提供的標準,一個國家的安寧療護的體系建設大概分了六個層級,最高級別的整合標準有幾個標識:

第一,安寧療護的服務可以全面提供,無論患者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得到服務。

第二,安寧療護的理念廣泛普及,全民的認知程度非常高,臨床關懷的理念得到廣泛的推廣。還有阿片類藥物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在公共衛生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國家政策當中有完整構架。

第三,完整的教育和研究的體系。

最後一個是具有全國性的安寧療護學會。

“參照這樣的一個標準去看,我國的安寧療護整體還處在起步階段。”秦苑表示。

據秦苑介紹,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在北京、上海、吉林、河南、四川的一個市區啟動了第一批5個安寧療護試點。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在局部構建了市、縣、區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體系,形成醫院、社區、居家、醫養結合、遠程服務五種模式,基本的體系開始初步形成了。

可以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機構,從35個增加到61個,安寧療護的床位從412張增加到957張,執業醫生的數量從96人增加到204人,執業護士的人數也從208人增加到449人。在局部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評價標準的3A或者3B級的水平。

首批試點地區還推動了機制探索和政策突破,比如德陽率先推出了安寧療護按床日付費的制度,長春實施了惡性腫瘤三種生命終末狀態病人的單病種付費探索,有一些省和市開展了局部的試點。

今年5月,國家衛健委又啟動了第二批全國試點,上海市和其他省份的71個地市進入到第二批試點當中。

就全國範圍而言,我國的安寧療護服務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態,但整體還有非常多的不足,還在剛剛起步的階段。

比如現在還沒有獨立的安寧療護專科,在人才的建設方面還極需要大力推動。准入標準、用藥規範、培訓課程、質量管理體系都還在建設中,缺乏相應配套的財政、法規及法律方面的支持。社會的“生死教育”,以及現代的臨終關懷理念,在全民的教育中還剛剛起步。

秦苑認為《意見》針對不足提出了非常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提出探索機制、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相結合的機制,對制定用藥指南、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加強公眾教育都已經明確地給予了指導。

“相信隨著《意見》的出臺,我國的安寧療護服務會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前途一定很光明。”秦苑強調。

記者:王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