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主办单位:新津县融媒体中心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在新津,有这样一片土地,这里时光静谧,人们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如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场乡村振兴的蝶变新生。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这就是大明村。大明村位于新津文井乡西南,是文井乡种植业的主要生产地,也是当地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随着全村经济稳步提升,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村子里的楼房一幢接着一幢,乡亲们干劲十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文井乡大明村

“民变富,村变美,老百姓生活得有滋有味。”近两年的变化,让大明村党总支书记敖华君感叹不已。

开辟致富新路径 嬗变“稻虾第一村”

大明村的嬗变,源于稻虾产业的引入。而产业的发展壮大,规模效应是关键。要想做成规模,就离不开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农村基层工作的“老大难”,而大明村顺利完成了土地流转约2000亩。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除了楼房,甚至连田地的边边角角,能流转的土地全部流转了。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土地流转后,大明村全域推广稻虾产业模式,当年产出“稻虾”30万斤,亩产值8000元以上。村子彻彻底底地变了个样。

“稻虾”养殖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让闲置的土地变成了“聚宝盆”,实现了贫瘠土地变“沃土”、土疙瘩变“软黄金”、有地农民变“有产居民”三个转变,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了渠道。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大明村村民收获小龙虾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大明村小龙虾

转变村民思路 从“划不来”到“巴不得”

那么,大明村是怎样让村民转变思路,接受稻虾养殖这一新鲜事物的呢?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新津组织部分村干部到湖北稻虾养殖基地参观学习,这次学习,为大明村增收致富打开了希望之门。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大明村稻虾养殖基地

大明村水质和土地良好,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养虾是符合当地实际的致富之道。但群众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销路,只种粮油,不会养虾,如果失败怎么办?再说,没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养出的虾卖不出去,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唯一的办法就是流转土地,引进资金雄厚、有实力的企业来发展稻虾产业项目。

回村后,敖华君访遍了每个农户。但不管是种白菜的,还是种小麦的,都觉得“要遭起”“亏本生意”“划不来”,几乎没有一个村民愿意流转土地。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敖华君与村民交谈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村干部与村民座谈交流

敖华君没有放弃,组织召开动员会,向村组干部、议事代表、党员、生产队长、村民耐心讲解养虾的好处:村里有不少人外出打工,家里的田地不是闲着就是照顾不周,每亩地一年才几百块钱收入。部分田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每亩每年收入也不过600元。而流转给养虾企业,预测每亩每年至少收入1008元。何况流转土地后,外出打工的村民不用再担心自家田地无人管理。如果选择在养虾企业务工,长工每月4000元收入,短工也有100元一天。

群众听明白了钱的算法,搞清楚了把土地流转给养虾企业的好处,心里便亮堂了,纷纷参与土地流转。

党建引领激活力 为群众解除后顾之忧

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万一企业走了,我们怎么办?伤了地,坏了根,到时再种田就难了。”村民对此又有了顾虑。

对于这些顾虑,大明村的干部们早已有所准备。村上请来律师把关,和企业签订了正规合同,由企业先支付租金费用后再用地。同时,企业要把部分盈利的钱“存入”乡

政府,以便用于解决村民担心的复垦、填塘等问题。

先给钱,再用地,群众心中有了底。何况乡政府还收了土地复垦费,就算企业走了,也有资金复垦土地。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大明村小龙虾

土地流转得到了解决,可村民与企业之间,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纠纷。大明村党总支密切联系群众,引导群众,听民声、体民情、解民忧,多方考虑,对纠纷进行了妥善处理,办好了群众关心

关注的身边事。村党总支承诺:“不管有什么困难,找我们村干部。”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敖华君与中伦农业相关负责人交谈

中伦农业政府事务副总监魏煜驰谈起当初到大明村落户时,深有感触:“当时,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的经营环境。尤其是近年来,村干部兑现了承诺,村民们也积极支持,使我们能够安心经营、放心经营、快乐经营。”

谈起“稻虾”落地这件事,大明村年轻干部何晴说:“不容易啊!那时凌晨开会是常态,哪个村干部不是起早贪黑,连续作战……”如今,随着“稻虾”养殖项目的推广实施,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大明村党总支也因此一跃成为新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蝶变之路 开启脱贫助农新方式

乡村振兴,助农增收是基础。大明村的“稻虾”种养之路,打通了助农增收之路。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村民房屋

大明村11组村民倪大爷夫妻二人,因家庭贫困,找到村上请求帮助。村干部立即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其家庭状况、收集群众意见,并通过联系乡民政,帮助他们申请低保补助。

2017年10月,新津引进的稻虾项目落户大明村,倪大爷夫妻成为受益人。他们将自己的承包田流转后拿到租金,还到企业打零工挣钱。儿子、儿媳没了后顾之忧,也到了县城打工。孙子毕业后也有了工作。一家人通过租金以及辛勤工作的收入,彻底脱掉了低保户这顶“帽子”。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村干部看望五保户

当前,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乡,文井乡把握农业规模经营不断发展、产业跨界融合不断深化、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的机遇,利用农博园“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的巨大品牌优势,以都市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品牌及物流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共同推进,逐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示范。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村民院落

走进新津大明村

芙蓉花正开 道路干净平整

溪水清澈见底 波光粼粼

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乡村振兴

正在开启美好征程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图文审核:蔡 晓 孔令洁

总 审 核 :杨玉石

蝶变之路!新津“稻虾第一村”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