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有公司有实力收购华为吗?如果华为愿意被收购,你认为值多少?

12如果风不在吹


华为创建于上个世纪,而在华为遇到困难的时候任正非也曾经考虑过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当时的价格是500亿,只是在里面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导致了没有被收购成功,事情是在2003三年的时候,当时华为遇到了困难几乎工资都发不出,而任正非找到摩托罗拉公司,最后以75亿美元的价格,而且任正非已经签好了收购意向书,只是这个时候诺基亚的强势崛起,摩托罗拉销售下滑股价也下跌,最后在股东大会上收购华为的意向没有获得股东通过,所以收购华为失败。

有意思的是,当年摩托罗拉有能力收购华为而错过,如今华为已经成为了国际通讯科技巨头,而当初的摩托罗拉在后来不断没落,最后在几年前摩托罗拉被联想收购,收购价只是150亿元,前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和转变,可以说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会发展成为这样的结果。

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为了让美国都感觉到巨大压力了巨头企业,年销售额一千多亿美元,而现在华为的市值估计都超过几千亿,而且这些只是普通估值而已,而华为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只是估值体量,华为最值钱的地方是华为的科计研发的成果,以及华为多年以来积累的研发经验和人才的积累以及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而现在的华为已经不是过去的华为,以前的华为可以售卖,当时华为还没有现在的这种地位和重要性,所以当时完全是私人可以决定企业的走向,现在不一样了华为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已经今非昔比,现在的华为是国内科技公司的代表,意义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所以想改变华为其实已经不是个人能决定的,因为现在华为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所以上面的人不会允许华为发生太大的改变。

对于华为现在的体量,当然有能力收购华为的企业都是中字头才有可能,私人企业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企业,而想要收购华为其实并不容易,不只是说华为愿意就可以,上面的人也不可能让其他企业对现在作为科技代表性的华为随便沾染,因为如果一旦涉及到收购就会影响到通讯科技在国际上面的竞争力和影响,所以几乎说华为目前来说不可能被收购。

而且华为保持现在的形态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民间科技企业的代表,可以到国际上面去竞争和学习,还可以做为国内民企的榜样,如果说华为现在被收购就是直接打破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特殊意义,所以无论如何华为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收购的 ,而且会长时间存在做为民间企业的代表到国际上面去竞争,提高国内民间科技的门面,这有重大的意义在里面。

还真有!你别不信!中字开头的企业,基本上都有可能将华为收购。其实,早年任正非就差一点将华为以100亿美元卖给了美国公司!

当时,卖给人家时合同都签订了,所有手续办完了,大家都开心的穿着花衣服,在海滩上晒太阳了!结果,美国新董事长,否决了收购!感谢当年新董事长的否决!

不过,现在的华为可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收购的,我们看看华为的估值,我们引用倪光南的话:华为估值4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很庞大,假如我们不考虑市盈率等等一些内容,我们直接考虑哪家公司可以一次性出4000亿美元!

在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华为排行第16名,当年营业收入为6000多亿;而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燃等等都上万亿,特别是国家电网,2.35万亿。这有没有资格收购华为呢?

不过,当年任正非同意美国收购华为,是因为当时华为的发展,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吃惊,估计任正非也没有想到,华为能够在民营企业中如此迅速的发展。

目前的华为已经不仅仅是当年的华为,更何况它已经从一个小树苗成了参天大树。华为虽然处于困难时期,但是华为都想出了种种策略解决问题:包括多年备胎转正的海思半导体;包括华为打造的操作系统;包括华为的5g技术等等,都让华为不可能被收购!

任正非说:不会轻易让外面资本进来,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理想实现。


新研智库


感谢您的阅读!

还真有!你别不信!中字开头的企业,基本上都有可能将华为收购。其实,早年任正非就差一点将华为以100亿美元卖给了美国公司!

当时,卖给人家时合同都签订了,所有手续办完了,大家都开心的穿着花衣服,在海滩上晒太阳了!结果,美国新董事长,否决了收购!感谢当年新董事长的否决!

不过,现在的华为可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收购的,我们看看华为的估值,我们引用倪光南的话:华为估值4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很庞大,假如我们不考虑市盈率等等一些内容,我们直接考虑哪家公司可以一次性出4000亿美元!

在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华为排行第16名,当年营业收入为6000多亿;而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燃等等都上万亿,特别是国家电网,2.35万亿。这有没有资格收购华为呢?

不过,当年任正非同意美国收购华为,是因为当时华为的发展,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吃惊,估计任正非也没有想到,华为能够在民营企业中如此迅速的发展。

目前的华为已经不仅仅是当年的华为,更何况它已经从一个小树苗成了参天大树。华为虽然处于困难时期,但是华为都想出了种种策略解决问题:包括多年备胎转正的海思半导体;包括华为打造的操作系统;包括华为的5g技术等等,都让华为不可能被收购!

任正非说:不会轻易让外面资本进来,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理想实现。


所以,即使现在有企业能够收购华为,华为也不会同意收购。


LeoGo科技


华为创建于上个世纪,而在华为遇到困难的时候任正非也曾经考虑过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当时的价格是500亿,只是在里面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导致了没有被收购成功,事情是在2003三年的时候,当时华为遇到了困难几乎工资都发不出,而任正非找到摩托罗拉公司,最后以75亿美元的价格,而且任正非已经签好了收购意向书,只是这个时候诺基亚的强势崛起,摩托罗拉销售下滑股价也下跌,最后在股东大会上收购华为的意向没有获得股东通过,所以收购华为失败。

有意思的是,当年摩托罗拉有能力收购华为而错过,如今华为已经成为了国际通讯科技巨头,而当初的摩托罗拉在后来不断没落,最后在几年前摩托罗拉被联想收购,收购价只是150亿元,前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和转变,可以说当初谁也没有想到会发展成为这样的结果。

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为了让美国都感觉到巨大压力了巨头企业,年销售额一千多亿美元,而现在华为的市值估计都超过几千亿,而且这些只是普通估值而已,而华为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只是估值体量,华为最值钱的地方是华为的科计研发的成果,以及华为多年以来积累的研发经验和人才的积累以及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而现在的华为已经不是过去的华为,以前的华为可以售卖,当时华为还没有现在的这种地位和重要性,所以当时完全是私人可以决定企业的走向,现在不一样了华为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已经今非昔比,现在的华为是国内科技公司的代表,意义与过去完全不一样,所以想改变华为其实已经不是个人能决定的,因为现在华为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所以上面的人不会允许华为发生太大的改变。

对于华为现在的体量,当然有能力收购华为的企业都是中字头才有可能,私人企业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企业,而想要收购华为其实并不容易,不只是说华为愿意就可以,上面的人也不可能让其他企业对现在作为科技代表性的华为随便沾染,因为如果一旦涉及到收购就会影响到通讯科技在国际上面的竞争力和影响,所以几乎说华为目前来说不可能被收购。

而且华为保持现在的形态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民间科技企业的代表,可以到国际上面去竞争和学习,还可以做为国内民企的榜样,如果说华为现在被收购就是直接打破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特殊意义,所以无论如何华为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收购的 ,而且会长时间存在做为民间企业的代表到国际上面去竞争,提高国内民间科技的门面,这有重大的意义在里面。


无法超越的足迹


尽管现在的华为很强大,真要收购的话国内外都有企业有这样的实力的,国外苹果、微软、谷歌,国内中投、国家电网、中国烟草、中石油、工商银行等一大批国字头的央企也都有这样的实力。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华为现在发展很好,没有改变的必要。

华为凭什么要卖?除非收归国有

早在2000年初华为确实差一点就卖给摩托罗拉了,当时华为遭遇了发展困境,工资都已经发不出来了,任正非老爷子决定将华为75亿美金卖给摩托罗拉,协议都已经签了,两边的谈判人员都已经在沙滩上买好了花衣服准备庆祝了,当时就等摩托董事会同意就交易完成。不过庆幸的是没有卖成功。


当时诺基亚强势发展,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这对于摩托罗拉形成了很大的挑战,然后又换了一个新的董事长,最终这个收购决议被叫停了,华为最终没有把自己卖掉,不然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了。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只在华为身上发生过,当年Yahoo错过了两大巨头,Google曾经两次分别以100万美金和50亿美金报价雅虎,Facebook曾经10亿美金报价雅虎,如日中天的雅虎都没有买,微软也曾经无数次有机会收购这两家互联网巨头,最终都因为一点“小钱”错过了。

回过头来看华为,问题是华为现在发展这么出色、为什么要卖呢?华为的股东凭什么同意要卖掉华为呢?要知道华为2018年分红超过240亿,平均每股超过了2.61人民币,即使华为未来两三年因为业务发展停止短期分红,也依然有很大的保有价值。


当然我们不做市值估计,按照倪光南院士4000亿美金的估值来衡量华为,以谷歌、微软、苹果三家企业的现金储备再加上适当的股权置换,也是完全有能力吃下华为的。何况华为未必能达到4000亿美金的体量,因此有这样实力的企业还真有好几家。

不过很遗憾,不仅华为的几万股东不同意,即使华为想卖也会被国家叫停,华为已经是战略级企业,这样的企业不是简简单单的金钱价值可以衡量的,这属于国家科技的中坚力量。华为的5G已经是世界领先,未来还有更大的能量,不可能就这么卖给外国人。


有一种情况下华为可能被收购,那就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国家将华为收归国有,那么那几家国字号的巨擘就会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很明显国家不会这么做,国家现在是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更不想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创新的科技氛围,这样也不利于华为的国际化发展,本质上相当于变相毁掉了华为,因此国家也不会这样做。

总结陈词:华为股东不会同意华为被卖掉,华为这么多年的独立发展也很成功,没有改变现有局面的必要,国家层面也会为华为的独立发展保驾护航。中兴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来必须有更多的华为站出来才行。


EmacserVimer


小伊评科技,希望帮到你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谈到收购我们就必须讨论一下华为公司的市值问题。不过这里有一个难点,我们如何去估算华为的市值?因为华为是一家非上市企业,也没有明确的公布自己的市值。因为华为采用的是特殊股权结构,就是将股权稀释分配给华为的员工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那么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就要先大概估算一下华为的市值。


我们先来估算一下华为的市值

2018年根据中国胡润富豪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来看,华为掌舵人任正非老爷子以170亿人民币排名第198名,而其持股比例根据多方查询资料来看在1.07%左右。我们假定任老95%的资产都来自华为,那么也就是161.5亿,那么再除以1.07%,那么基本可以估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数字15093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也就是2174亿元美元。(作为参考:目前苹果市值是8324亿美元,阿里巴巴是4017亿美元)。


中国有哪家公司可以有实力收购华为


我们这里谈的收购是100%收购。那么想要收购华为公司就要要完全从华为股东手里把股权全部买回来,也就是说要一次性的拿出来2174亿美元的流动资金来进行这一次的收购行为。那么这是一个什么级别呢?我们以流动资产以丰富著称的苹果公司为例,在苹果市值在10000亿美元左右的时候,其流动资金池根据权威分析师预估在2500亿美元和华为市值基本相当,但是如果收购一家企业要动用所有的资金池,显然是不现实的。在目前国内,除了国资背景的超大企业(一般都是联合性质,你懂的)可以完成对华为的完全收购之外,基本没有公司可以对华为进行100%的收购。




第三方资本想要控股华为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华为的股权结构很特殊,绝大部分股权都存在在员工手里,所以想要去控股华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员工持股可以最大限度的积极员工的积极性,这也就是华为这几年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一下,又有哪个老板能做到这样的魄力呢?不得不说华为确实厉害。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伊评科技


华为估值2400亿美元,1.68万亿人民币,要看国内有没有公司有实力能够收购华为,那么首先就要看华为的估值是多少,关于华为的估值笔者做过两次粗略的分析,最近一次对华为的估值水平大概是2500美元-3000亿美元,华为的业绩屡屡出人意料,华为的半年报也出来了,我们根据最新的业绩再来对华为进行一次简单估值。

1、华为最新的业绩

1.1、华为过去3年的业绩情况

2016年华为的营收是5216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是371亿元,同比增长0.4%;2016年华为的营收仍然是较大的增长,不过净利润增长几乎停滞,不过在研发上的投入当年达到了764亿元,占到销售额的14.6%,这个研发投入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2017年华为的营收是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是475亿元,增长28%;2017年的营收增长虽然同比上年放缓的一半,不过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上来了。研发投入811亿元,相当于104亿欧元,研发投入规模在全球排名第六位,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


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一位的是德国大众,研发投入137亿欧元,其次是谷歌、三星、微软、英特尔、华为和苹果。


2018年华为的营收是7311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增长25%;研发投入101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4%。华为在营收上能够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得益于其产品在技术上的领先性,而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得益于其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

2019年上半年华为的营收为4013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349亿元。全年如果都按照23%的增速完成,那么2019年华为的营收将达到8992亿元,净利润是729亿元。

2、华为的估值是多少?

这个是比价有争议的问题,最大的争议其实是很多华为的粉丝认为华为的市值就应该是第一,比所有企业都强,所以只要是比其他的企业估值低,就决定不能接受。

喜欢华为公司、喜欢华为的任正非、喜欢华为的产品和愿意给华为估值多少其实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对于企业的估值有其自身的投资逻辑,因为都需要投资者的认可,投资是需要回报的,你爱华为可能会购买他的产品,但是如果真的给与华为100倍的估值的股票给你,你未必会花钱去买的,因为你也知道这个 太贵了。

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有资产法,也有收益法,这两个都尤其缺陷,而且比价复杂,我们就用市场法就好,市场法有有两个,第一是市盈率法则,第二个是同同类的企业做比较,看他们的估值是多少。

2.1、市盈率法

这个简单,对于这种稳定增长的企业,比较公认的估值方法就是PEG=1,这样估值比较合理,当前华为的增长率是23%,那么我们就可以给与华为23倍的估值,按照前面分析的业绩数据,如果2019年实现了729亿元的利润,又给与23倍的估值,那么华为的市值就是1.68亿元,大概是2400亿美元。

市场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所以在18倍估到30倍估值都有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估值范围就可以达到1.3万亿-2.2万亿,也就是1860亿美元-3140亿美元。这个大概就是华为的估值,这是从市盈率的角度来估值的。

如果这个估值再按照市销率的估值来计算,其范围大概是1.44倍-2.44倍,这个就是华为的市销率。

当然了,我的这个估值是非常粗略的,不过虽然粗略,但是这个量级范围基本就是如此,有读者可能不认同,那么我们看看国内外的同行的估值水平是如何的。

2.1、可比法

苹果:动态市盈率18倍,市销率3.7倍;营收2600亿美元,净利润590亿美元,估值1万亿美元;增长率为零;

高通:动态市盈率27倍,市销率3.6倍;营收260亿美元,净利润52亿美元,估值930亿美元;

爱立信:动态市盈率1200倍,市销率2.1倍;营收128亿美元,净利润4亿美元,估值276亿美元;

诺基亚:动态市盈率:亏损,市销率1.2倍;营收249亿美元,净利润:亏损,估值296亿美元;

中兴通讯:动态市盈率48倍,市销率1.45倍;营收968亿人民币,净利润39亿人民币,估值1400亿人民币;

小米手机:动态市盈率19倍,市销率1.07倍;营收2102亿人民币,净利润112亿人民币,估值2260亿人民币;

备注:上述公司多是手机领域或者是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有较强的参考性,2019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是按照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当中全年的增速作出的推断,可能与到时候的整年的数据有较大出入。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按照市盈率还是市销率的估值方式,从可以参考的对象来看,笔者之前对华为的估值都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3、有公司能收购华为吗?

刚才上面已经对华为作出估值分析,大概是2400亿美元,1.68万亿人民币,如果要给出一个范围的话就是1.3万亿人民币-2.2万亿人民币,也就是1860亿美元-3140亿美元;

目前A股市场上市值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企业共有六家企业,如果华为按照1.68万亿的估值,大概能排名第二,仅次于工商银行的1.88万亿。当然华为也有可能成为市值最大的股票。

2400亿美元的估值在美股市场大概能够排名到底20位,如果是3000亿美元,大概能够排名到第15位。

华为的股权结构是由工会持股的,任正非是唯一的自然人股东,持股大概1%,如果要收购华为,起码要收购超过50%的股份,按照华为目前1.68万亿人民币的估值,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现金+股份支付,国内还真没有什么企业能够干得了这个事情,1.68万亿的市值,需要8400亿的现金才能够购买50%的股份,即便用股份支付,也只有工商银行的市值和华为相当,如果用股份支付了,还不知道到底谁控股谁了。

华为的股份太集中,要收购华为,即便是华为全方位的配合,也几乎不可能,体量太大了。我们还是看着华为继续前行吧,按照当前的速度,看到华为走向目的地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壹号股权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有答主曾经提到,哦华为,一曾经与外国公司签订协议将华为卖出去,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消息,我们说任正非在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不是卖掉华为公司,而是卖掉海思芯片和半导体。



也就是说华为认为在和平环境之下自己研发芯片,难度不仅大而且耗资巨大,这对于华为来说,无论如何都看上去像是一个入不敷出的茶叶,所以很多人举手表决,想要把芯片领域卖给国外公司,当时确实协议已经签订好了。

不过后来由于对方不收购,不收购之后,整个华为的态度就转变了,华为的海思芯片就成为了华为的支柱型产业,而且任正非早已预料到,在10来年之后华为的芯片就要和高通这样的企业硬碰硬的对拼,甚至和山姆大叔整个芯片产业对拼!



而放到现在的话,已经很难有企业能够吃得下华为这个庞然大物了,我们知道华为在过去这一年营收达到了7000多亿人民币,达到了1070亿美元,那么国内是否有企业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准呢?只能说有,但是很少,而且都处于所谓的垄断型行业!

在民营领域里很少有企业能够达到华为这样巨大的体量,同时在投入巨额资金研发之后还能够有巨额的利润,这已经不简简单单的是500强的一个大企业了。



对比来看的话,国内是目前没有人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来收购华为,不过对华为的估值来看的话,华为作为通信领域和实体性经济,所以在市值上面相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没有明显的优势,反而是在市值上会被低估一部分。

而按照其他行业的标准,比如说按照中心以及联想这样的企业的市值来算的话,那么华为的营收能力包括利润加上核心竞争力,都是要远远强于这些企业,保守估计华为的市值也都在4000亿美元上下。


互联网的放大镜


论资金实力当然是有的,或许直观上看起来营收比不了华为,但是家底深度令人瞠目。

华为目前没有上市,市值只能是估算,有机构为目前华为的市值估价为8000亿。而华为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00多亿。

但是接下来提到的这家公司,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叫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1.55万亿,请看好,这仅仅是注册资金!同时这也是我国注册资金额度最大的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什么来头?大名鼎鼎的汇金公司、中投国际都是这家公司的子公司,如果这两家子公司还是没听过。那么就说的更直观点吧,这家公司同时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大行的控股方。

具体实力有多强?中投旗下一个汇金公司的资产总值就有112万亿,母公司可想而知。

为什么这么厉害在世界500强从来没见过这个名字?

因为中国有三个企业从来不参与任何排名,分别是:中国投资、中国铁路、中国烟草,这三家巨无霸企业都是注册资金上万亿,员工总数几百万的超级企业。当中任何一个的资产总值都是几十万亿级别的。收购华为的财力是绝对有。

但华为作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有着个性很强、追求很高的老总,他们不会把企业出售,尤其不太可能出售给国企。因此即使有几家企业具备收购华为的实力,也不太可能实现。

至于收购的估价,大概会在现有估值与模拟上市融资额度的中间值,大约万亿出头,当然这是指全资收购。通常来说,再优秀的企业也很少有被全资收购的,至少主要创始人和几位大股东的股权会保留大半部分,这样的话,只要出资超过50%就能够控股华为,超过60%就算实际意义上的收购,超过80%基本上就全权掌握了公司运营。因此从比例来看,七八千亿就能够完成大约8成股权的收购。

但谁也不是傻子,以华为的实力和影响力,以上万亿体量上市,不出半个月就有望市值翻倍,届时就是两三万亿的规模。因此人家不会如此廉价的出售股份,也没必要出售股份。


城市发展报告


看了很多评论,觉的都写的不好。作者的意思是:有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收购华为。从现实的来看,可能没有。首先我们大致估算一下华为的价值,打开500强排行榜,我们可以看到,华为72,微软71,名次相近。微软市值9670亿美元。华为和微软都属于科技公司,但是微软的轻资产更多。所以我们认为微软的市值要高于华为。暂定华为7000亿美元市值。绝对控股华为51%股份,即3570万美元。换算人民币2.4万亿。历史上全球最大的收购案“沃达丰收购曼内斯曼~1800亿美元”差了近一倍的价格。从财务角度上来说任何一家公司要拿3500亿美元的资金出来都会直接影响其目前的主营业务。两个字概括“撑死”。忽略财务影响,从战略角度来说,非大科技行业公司收购华为没有意义;而科技行业又没有哪家有资金实力。再就是收购完成后,信任股东也无法再保证华为能保持良好的运转。所以综合来讲,不可能出现收购华为的公司。


心想事成128260314


很遗憾,没有。


是否具备实力收购一家公司,实际上要分为两种实力:一是财力,即你有多少钱,或者说可以动用多少钱;二是魅力,即这项收购,要让双方的股东、员工确信是一件1+1>2的事情,否则股东和员工门不同意,收购也只能是吹吹牛而已。


我们先看第一项,国内有几家公司拥有这样的财力。根据华为公布的财务数据,其2018年营收为7212亿元,净利润593亿元。如果按照30倍市盈率计算,那华为的市值至少是1.8万亿元。不过,按照市盈率定价远远低估了华为的潜力,因为5G时代才刚刚开始,华为的技术优势可以换回来更多利润,华为的市值更应该接近甚至超过腾讯、阿里的市值,那就是3.2万亿元左右。


国内哪家企业能拿出3.2万亿元来呢?几乎没有。我们按照世界500强数据,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是中国石化,年营收2.9万亿元,但净利润只有400亿元出头,总资产有1.8万亿元,但其中绝大部分肯定是油田和存货等资产,真正的现金只有1600多亿元。即便是买一半股权,中石化也搞不定。


那国家电网和烟草总公司呢?它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国家电网虽然总资产大(3.8万亿元),但绝大部分都是电网,其每年净利润也就只有572亿元,账面现金是远远不够收购华为的。烟草总公司虽然每年有上万亿元的利税收入,但这些钱都是拿去上交财政的,自己做不了主。


如果我们假设,国家电网和烟草总公司真的攒钱收购呢,或者说国家电网公司将自己资产全部抵押拿去银行贷款,非要收购华为,并且只收购51%股权(相当于只花1.6万亿)有没有可能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要清楚,企业是否做并购,要看并购能否增加公司整体的价值,如果这家公司收购过来反而导致自己或者对方价值下降,那这样的收购就是胡闹。试想,如果华为变成了一家国有企业甚至央企,还会有这样强的战斗力吗?这个问题,从中兴身上就不难找到答案。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