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如果执意造反,率兵攻打刘邦,能灭了汉朝吗?

右惜


要是韩信造反,依照当时诸侯王的军事实力,无人能敌,包括项羽。这里面有个基本问题,那就是韩信如果要造反,什么时机最佳,过了最佳时机,韩信造反是没有用的,也是造不了反的。

韩信的谋士蒯通在韩信封为齐王的时候,建议他自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建议?是因为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韩信虽然依附于汉王刘邦,但是军事实力最强,项羽奈何不得,刘邦也求救于他,胜负都在他韩信一家,所以,这个时候自立,恐怕刘邦项羽都奈何不了他。

但是这种情况,也可能激起项羽与刘邦的联合,韩信的政治天分虽然赶不上军事才干,但是他也知道,是平齐国才建立了他韩信的威望,若是自立,很可能带来齐国旧势力联合项羽刘邦以及其他诸侯国对韩信进行讨伐。到时候,四面楚歌的就是他韩信了。

这可能是韩信不敢轻易自立的主要原因。成就大业虽然离不开军事,但是仅有军事实力往往并不一定能够成就大业,项羽就是最好的写照。

先秦的诸侯国政治统治的基础是贵族,自商鞅变法,不断打击消灭贵族统治阶级后建立了强大的秦国,后在秦始皇嬴政的努力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沿袭法家思想建立的大秦王朝因为推行郡县制而统一了中国,这在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争霸称雄的局面。然而,由于统治思想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法家思想演变成暴力和暴政,短短的十几年,大秦王朝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从陈胜吴广起义到项羽刘邦等争雄,战争将大一统又拉回到诸侯割据的局面。

诸侯割据政权,或者说是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霸的局面开始死灰复燃。大一统政治格局之下的郡县制到底好不好,有不有效,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都成为一个问号展现在新时局之下。

战争在继续,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达到国家的建立和组成同样是摆在诸侯王们面前一个不小的课题。

但是,来自于楚国贵族项梁的侄子项羽却做出了示范,在他强有力的铁蹄之下,巨鹿之战后,十八路诸侯个个封王,开始展现出国家组织形式的雏形。他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以自身的势力遥控诸侯王。

这不是正是先秦国家的组成形式吗?项羽反秦,从反暴政到封王,实际上在走一条复辟之路。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不仅仅是项羽一人的想法,在秦末汉初的那个时代,在政治思想还处于混沌不明的情况之下,复辟似乎才是最为符合历史进程的搞法。最初的刘邦萧何张良韩信等也概莫能外。

秦国的十五年虽然短暂,但是其国家模式却是大一统的基础,但是因为没有形成有效的政治思想引以巩固,所以只是昙花一现,人们关注更多的依然是春秋战国,即东周时代的贵族统治国家模式。

至于说到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之后,建立了郡国制形式的国家政体模式,则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刘邦的团队张良萧何等人吸纳了秦朝有用的管理模式,进行传承和发扬罢了。

而在项羽还以西楚霸王耀武扬威,通过封王来管理诸侯的时候,人们普遍的认识还是“复辟”之路最为光鲜。

韩信俨然也是被这种思想“洗礼”的人。韩信不是贵族出身,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得以封王,已经是一个跃身到祖坟冒青烟的地步,更别说是要建立一个更为强大的帝国。

说到韩信到底有没有野心来实现犹如秦始皇一样的功绩,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秦朝仅仅存在了十几年。而眼前的项羽才是人人奋斗的目标,赫赫大名的西楚霸王,犹如天大的国王,以分封贵族为王统治诸国郡县,那是莫大的荣耀啊。

历史就是这样,总会选择先进的国家管理组成方式。从秦国商鞅变法起,就打击消灭贵族统治阶级,才有了强大的秦国一统天下,这会儿,项羽又回到了从前,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不言自明。

在韩信的世界里,他选择了和项羽一样的政治理念,注定了他不过是下一个项羽而已,尽管他的军事才能比项羽要强,但是依然不会有所建树,历史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才是历史的发展规律。

我们不用再去分析刘邦了,因为他最终选择吸纳了大秦帝国的治国精华和要义,所以,最终会建立一个强大的汉朝。韩信,就算他会随着项羽而去,其实也就是做第二个项羽,最终的结果必定也和项羽一样,虽九十九战而胜,最终一战必败。


青灯问史


″连百万之众,攻必克,战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刘邦对韩信统兵打仗的评价。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看中的就是韩信是个军事奇才。因此,韩信挂帅出奇不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使得项羽疲于奔命,怆惶迎敌,首尾不能相顾,最后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于垓下,逼的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北下燕赵,平魏王豹,收李左车,创背水一战之战争先列,东下齐都,收拾金瓯,平定四海,其功莫大焉。当其盛时,恐怕无人敢与韩信争夺天下,刘邦当时绝不是韩信的对手。当时蒯彻曾劝韩信造反,韩信不听,错过了时机,致有未央宫之禍。这是从军事方面的综合考量的结论。然而韩信的缺陷又是致命的,其一是,韩信不懂政治,看不透帝王之术。不懂得急流勇退,回避嫌疑。其二是,缺少功成名就更应谦逊行事,善代部下,不与人争短长,免成众矢之的。其三是,重信义,树恩威做的太差了,以致锺离昧大骂韩信薄情寡义,不得好死。其四是反复无常,首鼠两端。眼见得大势已去,天下归心刘氏,手中又无一兵一卒,何必又暗通陈豨密谋造反呢?这其中的洞察时局,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的政治眼光也太低能了。所以,若以政治才干与刘邦对决,韩信又远远不是对手,何况刘邦手下谋士众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者都不在韩信之下。应该说政治统帅军事,因此,韩信还是干不过刘邦。


天山月3


华夏文明的忠孝仁义道德观念还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和现代人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相比,古人确实是有信念真诚善良的一辈人!再说韩信吧,即便有贼心,他也有很多顾虑,首先士卒中有一些都是忠于刘邦的,一旦他反叛,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离开这种背信弃义的人,他也非常害怕被世人唾弃!再说报恩观,毕竟是刘邦最后选择给韩信机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刘邦的认可和支持如何展现韩信的才华。再说和项羽结盟,第一:肯定要被世人嘲笑,当初离开现在又去追随!第二:一旦获胜,一山又怎么能容下二只老虎,迟早要被项羽把兵权消弱甚至被暗杀的风险!第三:背信弃义的代价就是被世人唾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恐怕要遗臭万年!二害相权取其轻,我相信换了谁也不会选择光明大道不走而去选择一个风险极高得利不讨好的事!再说说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刘邦一旦被杀了,世人肯定还是要说韩信见死不救,忘恩负义,刘邦死后韩信就没有人信任他给予他后勤服务的支持了,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中也没有看出韩信情商有多高能不能管理好一方净土,也许他也就只想做一个开疆扩土永不休止的战神!谁又能有后眼睛呢?只能说韩信没有明白一个道理,飞鸟尽良弓藏!


温文尔雅26909555


韩信一生颇为传奇,早年受过恶霸的侮辱,遭过亭长夫人的白眼,吃过漂母的饼,也有过一段酸涩的爱情。怀揣梦想投奔项羽后,只做了个站岗的门卫。满心希望跳槽刘邦,没想到只做了个粮库的主管,整天和一群四处乱窜的耗子混在一起。韩信一身的抱负无处施展,于是只好再次仗剑天涯,寻找生命中的伯乐。
(韩信剧照)

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立谏刘邦重用韩信,因此韩信才封坛拜将。从此为刘邦定三秦、灭魏赵韩三国,胁迫燕国,占领齐国,然后挥师楚国,灭项羽于垓下,走向人生的巅峰。然而正当韩信居功至伟,安享荣华富贵的时候,他的人生却开始走了下坡,最终被女人诱杀,并夷三族。

那么,如果韩信率兵攻打刘邦,能灭了汉朝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要看在什么时候。韩信有三次起兵的机会,只有两次可以成功。
(韩信剧照)

一、齐王时,完全成功

韩信被封齐王的时候,在定陶陈兵百万,声势滔天。如果韩信听从武涉或是蒯通任何一个人的建议而拥兵自立,完全可以睥睨天下。所以,刘邦面对韩信的要挟才能言听计从、被迫奉迎。于是,后来刘邦才在不通知韩信的情况下,一路赶到定陶,抓起帅印揣入怀中。韩信没有了兵权,刘邦内心才能感觉到踏实。


(韩信剧照)

二、楚王时,成功勉强

韩信被封楚王时,实力大减,但韩信依然陈兵巡视悬邑。因此被人抓住把柄,告发其谋反,刘邦震惊,不知所措。有人主张讨伐,但陈平说韩信兵力要胜于刘邦,而且韩信极善用兵,刘邦不是对手,只能智取。于是刘邦采用陈平计策,伪游云梦泽,计擒韩信。所以说,如果韩信在楚地起兵,还有成功的希望,因为当时天下形势极不稳定,关键还能得到英布及其他诸侯的响应,这样一来灭汉朝不是问题。


(韩信剧照)

三、淮阴侯时,注定失败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时,除了牢骚满腹,一无是处,即无兵可用,又无将可遣。所以当刘邦平叛陈稀时,韩信想险中求胜,矫诏释放官奴,突袭皇宫,杀吕后诛太子。而这种方法取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一皇宫内院守备森严,仅凭一些目无法纪的官奴无法攻入。二长安城南北禁军加起来有数万之众,即便官奴都是一帮亡命之徒,但实力相差悬殊。另外陈豨很快兵败,里应外合和的计谋也落空。即便韩信侥幸占领长安,但是当刘邦回师,韩信也不可能守住一座孤城。


(韩信剧照)

总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韩信虽有机会,但都在观望彷徨中流失殆尽,所以在临死前只能仰天长叹、追悔莫及!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韩信如果执意造反,率兵攻打刘邦,能灭了汉朝吗?(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刘邦的大汉王朝有一半都是韩信打下的,他曾评价韩信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可谓是用兵如神,是兵家四圣之一,被后世称作“神帅”、“兵仙”,被后世带兵打仗之人奉为偶像。

既然韩信如此厉害,若他执意起兵造反攻打刘邦,他会灭了大汉从此改写历史吗?小编觉得答案是肯定的,韩信有这个能力。

不过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就算韩信有这个能力,也是分时候的。韩信最后之所以落了个惨不忍睹的结局,是因为他没有好好把握良机,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韩信当年是个不得志的人,有过屈辱,遭过白眼,受过施舍,这些在后来都成了他决心要改变命运发愤图强的动力。韩信怀着一腔热血去投奔项羽,可是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韩信改投了刘邦,可惜天不遂人愿,刘邦一开始并没有慧眼识英雄,韩信是一身报复无法施展。

当他准备第三次跳槽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萧何。在萧何的力荐之下,刘邦开始重用韩信,给他兵马让他带兵打仗。韩信通过自己的赫赫战功,一路封侯拜相。不过在他一步步高升的同时,刘邦对他也慢慢的不再信任。

1、当韩信被封齐王时,想要造反易如反掌完全可以成功。

在韩信势如破竹平定齐国之后,居然上书刘邦自请要做齐王,刘邦虽然应允但是心里也对他有了芥蒂。韩信被封齐王的时候,是他实力的最鼎峰,声势滔天。张良当时也曾说过:“韩信如反,无人能制”,而且这时候正是刘邦虚弱之时,若此时韩信起兵造反定能睥睨天下。

2、当韩信被封楚王时,虽实力大减,但若造反也可勉强成功。

刘邦因为先前之事,对韩信早有不满。所以就借机夺了韩信的兵权,他被封为楚王时,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不过韩信是用兵的好手,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就算是一群残兵弱将他也能将之变成剽兵悍将。

而且此时天下的形式还不是很稳定,若韩信此时想反,还能得到当时各路诸侯的响应。所以说韩信此时造反,还是非常有胜算的,刘邦就是因为忌惮韩信,才采用了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泽,设计擒了他。

3、当韩信被贬淮阴侯时,造反注定以失败告终。

韩信在当齐王、楚王时造反都可成功,可他偏偏选了做淮阴侯的时候造反,肯定是不会成功的。此时刘邦大局已定,手中握有兵马,而韩信此时是无权无势,更没有军队。可是韩信却选择在此时和陈豨密谋造反,要里应外合灭了刘邦。

现在的韩信是失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还因为一位家臣导致计划泄露,被吕雉占了先机,最后落了个被擒身亡的下场。韩信在临死前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我想这确实是天意。

所以说韩信若执意要造反,率兵攻打刘邦,是肯定能灭了刘邦的。但是也要分时候,在当齐王和楚王的时候肯定没问题,但是在当淮阴侯的时候结局我们也都知道,是行不通的。

很多人会好奇韩信明明可以成功,那为啥偏偏挑了个成功率不大的时候造反。其实韩信在实力巅峰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游说过他,也劝诫过他有功高震主的危险,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他当时拒绝的原因是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正是因为刘邦才有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所以他很感恩刘邦,并且誓不叛汉。韩信也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可惜最后还是“飞鸟尽良弓藏”了。因此临终前才会说,后悔没有听取蒯通的计谋,英雄末路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呀。


葛大小姐


不能。

韩信只是将才,没有刘邦那种驾驭全局的能力。

韩信之所以能大显身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是因为有刘邦领导的团队做他的后盾。失去了这个基础,韩信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不是刘邦器重他,委以重任,韩信就很难有出人头地,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这也正是韩信弃项羽投刘邦的原因。

尽管后期韩信兵权在手,看似有反对刘邦的实力。别忘了权利是刘邦赋予他的,他一旦造反,刘邦就会收了兵权。大部分军队还是听刘邦的。毕竟刘邦的身份在那儿,关键大部分将领还是服从刘邦领导的。在笼络人心管理人的方面,刘邦绝对是天才。韩信真正能调遣的军队并不多。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但不是政治高手,和刘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算起兵造反也会一败涂地。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算是个将才,在太平天国前期屡创清兵,打的曾国藩蒙头转向,死的心都有。可当脱离太平天国自己单干时,却没有了昔日的锋芒,节节败退,最后在大渡河牺牲。

可见,再大的英雄也需要有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离开发展的平台你就是凡夫俗子。


王中文207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如题,韩信如果执意造反,攻打刘邦,则刘邦必亡。

韩信生平

韩信的一生就是为了战争而存在的,没有战争就没有他的舞台。

年轻时代的韩信,终日钻研兵法,身上背着一把大宝剑,没事就研究军事,醉心于作战。他是个天才,是个兵痴。

有一天韩信遇到了一个流氓,要韩信要么杀了他,要么从他胯下爬过去。韩信趴在地上,从流氓的胯下爬了过去。人们都在嘲笑韩信是懦夫,韩信不以为然。

秦末是一片乱世,各地战争烽烟四起。此时不出来建功立业更待何时呢?带着满肚子的兵书,韩信投靠了当时起义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项羽。

他做过项羽账前的侍卫,他一直希望能够带兵作战,建功立业,实现他人生的价值。可惜项羽没看中他。

于是他投靠了刘邦。在刘邦那里韩信依然不受待见,一直都只是一个小官,幸好他被萧何看中了,认为韩信是大将之才。

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一次韩信觉得在刘邦那里没戏,就走了,结果被萧何给追了回来,通过这件事情,刘邦也觉得韩信很可能不简单。于是就好好地和韩信交谈,发现确实是人才,于是就拜了韩信做大将。

韩信带了刘邦给他的一万多人马,一路上所向无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就灭了北方的大国,赵国,然后乘胜攻灭了东边的齐国。项羽闻讯,才发现韩信不简单,于是派出了手下第一大将龙且去齐国交战韩信,结果被韩信杀的大败,龙且也被韩信斩杀。

韩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很多经典,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无不是千百年来传唱的经典。

韩信是兵仙,是战神,一生从没败过,哪怕是项羽这样的对手,他和项羽是同一个级别的存在,都是刘邦的噩梦。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地位

当韩信打下齐国之后,他同时拥有了北方的赵、燕、齐三国之地,手上兵力不下30万人,是刘邦、项羽之外的第三大势力。


当时的刘邦和项羽正在鏖战于荥阳、成皋,刘邦当时正在被项羽围困在了荥阳。如果韩信帮项羽,则项羽胜,帮刘邦,则刘邦胜,或者作壁上观,至少也可以裂土封王。

但是韩信太过于感恩了,他要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于是他选择了刘邦。

垓下之战,韩信是刘邦联军的统帅,带领着40万人击败了项羽的10万人的主力,逼得项羽乌江自刎,结束了项羽的时代。

如果垓下之战不是韩信统兵,还是刘邦,那么刘邦照样还是输。

这是史实的情况。

我们可以按照题目的说法,想象一下,如果韩信不帮刘邦会如何呢?

如果韩信不帮刘邦,而是帮项羽,则刘邦肯定玩完。

刘邦和项羽打了很多次,从来没赢过。

同样再加上一个韩信,就更不用说了。

项羽是讲义气的,战后会封给韩信很多的地盘,韩信完全可以做一个北方的大王,拥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天下。

或者,他谁都不帮,等到项羽和刘邦都打到精疲力尽的时候,再出手灭了项羽和刘邦,那么韩信就坐拥了天下,历史上就没有汉朝了。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老威观史


大家都知道,韩信在率兵攻下后魏、后代、后齐,斩杀项羽爱将司马龙且以后,飞扬跋扈。他的手下彭越劝其造反,与刘邦项羽分庭抗礼。最后韩信还是没有同意。那么,如果他同意了呢?会有韩姓天下吗?下面我们分为三种情况:


拥兵自重,静观待变——必然失败。韩信当时的根据地是他所攻占的燕赵齐魏之地,那里无险可守,一览无余(华北平原),而项羽有长江天险;刘邦有函谷关、蜀中之地这样的王霸之地。不仅如此,燕赵魏齐在华北平原一带经营数百年,即使没有为之而死的勇士,也有着上怀古时的遗民。燕赵之地且多侠士,韩信真的能在这样的地方站住脚?我是不大相信的,即使他站住了脚,那么军需粮草呢?项羽有范增、刘邦有萧何,韩信什么也没有,只有他一人,难保他不出什么变故吗?
所以,拥兵自重不是在刘邦项羽的联合绞杀中灭亡,也会灭亡于燕赵百姓的怒火。

挥戈东进,擒杀项羽——或许成功。如果韩信与刘邦一起进攻项羽,如历史一般,项羽必然失败,若此,以刘邦之奸诈,必然偷袭燕赵齐之地,那么韩信(假使其收编项羽军队)只能退守江南一隅。我所说的或许便在此,正如唐诗所言“江东子弟多才俊”,韩信如果能凭险经营江东广袤之地,或许能再度发挥他的才能击败刘邦。而此时刘邦就只有他一个对手了,恐怕他也只能像英布一般被擒杀(毕竟这不是历史,只是猜测,所以我也不敢断言)。


按兵西进,指通函谷——成功几率较大。韩信攻下燕赵齐之地时,正是刘邦项羽相持于荥阳,若其攻打刘邦,刘邦必败(输项羽逃跑时连老婆都不要了,何况韩信),刘邦退守西蜀。这时的韩信仍有两个选择,追击刘邦或倒打项羽一耙。如果他西进入蜀,那必然是一番死战,如果败了,他会遇到士气正旺的楚军,结果依旧是覆灭,倒是项羽会进攻刘邦夺得天下;如果胜了,那么恭喜韩信,他只要面对刚愎自用的项羽就行,双方兵法谋略仍是韩信更胜一筹,这时也是韩信得到天下。


以上当然都是对历史的还原中进行推测。即便这样,韩信谋反得到天下的几率并不大。然而,治理天下仅靠带兵打仗、横冲直撞是不够的,像韩信,他只是个将才,并非帅才,真得夺得天下,他也守不住。真正守天下、治天下,还需要像陈平萧何那样的人。

<strong>


邓海春


肯定可以。

以韩信的军事才能,别说刘邦,就算李世民,朱元璋在世也未必能赢他。

当时齐国被灭之后,韩信的势力如日中天,天下五分之二尽归其所有。这个时候如果韩信再不顾对刘邦的忠诚,挥师南下,便可灭了刘。

韩信这时有两种大计可实施,第一就是假装没反,故意装作去帮刘邦的样子,这时刘没反应过来,韩信闪电战瞬间可以摧毁刘营。第二就是正面刚,就算这样,刘也不是对手,韩信用兵总是出其不意,总是能以少胜多,更何况这时韩有三十万大军,刘此时十万,项二十万,刘肯定经不起韩的攻击。

回过头来再看题意,题主说的是汉朝而不是汉国。前面说的是汉国,如果是汉朝就不行了。刘邦统一中国后,把韩信兵权夺了,降为淮阴侯,困在长安,刘邦还时刻留意着。韩被刘死死盯死,肯定反不了。





如史如画


没有一个人的战争,也没有因一个人而取胜的战争

韩信有“兵仙”之称,顾名思义其用兵诡谲,排兵布阵、临阵对敌在当时汉初是无人能及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有很多觉得因素,如后勤保障,兵源补充,将帅能力出众。

如果韩信反叛,在初期会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最终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具体我们来分析一下。

汉朝初期的带头大哥刘邦之所以能战胜肌肉男项羽,成就大汉王朝400年的基业,是其手底下有很多能力出众的小弟追随他,而且能之人善用:萧何有极强的统筹运作能力,极大的保障了后勤;张良心思缜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军事技能超强,几乎每战都是直接OK对手。这三点让刘邦集团从不入流的混混小帮派跻身成为傲世苍穹的扛把子。

反观韩信,其充其量就是刘邦这个集团中冲锋陷阵的马前卒,是一柄极刚极烈的钢刀,所到之处无往不胜。他没有他大哥刘邦那么有领袖魅力,网络了一帮人才,他的工资也是由大哥给发放的,如果他大哥刘邦不给他拨响银,他手底下的兵就会一哄而散,前期可能会被忽悠的攻打大哥,后期反应过来了,要打自己老板,肯定不行。

就在汉朝就有这许多例子,项羽刚猛无比,可是没有好的军师辅佐,最后败北;三国时期,蜀汉初期,刘备坐镇,可以说蒸蒸日上,三足鼎立,可当以刘备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业人离开后,蜀汉这个大公司就走下坡路,人才凋零,最重要的是后勤补给不行,仅靠诸葛亮这个旷世奇才苦苦支撑,最后也是走向灭亡。

所以韩信最终是不可能战胜他的大哥刘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