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莺初解语,微雨如酥。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狮口村党建主题文化游园。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崇飞 摄


  春分时节,走进沁水之滨、丹水河畔的博爱县磨头镇狮口村,一幅幅小村蝶变的幸福图景入眼来。


  狮口村是一个平原小村,共187户7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231口人,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时,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心系贫困群众、以身作则帮扶,在狮口村定了点、与狮口村结了缘。


  “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年多来,徐衣显落实精准扶贫要求靠前指挥,市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工作队前线突破,累计为狮口村争取各类项目30余个,涉及资金1500余万元,帮其走上了从脱贫致富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道”。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村里的企业已经复工复产。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吉亚南 摄


  2017年12月,狮口村实现脱贫摘帽。如今,狮口村已脱贫49户、225口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79%。


  “加快实现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富裕村、幸福村的蜕变升级!”今年年初,徐衣显为狮口村描绘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精准扶贫出成效、生活环境更美丽!


  狮口村在变,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且看今日狮口村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狮口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吉亚南 摄


  在微风细雨中邂逅狮口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丽遇见。


  3月26日上午,风摇竹动、草木葱郁,博爱县磨头镇狮口村党建主题文化游园内,处处的“党建红”为古朴亭台增色添彩,孩童们在这里流连玩耍,村民在各种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不远处,麦苗绿油油,油菜花儿黄,春雨滋润中,仿佛可以听到麦苗在拔节生长。


  这时,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我们抓紧干,一会儿下大啦!”“这雨下不大,放心吧!”十几位村民正在路边铺设草坪,脱贫户胡成虎、王小国以及全村唯一的贫困户田小华正在忙碌着。


  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胡成虎一边在家盖房,一边为村里改善人居环境出力,还能挣得一份工资;田小华是村里最后一位兜底贫困户,村干部为身体不好的他安排了公益岗位,每个月收入1700元……


  笑容多了、信心强了、干劲足了,村民在蜕变。


  一条条通村柏油路平整宽阔,一排排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处处竹木篱笆的菜园绿意盎然;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旱厕变成了“水冲式”,村里的废弃宅基地变成了花园、菜园、果园、林园;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0万元……


  村容美了、村里富了、产业兴了,小村在蝶变。


  从一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狮口村蝶变的背后,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睡狮”苏醒 脱贫摘帽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村民在街头欣赏盛开的鲜花。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吉亚南 摄


  说起昔日的狮口村,村民用四个字概括:“脏、乱、差、穷。”


  “村里没有资源,也没有钱,想搞点集体项目也没办法;村民人均只有333平方米耕地,大多都是靠打零工挣钱……”狮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建国说。


  以前,很多村民都是在村里的造纸厂和附近的煤场打工。后来,由于污染等原因,造纸厂、煤场关闭,“宁可苦熬,不知苦干”成了村民“穷根”所在。


  直到近几年,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得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将自己的分包联系点定在了狮口村,全村人燃起了脱贫的希望、激发了致富的斗志。


  踏着精准扶贫的节拍,狮口村就像一个深睡了多年的“狮子”苏醒了。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加紧生产,完成订单。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吉亚南 摄


  高建国难以忘记,徐衣显到任之初,就带领副市长、博爱县主要领导以及财政、农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来到村里,对扶贫工作“把脉问诊”“精准开方”,并特别要求与周边村统筹布局,注意避免造成新的不平衡。市政府办公室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进村入“住”,20余名科级干部和50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二”“一对三”结对帮扶,“手拉手”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大道。


  今年52岁的胡成虎是个手艺人,会木工活。去年上半年,他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地为影视剧置景,腰包逐渐鼓起来了。去年下半年,他将家中原来的一层平房翻盖成三层小楼。


  2017年以前,胡成虎还是贫困户。“当时家里有一个大学生、两个中学生,就靠一点儿薄地和我做案板挣点钱……”


  “我的帮扶责任人帮我卖案板、找销路,为两个孩子申请教育帮扶,还帮我联系工作,到浙江横店打工。”胡成虎至今充满感激。


  有了精准帮扶的好政策,有了市政府办公室驻村工作队的倾心帮助,胡成虎的家庭渐渐有了起色。2017年,胡成虎靠自己的手艺挣了钱,大女儿也从师范学校毕业,当了人民教师,一家子顺利脱贫。这两年,胡成虎的妻子也在邻村幼儿园当老师,他们一家人均年收入超万元,成了村里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仅2017年,狮口村就实现34户159人脱贫,成功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年底,该村共49户、225口人实现脱贫,最后一户贫困户实现了兜底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产业带动 富农惠农


  产业不兴,脱贫不稳。


  只有产业带动,富农惠农,助力脱贫才更有底气。


  2017年11月,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文东来到狮口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村集体每年只有7000元租赁收入。


  “要不断探索产业扶贫的路子,增强贫困村‘造血’能力”,按照徐衣显调研狮口村时提出的要求,张文东决定从抓集体经济入手。


  2017年年底,在市政府办公室驻狮口村帮扶工作队以及县、乡两级政府的帮助下,狮口村成立了醒狮农业发展公司,争取到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161万元,建大型机库、粮库,购买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和小麦种子、玉米种子以及农药、化肥等,通过流转村民的耕地,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耕种,实现集体增收。


  “2018年年底,村集体经济实现粮食收入63万元;2019年秋季,村集体流转耕地总量达45.3公顷,实现粮食收入134万元,利润近20万元,这已经是第二个丰收年啦!村集体收入的20%用于贫困户分红,还可安排10余名贫困村民在公司实现就业增收。”张文东高兴地说。


  “我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不仅每年能拿到分红,还能到村集体打工挣工资,每个月收入1200元呢!”脱贫户胡给斗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村集体有钱了,村民也都跟着沾了光,不仅在家门口从事田间管理挣钱,去年中秋节和今年春节,每家每户都领到了节日福利。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狮美服饰扶贫车间吸纳了20多名低保、贫困、残疾村民就业。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吉亚南 摄


  该村产业扶贫基地——狮美服饰扶贫车间内,记者看到70多台电脑平织机齐开动。据了解,2月25日复工以来,该车间服装生产势头非常好。看着眼前占地面积864平方米的宽敞厂房,谁能想到它的前身是“蜗居”在村委会二楼、仅十几平方米的小作坊?


  2018年,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70万元,建成了大型标准化扶贫车间,又利用到户增收资金15万元,购买了电脑平缝机、弓针机等服装加工设备。目前,扶贫车间和服装加工设备已实现整体租赁经营,村集体年可增收6万元。


  “我们吸纳了狮口村及附近村庄的20多名低保、贫困、残疾村民,他们上班时间比较自由,既能照顾家,又能上班赚钱,每人每月可收入3000元左右。”狮美服饰扶贫车间负责人马洋说。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项目施工现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吉亚南 摄


  据了解,狮口村还利用第一书记专派资金,建设了35千瓦光伏发电站。从2018年1月并网发电以来,50户脱贫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集体光伏收益分红。今年,该村又谋划了优质葡萄种植园项目,加快实施高效农业产业。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将来村集体收入将会大幅增加。


蝶变!且看今日焦作狮口村!

美丽蝶变 幸福花开


  桃柳着妆日焕新,幸福花儿遍地开。


  在狮口村走一走,看一看——


  昔日凌乱破败的灰墙残壁,变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墙;


  昔日狭小局促的活动场所,变成了宽敞的群众文化广场和高大的文化大舞台;


  昔日污水横流的街边小径,变成了雨污分离、绿色环保的现代化污水处理体系;


  昔日寂静沉闷的小村,变成了每晚有广场舞、偶尔有歌舞大戏、年终有迎新春联欢的欢乐小村……


  聚民心、办实事,狮口村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的美丽蝶变,让村民都感受到了变化和幸福。


  “现在有了天然气,做饭特别快,一会儿就行。”当天中午,该村村民宣玲玲在家门口的菜园随手摘一把青菜,来到干净整洁的厨房做午饭。家中液晶彩电、变频空调、按摩椅样样有,跟城市里的生活没有两样。“当家的在海南打工,儿子、儿媳在苏州打工,这两年我家脱了贫、买了车,儿子娶了媳妇、添了女儿,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宣玲玲笑容满面地说。


  对狮口村村民来说,这里有一本“幸福账”——


  村里争取资金90余万元,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办公室、党员远程教育中心、综合调解室和村卫生室、阅览室、爱心超市等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党建服务综合体,建成全市第一个贫困村级党建主题文化游园;


  村里争取各类资金230万元,对主要街道和出村道路进行拓宽改造,硬化、改造30余条背街小巷和2条田间生产路;


  村里积极推进“厕所革命、能源革命、取暖革命”三项革命,全村改厕率在90%以上,117户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171户村民受益于“双替代”工程免费,安装了取暖空调;


  村里争取资金150余万元,对道路两侧房屋外立面墙体统一美化,新建4200平方米文化游园,并对村内废弃、未建宅基地进行“一宅变四园”(即花园、菜园、果园、林园)改造,让脏乱的村庄靓起来……


  “幸福账本”中,一个个项目串起村民的幸福生活,文明新风尚也在村里悄然兴起。


  通过举办“好婆婆”“好媳妇”“好乡贤”以及“卫生庭院、文明家庭”评选和表彰活动,狮口村的人居环境和文明新风发生着“润物无声”的变化;村里连续两年举办新春大联欢,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天喜地歌唱着美好生活。2019年,狮口村被市文明办评为文明村镇。


  张文东说,按照徐衣显的指示和要求,驻村工作队和狮口村两委会今年谋划了高效农业项目,占地2.67公顷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项目将依托醒狮农业发展公司,为该村产业兴村之路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必将为周边各村产业发展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2018年9月下旬,狮口村启动了旱厕水冲式改造工程,成为全市首个进行旱厕改造的试点村。实行旱厕改造,受益的不只是狮口村村民,还有磨头镇狮口联合小学的800余名师生。“以前,学校厕所后面有个大化粪池,到了夏天,苍蝇乱飞、恶臭难闻,由于厕所离食堂近,每次检查卫生都不达标。”该校校长郭茂长说,“这两年狮口村变化大,我们也跟着受益。去年暑假期间,我们依托村里新建的污水处理管网进行了旱厕改造,全新的水冲式厕所在秋季入学时成为一大亮点。”


  脱贫攻坚换新颜,乡村振兴奔小康。


  “在脱贫奔小康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共同致富道路上走在前列,带动周边村更多群众走上富裕路。”带着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嘱托,狮口村将坚持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从脱贫攻坚到美丽乡村跨越式发展的振兴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