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一、隋煬帝其人:有一定功績,但惡名昭著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又名楊英,小名是阿麼。隋朝的第二個皇帝,後世提及他,都把他定位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昏君。其實,縱觀楊廣的一生,他能文能武,有勇有謀,聰明絕頂,而且有一定的功績,尤其是對歷史的長遠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比如開鑿南北大運河,在客觀上與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一樣,是名垂千古的偉大功業。大運河1500年來一直是中國南北運輸的主要航道,是中國經濟的主動脈。後來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享受了大運河裡帶來的多少實惠,真的是無法用數字來統計。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楊廣營造東都洛陽,意在控扼中原,強化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其他如掘長塹、置關防、修馳道、築長城等大型工程,是為了加強國防。在客觀上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造福了後人。至於置倉儲糧、三巡江都,在客觀上也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溝通聯繫。楊廣又出塞北至草原牧場,巡撫突厥,親臨青海,擊破吐谷渾,於其地設置郡縣,為後來的唐朝西出玉門關經略絲綢之路打下了基礎。

在文治方面,楊廣創設進士科,正式確立科舉取士制度,並且興辦學校,敦獎名教,統一經學,整理圖籍,將儒道佛三教並重,積極影響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特別是正式確立科舉取士制度,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儘管如此,後世依然把他定位為暴君、昏君。除了因他奢侈淫靡,驕橫殘暴,濫用民力,實行一系列暴政,搞得內外交困,民不聊生,結果惹得民怨沸騰,最終導致隋朝滅亡這些因素之外,關鍵是他弒父殺兄等一些不人道、不地道的卑劣行徑為人所不齒,因此才落了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下場。

二、一個相貌英俊、儀表非凡,文武兼備、無所不精的少年天才

據說楊廣的母親獨孤皇后當初懷上楊廣時,夜裡夢見一條龍從身中鑽出來,在天空中飛了十多里,然後墜落於地,尾部折斷了。隋煬帝出生的時候,紅光漫天,鄉間牛馬皆鳴。

楊廣長得天庭飽滿、濃眉大眼,眼閃星輝。可以說是相貌英俊,儀表非凡,因而也極受父母喜愛。並且楊廣天生聰明、才智過人,博聞強記,過目不忘;幼年時又非常愛好學習,到了十歲左右,已經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方藥、伎藝、術數,無不通曉。

父親楊堅建立隋朝後,當時只有13歲的楊廣被封為晉王,擔任幷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總管。在以後楊堅統一全國、平定叛亂、抵禦突厥、鞏固疆土的過程中,楊廣憑藉自己的智謀和英勇善戰而屢立戰功。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的陳朝發動進攻(真正領兵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將領)。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進駐建康(即現在的南京)之後,楊廣表現得很有氣度:殺掉了陳後主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而是封存府庫,不貪錢財,最後將陳叔寶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因而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天下皆稱廣以為賢”。滅掉陳後,楊廣進封太尉之職。

此後,楊廣也是屢建戰功: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在隋文帝的幾個皇子中,楊廣是功勞最大、威望最高,才能傑出,也最為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寵愛和器重的。

三、其父隋文帝楊堅的預言和自信

隋文帝楊堅雖然喜歡楊廣這個兒子,但對他多少有些不放心,這是因為,楊廣雖然聰明絕頂,但也有很多性格缺陷:他性子急躁偏激,陰賊刻忌,好猜測別人的心理。俗話說:“知子莫如父”,雖然楊堅日理萬機,平時跟孩子們接觸較少,但對楊廣的性格多少還是有所瞭解的。

楊廣三歲時,一天在其父楊堅身邊玩。楊堅抱著他玩視良久,然後嘆氣說:“此兒極貴,然而破滅楊家的恐怕也是他。”

不得不佩服,楊堅看得還真準,後來楊氏家族的確是敗在了他這個兒子楊廣手裡。但不知怎麼到了後來,楊堅居然會忘記了自己對楊廣下的這個斷語,不然的話,估計歷史就該改寫了。

還有一次,隋文帝秘密讓人給幾個兒子看相。看相人說:"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 隋文帝又問大臣韋鼎:"我的幾個兒子,誰能夠繼承我?"韋鼎說:"皇帝和皇后最喜愛誰,誰就應該繼承皇位,這不是我所敢於預料的。" 隋文帝笑著說:"你不肯明說吧!"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隋文帝楊堅共有五個兒子,都是獨孤皇后所生。等他登基稱帝之後,按慣例里長子楊勇為太子,次子楊廣被封為晉王,其餘三個兒子也被分封為王。隋文帝曾經驕傲地對群臣說:"前代帝王,都有很多寵妃,嫡庶紛爭,遂有廢立,甚至亡國。我旁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說是真兄弟。哪能有嫡庶紛爭的憂慮!"

但隋文帝這話說得也太自信和樂觀了。他完全沒有料到,正是自己非常喜愛的親生兒子楊廣使自己亡國喪身,並演出了一幕幕骨肉相殘的醜劇。

四、靠偽裝矇騙父母奪得太子位,表演作秀本領迷惑很多人

隨著年齡、功勞、地位、勢力的越來越大,聰明絕頂楊廣不僅迷戀上了權術,而且滋生了更大的野心,他一心想取代哥哥的太子地位。為了實現做太子、以後做皇帝的夢想,楊廣費盡心機地將自己偽裝成十分謙虛自抑之人,他做出種種姿態,竭力討隋文帝和獨孤後的歡心。

史書上稱:“晉王(楊)廣美姿儀,性敏慧,沉深嚴重;好學,善屬文,敬接朝士,禮極卑屈;由是聲名籍甚,冠於諸王。”也即是說,楊廣的相貌、才華和偽裝果然獲得了眾人的讚譽和父母的好感。

散人舉幾個例子,看看楊廣是怎麼巧妙偽裝的。

有一次,楊廣與軍隊觀獵遇上大雨,左右給他披上雨衣,楊廣說:“士兵們都淋得透溼,我幹嗎要穿雨衣呢?”隨命左右拿走雨衣,仍冒大雨立馬觀覽,將士們見了都非常感動。

楊廣知道父母都很節儉,他也裝得很簡樸。有一次聽說父母要去他家看看,早有準備的楊廣就讓美麗的姬妾都躲藏起來,自己和正妻蕭氏一同到門口親自迎接,還讓一些又老又醜的宮女穿著破舊衣服出來侍奉父母親,還故意把樂器弄得殘缺不全。文帝夫婦四處查看,看見樂器的琴絃都斷了,上面又佈滿很多灰塵,一看就知很長時間不用了,文帝和獨孤氏就此認定楊廣不好聲妓歌舞,這和那位連鎧甲都以金玉裝飾的太子楊勇形成鮮明對比。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不僅僅是父母隋文帝和獨孤氏親自過來是這樣,就連他們每次派身邊的人到楊廣那裡去,不論地位高低,楊廣和蕭氏都親自迎接,熱情款待,送以厚禮。所以這些人都稱其仁孝。

楊廣還經常送重禮給隋文帝的寵妃沈氏,後來楊廣能當上太子,她起了很大作用。

楊廣的偽裝作秀和表演本領,迷惑了很多人,楊堅和獨孤氏夫婦的眼睛更是徹底被楊廣的偽裝所矇蔽,越來越喜歡上了楊廣。

五、乘隙詆譭誣陷太子,陰謀篡權奪得大位

太子楊勇卻越來越惹得父母生氣。他明明知道父親楊堅喜歡節儉,但偏偏還違反禮治,大講排場,奢侈浪費;明明知道母親獨孤皇后最恨男子情感不專一,但他依然養了眾多姬妃。他和幾個愛妃雲妃、高妃和成妃等生下好幾個孩子,卻偏偏冷落了母親精心為他挑選的妻子元氏。元氏突發心臟病而死,獨孤氏懷疑是楊勇故意毒死太子妃,對此非常憤怒。加上後來楊勇還過分地接受百官的朝賀,使楊堅更為不滿,對太子楊勇的恩寵有所衰減。

楊廣見有機可乘,就開始落井下石,在親哥哥楊勇背後捅起了刀子。

楊廣當上揚州總管後,借入朝後要返回揚州總管任上的機會,進宮與母后獨孤氏道別,向母后哭著說道:“兒臣雖然愚魯,但很注意維護兄弟間的情誼。也不知哪裡得罪太子,他總想暗算我。每想到自己不知哪天被害死,真是惶恐萬分。”

獨孤皇后聞言大怒:“太子越來越過分了,我給他娶的元妃他竟不以夫婦之禮對待她,專寵雲妃,還下毒毒死元妃(其實是心臟病發而亡),到現在我還沒治他的罪,現在又要來暗算你!我現在活著他還這樣對待你,哪天我死了還不知怎樣加害你們兄弟呢!”楊廣聞言頻頻再拜,嗚咽不止。獨孤皇后也抱著兒子大哭。從此,獨孤後拿定主意要廢掉楊勇,立楊廣為太子。

楊廣又暗中派遣和他關係親密的大臣宇文述、楊素等人在楊堅夫婦面前百般詆譭太子楊勇。再加上獨孤氏日夜不停地在楊堅面前說楊勇壞話,隋文帝終於廢掉了太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

楊廣陰謀得逞,但他仍繼續發揮自己的演技,因為他深知,自己大意不得,如果在父母面前露出馬腳,太子之位難免會產生變數。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公元602年八月,皇后獨孤氏病逝。太子楊廣進宮拜見父皇時哀慟氣絕,裝出萬分悲痛的樣子,但一回太子宮裡就像平常一樣飲食歡笑。為了表示思母過哀,飲食不思,楊廣對外聲稱每天只吃兩勺米,在靈前號哭跪伏,私下卻派人精製豬魚肉脯,裝在竹管裡以蠟封口藏於袖中,瞧見沒人時就吃上幾口,繼續演戲。

公元604年,楊堅病重,臥床不起,楊廣終於撕下了他虛偽的面紗,露出了他猙獰的真實面目,竟在文帝的病榻前非禮文帝的寵妃宣華夫人。以至於隋文帝氣得捶床大叫:“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文帝這才醒悟,獨孤皇后所力主選定的太子楊廣原來是個孽子,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了。文帝駕崩,楊廣秘不發喪,隨即入主大位。

史上還有流傳更為廣泛的一種說法,說楊堅臨終前認清楊廣的真面目之後,後悔了自己的選擇,急召柳述、元巖入宮,讓他們起草詔書,召楊勇入宮。但楊素密告於楊廣。楊廣聞言大驚,急忙偽造聖旨,逮捕了柳述和元巖。又派心腹劉恕、郭衍率衛士包圍仁壽宮,禁止出入。再派心腹張衡,以入殿問疾之名,害死了楊堅。

總之,楊廣覬覦地位之陰謀終於得逞,當他登上皇位之後,徹底撕下了偽裝,露出了殘暴腐朽的面目。他偽造隋文帝遺詔,將楊勇及其十個兒子全部處死。後來,又殺了他剩下的兩個弟弟(另一個弟弟隋文帝時已死)。至於那個為楊廣謀殺親父的張衡,後來也被楊廣藉故處死。臨死前他大聲叫道:“我為人做了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哪能奢望久活人世?!”

五、下場悲慘,死有餘辜,留萬世罵名

楊廣即位那一年,陳朝的亡國之君陳後主恰好死去。楊廣給他訂了一個惡諡叫“煬”。按照古代《諡法》說,“煬”這個諡號的解釋是:"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可楊廣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十四年以後,他被臣下處死,也擔上了“煬帝”這一醜名、惡名。並且千秋萬代在世間永留罵名。

公元618年,楊廣最親信的大將宇文化及率領禁衛軍入宮。楊廣逃到一個小房間躲藏,被一位恨透了他的美女指出所在。禁衛軍把他拖出來,楊廣還恬不知恥說:“我有甚麼罪,對我如此?”禁衛軍當面把他最心愛的幼子,十二歲的楊杲殺掉。楊廣這時才發現公爵已沒有希望,他要求服毒自殺,禁衛軍不願浪費時間,於是把他絞死。楊廣死時才五十歲,當了十五年皇帝。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楊廣死後,蕭後叫宮女拆去床做成棺材以裝殮屍體,宇文化及將他葬在揚州西邊的吳公臺下。後來江都太守陳核又於貞觀五年(631年),把他改葬在江都城西的吳公臺下,以後又移葬雷塘。

民間傳說,因隋煬帝作惡多端,他葬在哪裡,雷就轟到哪裡。隋煬帝墓後來漸漸荒蕪。直到清朝嘉慶年間,才被住在雷塘附近的揚州學者阮元發現。(圖片來自網絡)


想了解隋煬帝楊廣更為詳細全面的信息,請打開今日頭條app,在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隋煬帝”或“楊廣”、“隋煬帝楊廣”,就能看到你最想看、你想要了解的更多內容。



邪惡的天才隋煬帝:文武全才,但靠偽裝矇騙父母,弒父殺兄留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