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身上看到当年的毕加索与梵高

在他身上看到当年的毕加索与梵高

《红风》1.5MX1.2M

一、解构周小军作品

看周小军的作品,很容易造成误读、误解。不会看的人,觉得也没什么,不就是不停地往画布上点点吗?还有比这更简单的事情吗?这似乎是任何一个画匠都可以干的事情。甚至是画匠也不愿干的活。一味单调的重复,还有比这更无聊的创作吗?

欣赏艺术作品,也分几个境界。不同的境界,会看到作品不同的意境。如同人生的三个境界。最初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第二阶段,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第三阶段,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可是同样的山山水水,在后者看来,却与前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同样看周小军的作品,我却在他的画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他的作品看似简单的点彩叠加,其实里面处处都有玄机。《易传·系辞上传》曾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 我以为,周小军之所以选择以点彩的方式绘画,正是想要表达这样一种意境。并以光影彰显阴阳之道。真正会看画的人,会看门道。就是画者在其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谓之“道”。周小军正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诠释宇宙之道,太极之道,阴阳之道。传统意义上的太极两仪,是我们所熟悉的太极图。而周小军将太极图无限扩展,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他的作品。在某些人看起来似乎普普通通的画面,其实蕴含了无限深奥的哲学意味。

在他身上看到当年的毕加索与梵高

《黄昏下的浴女》2MX1.5M

他事实上也可以用常规的技法去画画的,就像当年毕加索也可以用贯常的思维画出各种标准人像。但是他将一切打破了重新组合,赋予作品全新的抽象的意义。然而毕加索还是没有离开点线面。近乎所有的画家都在用点线面绘画。离开点线面,很多人就不会画画了。

周小军无疑是一个例外,一个画界的另类。他敢于向传统挑战。就像一个建筑师想要去掉钢架柱梁,只用沙子造起一栋大楼来。这个想法本身就接近于空中楼阁、海底捞月,是一个接近于想要毁掉自己的疯狂的想法。就像人类幻想仅仅依靠双手去建造起一个通天塔。

一件事情就怕日复一日坚持去做,如同周小军在二十年前开始单单只用点彩的手法去绘画。以点的不断叠加,最后成为一幅幅出人意料的作品。然而正是这种看起来单纯的绘画方式,让一切变得单纯而美好起来。

在他身上看到当年的毕加索与梵高

《木栅栏的小路》1.2MX0.9M

人们总以为复杂才代表高深,却不知高深到极致其实就是简单到极致。如同宇宙之初,从一个点开始。如今的整个宇宙,亦由无数的点组成。如同我们的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的。不错,一切正是由无数如同细胞那样的点所组成,而非是线。即使线,也依然是由无数的点组成。

周小军的画,其实就是让一切生命回归本源。回归到最简单、最纯粹的生命状态。而只有内心纯澈的人,才可以画出这样的作品。欣赏周小军的作品,能感受到他在创作时凝神静气,天人合一的那种平静。然而他的作品又呈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阴阳相生、生机勃勃的视觉效果。仔细欣赏周小军的作品,会发现他的画是活的,是会讲述故事的,是有生命的。它们在激起人们感官单纯的同时,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东西被唤醒。好像那些沉睡了很久的东西,在这深深浅浅、星星点点的光影中苏醒过来。

他用点彩与光影,构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抛弃了俗世的纷繁复杂,呈现出一个接近儿童般的无邪天真的、纯粹洁净的多维空间。那是灵魂的故乡,也是一切生命最美的归处。

在他身上看到当年的毕加索与梵高

《红树下的伴侣》2MX1.5M

二、解构周小军其人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画匠,缺少的是真正有思想并敢于不断突破自己的艺术大师。这个世界也不缺少绘画作品,缺少的是有其独特性格、气质、与灵魂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最可贵的品质,是敢于向传统挑战,敢于向自己挑战,而不是臣服于传统,成为传统模式下的寄生虫。真正的艺术家天生就应该是创造者,而不是模仿者。周小军以他的勇气向世人证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高贵的品质。尽管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他就是他。他在创作时的孤注一掷,有着一种孤独求败、向死而生的精神。尽管他表面看起来温文尔雅,在动作上甚至呈现出远超于他这个年龄的迟缓。我想,他的行为以及缓慢的语速,大概是要让一切都慢下来。他与这个世界其实是格格不入的。如同当年的梵高,无法适应那个时代,甚至无法养活自己。而后来的人们却因为拥有梵高的一幅画,就可以几代衣食无忧。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悲哀,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好在周小军还不用为生活焦虑到去割掉自己的耳朵,但是他心中的苦闷,又有几个人能了解呢?他身体的某个器官也许已经付出了比割去一只耳朵更大的代价。

在他身上看到当年的毕加索与梵高

《格萨尔王》8MX2M

有多少艺术家在创作大型绘画作品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周小军的大型史诗巨作《格萨尔王》虽然没有要了他的命,但是他所付出的心血与代价又有几人能领会呢?三十年的潜心研究构思,多次深入藏区采风。整整历时三年时间,聚精会神地创作,才完成八米恢弘长卷,五百个人物刻画的巨型油画《格萨尔王》。再现了格萨尔王亘古不变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令观者震撼不已。

他的创作过程本身即是一部史诗。几十年时间,考证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深入体察民族风情。1979年,周小军着手创作格萨尔王油画的初稿,开始用哲学思想分析作品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用绘画语言表现艺术的审美观。1983年,周小军以《霍岭大战》为主题,创作格萨尔王油画的第二稿。1999年,周小军着手构思格萨尔王的第三稿。2006年下半年,去青海采风,征求当地藏学专家及说唱格萨尔王史诗的老艺人的意见。经过前期准备,2007年,周小军开始在8X2米的大画布上进行创作,至2010年正式完成。这难道不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吗?正是这种骨子里与格萨尔王的某种相似,使得很多人共同联手也无法完成的关于格萨尔王的大型油画作品,周小军凭借其个人力量却完成了。这无异需要绝对的信念与专注,如同格萨尔王当年为维护一方百姓的和平安宁所做出的浴血奋战与卓绝努力。

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渴望成名。而他,只是画自己想画的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我在他的身上看到当年梵高的影子。梵高的画,并不是因为它有多美。而是梵高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方式与绘画语言,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而今天的周小军,正在以他的独特方式,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也许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已经不在,人们也像今天我们评价梵高那样的在评价他。可惜,我们不能在今天看见。深刻的洞见,也许是遇见未来最好的预见。只可惜,太多时候,我们丢失了这种本领。而伟大的艺术家,正是既可以追随过去,也可以预见未来,却专注于当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