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在界首市城區新華街中段,有一座佔地919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建築風格的公館。該建築全為磚木結構,佈局嚴謹,古樸典雅。

整座建築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寬敞明亮的建築風格,又有晉商大院深邃富麗的建築藝術,還有中原地區藍磚灰瓦、五脊六獸掛走廊的建築特色,具有高雅的文化品味和厚重的歷史底蘊。被建築界學者譽為“皖北大地府第建築標本”。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這座公館高大、簡潔、厚重,雖歷經滄桑,但依然能讓人感覺到它曾經的恢弘氣勢。公館的大門整體偏東,西邊的房子比東邊的房子多,這包含有太陽出升、欣欣向榮的寓意。

顯然,這座氣勢恢宏,古樸而又厚重的公館,肯定不是一般人所居住的,那麼,這座公館的主人是誰,其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這座公館的主人名叫臧致平。臧致平(1869年-1944年),安徽省太和縣(今界首市城關)人。幼家貧,成年後以賣水為生,投身清軍,後在清末民初的軍閥混戰中,逐漸嶄露頭角,被選送到吉林講武堂學習,肄業返部後,從一名普通軍官先後晉升為北洋政府十四旅旅長、漳汀鎮守使、福建建國軍第三軍長等職,最終成為左右閩局的重要人物。

臧家公館不僅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在界首市歷史沿革中還有特殊的地位。1947年,界首在豫皖蘇邊區率先解放,也由此成為豫皖蘇邊區的一個直屬市,併成立了豫皖蘇邊區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而臧家公館就是當時的人民民主政府最早的辦公之地。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公館建築現保存比較完整,包括大門樓、二門樓及西院牆外的房屋,共計30多間,均高大寬敞、莊重質樸、簡潔渾厚,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築風格。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有人說,如果一座沒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即使新蓋的建築物再多,也是蒼白的。如今的藏家公館,雖歷經歲月滄桑,其建築現保存比較完整。1985年,界首縣人民政府將臧家公館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列入界首市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它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阜陽有個清末民初北方大宅院,你聽說過嗎?

此外,界首市政府已將臧家公館附近的棚戶區納入舊城拆遷改造範圍,這意味著界首唯一 一處省級古建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臧家公館保護、修復規劃逐漸提上日程。未來將按照界首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對臧家公館進行全面維修,恢復其歷史原貌,並打造一條獨具地域特色的民國風情街。同時,擬將臧家公館申報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讓百年古建得以永續傳承。

城市濃縮了歷史,建築見證了歷史。作為一座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城市,有著近百年的臧家公館,所體現的不僅是是工匠們智慧的結晶,更大的魅力就在於,當走進臧家公館以後,就能很立體的感受名人的生活以及事蹟,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


阜陽發佈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