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如果要對日本國度進行了解,不但要了解大和民族歷史的具體歷程,還要從其中發現日本的民族的深入內涵,也就是關乎到日本民族文化的主要內容——

武士道精神。從武士道的來源、進展、變革以及在特殊時代作為精神促進動力的主要工具,可以瞭解其對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的構成和發展的具體意義。

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一、日本武士道的來源和特徵

日本的傳統信仰是神道,主要的三大神器是鏡子、玉器和劍具,同時也是神道中的智慧、仁義、勇氣三大精神煮至的象徵。當時的時代推崇神道,也對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在這三者之中,劍在日本的後續發展中成為了“尚武”精神的具體見證。

日本武士道的中心主題就是“忠義勇武”,這其中的主要內涵分為幾方面來著重分析:

(一)忠心至高

不同時期的武士道都將“忠”作為第一原則,這是成為一名日本武士的首要條件,也就是提倡對於將軍的絕對服從和忠心耿耿。日本武士為了長久的發展下去,甚至願意以生命為代價來進行效忠行為,這是日本武士的生存意義和生存信念。為主公赴湯蹈火的武士雖死猶生,美名遠揚;為了自身利益放棄為主公效忠的武士則招人唾棄,沒有翻身之地。

(二)聲名為重

日本武士將聲名君安的比生命還要重要。聲名對於他們而言不僅僅是個人問題,還會涉及到家族的名譽。因此在名聲和生命有了衝突,需要進行選擇的特殊時刻,武士會選擇保全名譽而放棄自己的性命。“武士好禪”,可知日本武士中的禪宗以修禪來修養身心,將生死置之度外,不以生死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舉止,做好視死如歸的心理準備。

(三)勇武為本

日本武士的日常生活就存在殺戮和武力,殺人和被殺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因此要具備高超的武力技能和挑戰生死的勇氣,才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生存下去。武士將武力比拼作為職業上升的渠道,將勇武作為職業的必要素質,將個人生死和家族發展都交託給勇武之戰。

日本傳統的吳家社會對於武力和勇力有著崇尚的意味。

武士刀是武家英雄的魂魄,也是武士的象徵,不見血的刀就失去了存在意義,就像不經歷生死的武士就沒有存在價值。

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四)注重禮儀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要求武士要有正直志氣。這其中的“正直”的含義是說武家社會的武士必須對於主公忠心以待,正直對待。日本傳統社會的階級性較為鮮明,武士和大名以及將軍之間的關係層層遞進,都必須向上一級用生命來效忠。這要求武士必須要盡到自身本份,謹記主公恩澤,以背叛為終極恥辱,萬劫不復。

(五)切腹文化

武家社會對於“切腹自盡”的完美解釋是“光榮的解脫法”。切腹自盡法主要開始於平安後期,以至於在日本武家社會期間,是日本武士最為崇尚的自殺方式。切腹有不同的姿勢規定,主要有站姿和坐姿兩種,然後還有不同的切腹方法,例如一字法、二字法、三字法、十字法。武士是重要的社會人士,所以切腹作為武士至高無上的解脫方法,也受到整個社會的崇敬。

在江戶時期曾有一個西方人居住在日本,他曾親眼所見日本武士攏善三郎的整個切腹儀式。在他的文字記載中提及到,自己對這種血腥場面感到難以置信,但是旁邊的日本民眾卻是一臉的崇尚和憧憬。

除了這一自殺方式之外,還有殉死類型的切腹,成百上千人一同切腹自盡。切腹自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全聲譽,因此這在崇尚名譽的日本武家社會來看,是真正的光榮解脫。

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二、武士道和軍國主義

軍國主義是武士道精神的延續。在武士道發展壯大的歷史長河中,可以清晰瞭解到中世紀武士道的崛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戰敗,在這期間一直存在的一種思想就是軍國主義思想,或者說是為日本的軍國主義事業發展而服務的軍國意識。

武士道精神在傳承過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內容,日漸演變成後來的武士道。第一點,武士的終極職責從效忠主公向統一效忠天皇轉變;第二點,減少了閉塞思想,提倡引入西洋的先進技術和西方的資本主義思想;第三點,武士道精神成為了日本軍國主義統治者的洗腦工具,促進國民的戰爭主義思想教育。

在日本盛行已久的武士道精神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推動力量,已經在日本國民的心中根深蒂固了。日本的神道和武士道作為日本拓張疆土對外侵略行為的思想開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日本國民沉浸在天皇至上的思想沼澤之中,無法自拔。

日本軍隊對於武士道精神無比崇尚,成為了沒有人性可言的機械部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思想,已經超脫了人們的想象,助長了人性的殘虐,深深紮根在日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思想之中了。他們愚昧地相信,日本的軍國主義傳統是日本獲得勝利的理論指導,也是日本民族振興的根本途徑。

淺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三、總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的餘孽被一網打盡。但是,不得不引起注意的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難以完全消除,在日本的民族精神之中,總有危險的思想徵兆顯露出來,讓世界各國都對其不寒而慄。

如果在合適的契機之下,難說會不會重新復燃。因此日本的國民教育要加強選擇和有利傳承,對民族精神中的武士道的不和平因素逐步剔除,進行客觀的批判和評價,從真正意義上,將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思想扼殺在搖籃裡。

參考文獻

[1]稅貞建.日本武士道的“忠誠”與武士的生活方式[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7):74-77.

[2]李夢媛. 日本武士道民族精神與日本企業文化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5.

[3]羅佳玉.日本武士道教育的特點及思考[J].才智,2015(15):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